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时怎样才能保持立身中正?

山山水水108


这是一个技术问题,它和发力有关。发力在物理学中称之为“效果力”。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但在这里的发力是指施力物体而言。



那么要说中正必须要知道为什么要中正?说两句闲篇。故宫乾清宫悬挂了一块点上写正大光明,据说这块匾是顺治帝写的,典故出自宋代文豪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周益公》:“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其中的正字,即为不偏斜,匀称适当,平正;从品格上讲也是无邪恶,无私心杂念,坚守正道,等。(在此正是政治管理的内涵,取公正,公平之意。)


以上例举是在意识形态上的,它说明中正在文化中的重要性。典籍——中庸,亦如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庸为哲学,但通俗的理解大多把中庸之道,误解为老好人。但其实内涵也是平衡之意,而其上升为天下之本,不能不引起重视。)

正、中。恰恰是中正概念的核心,之所以绕个弯子,原因无外乎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哲学文化或者技术其实异曲同工。

下面我简单的描述一下,中正在太极拳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做才是中正?

开篇我说了中正是发力的问题,切忌把它简单看成精神层面或呼吸及用气之类根本无法操作的东西!任何武术比如拳击,散打,空手道,mma,泰拳等无一例外都要以练习发力为一切的核心。那么中国武术以及太极拳也不可免俗的以此为根本。如有异议可查阅各门各派理论和心法,对照我所说。

而发力中什么最重要?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会认为肌肉的力量。不错,肌肉的力量是一个基础,但不是全部,尤其针对动态中的发力而言,最重要的恰恰是平衡!


举个例子举重运动:在最短的时间内,肌肉爆发出最大的力量,使杠铃上升到必要的高度,为进一步下蹲支撑杠铃创造良好条件。用全力使上体和两腿同时充分伸直,立即迅速地展体,蹬腿、提踵,耸肩,提肘……(这一系列动作看起来是在描述肌肉的用力方法。其实这就是举重的一系列标准动作。但其实我们都很清楚,举重是一个最讲平衡的运动,发力的一瞬必须做到人体的两侧及前后力量必须完全相等,否则后果严重。这就是最基本的平衡。因此,我们看所有优秀的举重运动员,都能够保持身体的中正。而中证就代表着平衡。)

太极拳是一项比举重复杂的多的运动,当然无论运动的复杂性有多高,运动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太极拳中有一个著名的缠丝螺旋劲的说法,这是一种相当高明的劲力。顾名思义螺旋是一种旋转的用力方式,如果不正不直旋转就一定是不完整的,力量也一定大打折扣。

理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难。人们通常认为中正就是腰杆挺直,而其很多人也确实能做到,尤其是那些专业武术对运动员,拿了无数奖牌都做得非常标准。但这些人为什么无法搏击?甚至连个普通人都制不住?从理论上讲这是个辩证的问题,从技术上讲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发力问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立身中正是个基本原则,不是结论。也就是说无论怎么发力,中正都是原则。



那么太极拳发力和举重的发力到底有什么不同?太极拳论中有句话:沉肩坠肘,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就是这句话说的即是立身中正,又是发力问题。太极拳核心发力的秘诀全在这三句话中,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仔细琢磨琢磨吧。(在此不负责教学)

可以说明的是,太极拳发力练好了可以打人举重若轻,但绝对成不了举重冠军。而举重冠军也绝对不可能做到耄耋能御众之行!


姚宇


练太极拳时怎样才能保持立身中正?

