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據考古發現,青花瓷始於唐代中晚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執壺的前腹部有用鈷藍畫成的三朵梅花圖畫,口部繪牽牛花。顏色鮮豔,繪畫手法適意,有少量暈染,有傳統文人適意水墨的韻味。

唐青花一般胎質多粗松,呈米灰色,燒結度較差。底釉白中泛黃,釉質較粗。胎釉之間施化妝土。器型以小件為主,有復、碗、罐、蓋等。紋飾除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收藏的魚藻紋罐以外,其餘的均為花草紋。

現今國內發現的宋青花非常稀少,宋青花質量差,胎質一般,使用的國產青花鈷料,燒成瓷器後青花發灰,少數為胎質細膩的白色瓷胎。釉面呈現純白色的較少,多為白中閃青、黃、影青等色。灰藍色或灰黑色,也有直接呈現黑色的。裝飾技法上,宋青花瓷既有釉下彩,也有釉上彩。紋飾上,宋青花瓷圖案紋飾多為牡丹、菊花、花草紋、樹木、圓圈紋、波浪紋、文字等,到了宋代晚期,紋飾發展的更加複雜。器形上,宋青花瓷趨於實用器物,如碗、盤、罐、瓶、枕等,器形大小不一。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相比而言,元青花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風格,屬於釉下青花,使用著名的進口料———蘇麻離青鈷料繪製,燒成瓷器之後,色彩濃豔,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纏枝牡丹紋罐 元 高27.5釐米 口徑20.7釐米 足徑18.6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明 成化 青花梵文杯,高4cm,口徑7cm,足徑3cm。 故宮博物館藏

元青花之所以件件價值連城,與其存世量稀少密切相關。據有關資料,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元青花瓷有500多件。從傳世品看,除了國內一部分博物館、美術館等機構有傳世元青花瓷器收藏外,在歐美、中東、日本和東南亞等地部分博物館和相關機構也有一定數量的收藏,都被作為“鎮館之寶”。

文物流失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痛,瓷器無聲,這些流失海外的精美絕倫的元青花瓷,至今仍躺在異國他鄉的博物館中,述說著來自中國的溫婉之美和中國故事。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至正十一年”銘青花雲龍紋象耳瓶

“至正十一年”銘青花雲龍紋象耳瓶 元 高63.8釐米 口徑14.3釐米 足徑17.5釐米 英國大維德中國藝術基金會藏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 元 高27.5釐米 英國Eskenazi Ltd.提供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昭君出塞圖蓋罐 元 高28.4釐米 口徑21.2釐米 足徑20釐米 日本出光美術館藏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孔雀牡丹紋罐 元 高30.2釐米 口徑20.3釐米 足徑18.4釐米 英國大英博物館藏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蓮池鴛鴦紋罐 元 高30.5釐米 口徑20.9釐米 足徑19.5釐米 英國劍橋大學費茲威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魚藻紋罐 元 高28.2釐米 口徑19.5釐米 足徑18.6釐米 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開光花鳥水禽紋六稜形瓶

青花開光花鳥水禽紋六稜形瓶 元 高45.5釐米 口徑10.4釐米 足徑14.1釐米 英國劍橋大學費茲威廉博物館藏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三顧茅廬圖帶蓋梅瓶 元 高38.6釐米 口徑8.5釐米 足徑9釐米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雲肩水波蓮花紋玉壺春瓶 元 高26.5釐米 口徑8釐米 足徑8釐米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纏枝花卉紋鏤空器座

青花纏枝花卉紋鏤空器座 元 高28.9釐米 口徑23.5釐米 底徑27.4釐米 英國劍橋大學費茲威廉博物館藏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纏枝蓮花雜寶紋蒙古包 元 高18釐米 底徑18.5釐米 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藏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人物雜寶紋六稜形蓋盒 元 高7.7釐米 口徑9釐米 足徑8釐米 英國大英博物館藏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纏枝蓮花鴛鴦紋高足碗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纏枝蓮花鴛鴦紋高足碗 元 高17.8釐米 口徑18釐米 足徑11.5釐米 英國牛津大學阿斯莫林博物館藏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蓮池鴛鴦紋碗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蓮池鴛鴦紋碗

青花蓮池鴛鴦紋碗 元 高13.9釐米 口徑29.7釐米 足徑9釐米 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地白花纏枝花卉紋菱口盤 元 高7.6釐米 口徑45.8釐米 足徑26.2釐米 英國大英博物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地白花如意花卉紋盆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地白花如意花卉紋盆

