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很懂得“玩乐”,一顿饭就要摆100多道菜,人们却吃不饱!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于所得到的,想通过修约来扩大在华权益,于是,他们联合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武器装备方面,英法联军已装备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而清廷却仍然停留在落后的冷兵器时代。再作战方法上,英法联军注意水陆联合作战,以强大的炮火先掩护陆军登陆,路上战斗采取散兵战术,而清军则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不知陆地纵深设防,不懂散兵战术,所以一败再败。

慈禧很懂得“玩乐”,一顿饭就要摆100多道菜,人们却吃不饱!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也就是洋务运动,以曾国藩为首的一些洋务派领袖,建议购买一批军舰,用来武装中国的国防海防,以缩短与列强之间的距离。慈禧特别渴望这种便捷的强兵之路,梦想着在短时间内就能拒敌千里之外,所以她非常支持,并从捉襟见肘的财政支出中,留出一笔资金用于购买军舰。

慈禧垂帘听政时期,奕訢在太后的支持下设立了京师同文馆,学习西方的语言。随后一奕訢建议在京师同文馆在添设一馆,专门学习天文、算学,聘请洋人执教。可保守派们一再反对,连天文学也要学洋人,那几乎完全洋化。他们认为关键还是要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

慈禧很懂得“玩乐”,一顿饭就要摆100多道菜,人们却吃不饱!

但慈禧却支持洋务派建立天文馆。等到了慈禧的大力支持,许多洋务措施才得以顺利进行。但是,她所谓的支持和理解,和我们想的不太一样。

她觉得国家强大了,便能游离于权力和欲望之间,所以洋务运动发展到必须进入制度层面改革时,就要触动慈禧的利益,她便由支持变马上变为了终结者。

慈禧很懂得“玩乐”,一顿饭就要摆100多道菜,人们却吃不饱!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两次洗劫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慈禧为了再找一个供她晚年游历的地方,又建造了一个更为壮观的颐和园。

为此,她甚至动用建设北洋舰队的经费,使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此外,她还在民间增加许多苛捐杂税,民不聊生。慈禧掌权之间,正值中国的生死存亡之秋,人们都吃不饱饭,但紫禁城里的慈禧老佛爷每顿饭,至少要摆一百多道菜,她每道菜只吃两三口,剩下的全都倒掉了。

慈禧很懂得“玩乐”,一顿饭就要摆100多道菜,人们却吃不饱!

慈禧太后非常懂得玩乐。修铁路和装电灯,这些都是现代化的新事物,这两项建设都是在西太后的关怀之下完成的,但是她的动机匪夷所思。

她想在颐和园里白天玩不够,装上电灯,晚上还可以再玩,这个比蜡烛亮多了。而修铁路则是为了上坟,方便拜谒西陵!西太后的洋为中用,其实都是为了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