立身中正,是太极拳运动中最重要的锻练要领,必须在锻练太极拳时,时刻注意身体上的中正。只有身体上的中正,才能保证太极拳运动时的呼吸自然,才能保证在太极拳运动时的身体上的放松,才能保证行拳时的呼吸顺畅

,才能在身体放松下,让身心静下来,才能在太极拳运动时,让全身的肌肉,骨胳,关节,都得到柔缓的锻练,让肌肉能松能紧

,让骨胳的密度,硬度得到強化训练,让全身关节的灵活,得到最大化的锻练。因为太极拳运动是一项全身运动,锻练太极拳就是锻练了,全身的肌肉,骨胳,关节,它对防治肢体障碍,运动系统的疾病,有防治,康复的支持效果和強化功能。它也是太极拳运动全身放松,自然呼吸,立身中正的,正确得法的训练下的效果。

立身中正,就是太极拳运动时身体上的中正端庄,大方,得体。没有前倾,后仰,左歪右斜的形体上的视觉不悦之感。立身不中正是练太极拳初练者最易犯的一个错误,它主要表现在练拳者,身体上未完全彻底放松,打拳时形体上有前仰后倾的形态,迈步时的僵硬,让锻练者有一种不沉稳,虚浮的存在感。让观者感觉到他不是在打太极拳,带来的是视觉上的巨大落差。

立身中正。就是身体上的形松意紧,太极拳运动,重意不重形。太极拳运动是一项全身运动,全身身体上的动作协调,完全是意念指挥下的身体上的各肢体,关节,肌肉配合融为一体的合理调配应用。具体表现,从头部开始

,头部的正直,可以带来身体上的中正。虚领顶劲,讲的就是头顶悬,简单的讲,就是头顶上有

一根细绳把头部提着,劲大了绳断头歪,劲小了也提不正头部。

头部的虚领顶劲做到了,下颔微微内收,这样让头部的内收微正

,带来全身上的立身中正。打太极拳只有做到了身体上的立身中正,才可以让太极拳的舒展大方,松柔轻缓的韵味彻底的释放岀来,彰显太极拳的奇特魅力。这就是我对练太极拳怎样保持立身中正的回答。欢迎点评。





小天使FB


太极拳讲究立身中正!陈氏太极有个排位先生陈发科,说的就是他的身法,中正!俗语说撅屁股猫腰,学艺不高!为什么要立身中正呢?只有立身中正了,身体的重心才在你的脊柱上,重心才会稳!不然的话,很容易被人引进落空!使身体失去重心,造成失机失势!而使自己处于背势!怎样才能立身中正呢?就要尾闾中正神灌顶!把尾椎骨扎到地上,使顶头悬起来!把屁股坐到大腿根上!这样就会立身中正了!这是太极拳的基本身法,要时刻注意!不能立身中正,就练不好太极拳!但是现在的很多人只注重中正了,其他的身法要求并没有做到,所以才会涨功夫慢!练拳要全方位的符合拳理拳法!才会练出功夫来!





冰雨在胡乱的拍


习练太极拳身法要求: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松胯敛臀。这是调整脊柱,立身中正的身法要求。为什么松腰松胯敛臀要放在一起呢,因为这互相作用的。能松腰才能气沉丹田,从腰为轴,动作才能上下相随。胯是腰和腿的转换关节,转腰实际是转胯,要求腰、胯、膝在一个平面上。敛臀是指尾闾微微内卷,有向前铲的感觉。自己比较一下,人坐在凳子上,腰胯是不是放松了,放松了尾闾是不是向前的,臀自然就是敛的。所以找这个感觉,因为太极拳就是蹲着打的,腿力不行的老年人拳架子高点,站着打也行,但必须这些要求要做到,年轻人拳架可以低点。这些做到了,才能够气沉丹田,劲力的传导才能通畅。


惠惠的小船


提这个问题的基本都是没练过武术的人,所谓立身中正没有什么技巧,练多了自然就中正了。一个字,多练!