青地白花如意花卉紋盆 元 高13釐米 口徑46釐米 足徑23釐米 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地白花纏枝花卉紋菱口盤 元 高9釐米 口徑45.3釐米 足徑24.2釐米 日本大阪市立東洋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鳳凰瑞獸穿花紋四系扁方壺

青花鳳凰瑞獸穿花紋四系扁方壺 元 高36.3釐米 長26.3釐米 寬9.6釐米 伊朗國家博物館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纏枝牡丹瑞獸紋雙耳罐

青花纏枝牡丹瑞獸紋雙耳罐 元 高50.5釐米 口徑40.5釐米 足徑19.5釐米 伊朗國家博物館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孔雀牡丹紋罐 元 高29釐米 口徑22釐米 足徑18.3釐米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地白花孔雀牡丹紋碗 元 高8.2釐米 口徑37.5釐米 足徑14.7釐米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波濤龍紋盤 元 高7.5釐米 口徑45.5釐米 足徑27釐米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蓮池鴛鴦紋盤 元 高7.5釐米 口徑40.5釐米 足徑22釐米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地白花蓮池水禽菱口盤 元 高7.3釐米 口徑39.8釐米 足徑22.8釐米 伊朗國家博物館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地白花鳳凰穿花紋菱口盤 元 高10釐米 口徑57.5釐米 足徑32釐米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蕉葉瓜果飛鳳紋菱口盤 元 高7.5釐米 口徑47.3釐米 足徑25.9釐米 伊朗國家博物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藍地白花雲龍紋菱口盤 元 高7釐米 口徑46釐米 足徑27.5釐米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雲肩雲龍紋罐 元 高37.2釐米 口徑15釐米 足徑17.5釐米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雲肩雙龍戲珠紋四系扁方壺 元 高38.9釐米 長28.5釐米 寬9釐米 日本出光美術館

海外遺珍|被各國博物館深藏的絕美中國元青花瓷

青花雉雞竹石花果紋盤 元 高7.6釐米 口徑45.8釐米 足徑27釐米 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

相比唐宋瓷器上的畫工簡單、技術含量低,元青花件件外觀渾厚、自然。面對元青花,無論是前代還是後代的同類藝術都只能“仰視”。2005年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的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圖罐”以1568.8萬英鎊(約合2.3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拍出。這一價格不僅僅創造了當時中國瓷器的最高成交紀錄,同時也創下了當時中國藝術品的最高價格。

除了存世量稀少,元青花本身極高的藝術、文化、工藝價值,也是其價格高昂的原因。

元代以前,畫家多是一種職業,到元代時,中國國內文人畫盛行,文人畫家講究畫意,繪畫技法純熟,出現了中國繪畫史上著名的“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倪雲林、吳鎮,其影響極其深遠。另外還有錢選、趙孟頫……個個堪稱畫壇巨匠,成為後代書畫從業者的楷模。

受此影響,元代瓷器普遍藝術精湛,品位極高,無論造型和繪畫,均達到一個相當高的高度。業內認為,儘管史志中沒有明確記載元代大畫家參與元青花的製作,但是不排除這種情形存在。

作為馬上民族,元代的統治者蒙古民族喜歡大件器物,使得傳世的元青花瓷器多為大器。如體積碩大的青花大盤、大將軍罐、梅瓶等。明、清兩代青花力求向元青花學習,只都學藝不精,難見元青花的神采。

因此,元青花幾乎集中了文物所有“值錢”的理由。

據悉,元青花的“高仿品”在上世紀80年代就出現了,景德鎮陶瓷館的陳孟龍、李會中、黃雲鵬等都是其中的大師。他們當年是為了研究和恢復元青花的生產技藝而進行的“實驗考古學”,但現在很多“高仿品”都被當做了真品。

鑑定瓷器是否元青花,一般依靠的是對整個元代文物特點的掌握和感覺,將同時代的龍泉窯器物以及其他器物作為“參照”,進行釉質、造型、瓷胎、工藝及風格等的相互參照、比對。如元青花所使用的青花鈷料中含鐵較多,經窯變之後會留下鐵斑,這是判斷元青花特徵的一個通用標準。

另外,就是上下代參照,如果一件青花瓷器既不是宋代,也不是明代,就有可能是元代作品,使用“排除法”作出鑑定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