书生159309908


太极初学者“撅臀部”是最突出的问题,而且是屡教不改的问题,有的人练了好长时间了这个问题都改不掉,那么练太极为什么不让撅臀部呢?有以下原因:

一是人正常站立时是一根棍,上下成直线,撅臀部就会造成中部凸出来,形成三角形,影响左右转动效果;

二是撅臀部在两人正面接手时会形成顶牛,力量会卡在臀部上,造成臀部前顶,失去太极本意;

三是撅臀部在行拳过程中会造成臀部带动身体,改变人体发劲源点,影响劲力传输质量,而且臀部扭来扭去,确实不够美观;

四是撅臀部还会造成中部重心后坠,造成左右缺少支撑力和抵抗力,可能别人一根指头就会推倒。

实际上,练过太极的都知道,造成撅臀部的原因是腰部没放松,立不起上身;腿部没力量,身体坐不下去。

那么怎样才能立身中正呢?

首先,要防止臀部出现两种倾向:一是类似形意拳的裹臀,即臀部前收,腰稍后弓,翻小肚子;

二是为了保持重心稳固,上体前倾,撅臀部。这两种一个靠前了,一个靠后了,都是过犹不及。

其次,要保持脊柱正直,当然脊柱正常情况下是弯曲的,这里所谓的正直是指自然状态下的正直,不猫腰,不后仰,不左倒,不右倾,即不前不后不左不右。

第三,处理颈部与脊柱的关系,即使脊柱正直了,如果颈部仰头或低头了,这也不叫立身中正,要求每一个部位都要处理好相互关系。这就要求目平视,肩放松,把脑袋放正;另外,顶头悬,不是头用力上顶,把颈部拉长,造成肌肉紧张,影响左右转动,而是头顶有一点点意上领即可。

第四,处理臀部与下肢的关系,刚才提到的所谓撅臀部,实际上就是臀部越界了,在处理臀部和下脚的关系时,稍不注意,还会出现膝盖越界的问题,造成前挺胯部,膝盖过脚尖的现象,这都是不对的。正常的情况是,自然站立,慢慢往下虚坐,胯部微收,保持臀部坐在后脚跟上,膝盖不出脚尖即可,这就是初步的立身中正。

第五,静止情况下的立身中正第四条已经讲了,但运动中如何保持立身中正呢?这里以陈式太极拳为例讲解,在金刚捣碓与懒扎衣的过渡中,我们知道重心左右要变换多次,很多人认为把上体移到左腿上或右腿上就是立身中正了,这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身体不左右晃动,还保持重心居于两腿之间,以脊柱为轴,左右只转45度,臀部微偏左或右即可,这样,别人从两侧推你时,会推不动,而不会造成重心在一只脚上时,一推就倒的现象。

总之,不撅臀部,立正中正的最终目的,是保持身体左右转动灵活,便于捋、挒等技法的运用,而不是全身用力,像根木桩似的站到哪,表演让别人推不动的游戏。


山山水水108


撅臀部是半路练拳者必然出现的状况,否则怎能保持平衡?问题出在胯打不开,初学者全身骨关僵硬,经过长期练习一般都能解决撅臀问题。至于为啥不让撅屁股、呵呵,你想撅着屁股的马步小孩都能把你踢飞,懂了吧!


掌门人155653147


因为这人他平时习惯已经影响到某些姿势变形了!我估计此人肯定上了年纪的,就没有必要太要求自己!一般人练习的这太极是养生运动体操,能标准自然效果非常,但实在矫正不了就别勉强!

但如果是青少年就要注意了 ,睡,坐,站都要标准才可以矫正你打太极的标准姿势!难的就多练习就可以更正了!




非非生活


首先,撅屁股凹腰学艺不高,丢师傅的脸,或者师傅就是半瓶子,腰不直重心不稳,劲落不到胯上,和顺中平,轻灵圆活。,一样做不到。真正掌握技巧要领太极拳打起来非常舒服,不管架子多低打起来都不费劲,越打越轻松。个人感受不代表大家意见。


手机用户6275156119


练好基本功,让你的腿有劲,比如站桩,压腿,走太极步,单腿站立等,这样一方面练腿有力量,也是练找平横的感觉。

当你腿上有劲了,就能坐胯,这样身体就不会斜,头要保持虚灵顶劲,就差不多了,关键还是要多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