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的野心昭然若揭,爲何他要立漢獻帝,而不自己稱帝?

董卓的野心昭然若揭,為何他要立漢獻帝,而不自己稱帝?

隨著時間的推移,朝代更替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有句古話叫,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就是封建王朝的歷史規律,沒人能夠打破,因為一個王朝有興旺之時,就必然會有衰敗之際,唯一的不同就是他們建立時間的長短,而漢朝的建立和滅亡算是坎坷的了,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推翻秦朝後,建立了漢朝。

漢朝歷時四百多年,中間曾經因外戚王莽篡權斷了一段時間,但他也沒有就此結束,可惜到了東漢後期,皇帝軟弱無能,宦官禍亂朝政,與外戚士族爭鬥不休,漢室王朝的衰敗之勢愈加嚴重。

因為漢恆帝、漢靈帝重用宦官,宦官勢力日益壯大,作為外戚士族代表的大將軍何進和袁紹就商議招董卓進京,助他們一臂之力,可惜董卓還沒到京城,何進就被宦官殺了。

董卓的野心昭然若揭,為何他要立漢獻帝,而不自己稱帝?

而袁紹一怒之下說要為何進報仇,將宦官全部斬殺,這下宦官的威脅算是除去了,可董卓卻來了。董卓率兵進京之後,迅速吞併了其它軍閥的兵力,手握兵權,朝中再無人能制衡他。

董卓的性格放縱任性,粗野兇狠,而且野心勃勃,他掌握大權把持朝政後,不僅自命為相國,對皇上不尊,私自佔有國庫,還廢掉了少帝劉辯,改立劉協為漢獻帝,其實也就是他的一個傀儡,最過分的是他居然還殺了少帝和何太后,這事一般人可不敢做,董卓的野心昭然若揭,可是董卓都敢弒帝,為何非要立漢獻帝這個傀儡,不自己稱帝呢?小編覺得董卓絕對不是不想做皇帝,而是他不敢,原因如下。

董卓的野心昭然若揭,為何他要立漢獻帝,而不自己稱帝?

一、董卓並非正統

不管幹什麼都講究一個名正言順,尤其是在封建社會,特別重視正統,就算董卓想謀權篡位,他也必須找一個合適的理由,否則大家是不會接受他的,例如袁術出身名門,家世顯赫,四世三公,稱帝后還是受到了諸侯的群起攻之,而曹操和司馬懿都沒有篡位,也一直被人罵作逆賊,相反劉備打著劉皇叔的名號,受到了世人的推崇,可董卓既不是正統,又沒有立下什麼大功,只是把持朝政,已經有很多人不滿,開始討伐他了,他哪敢那麼快稱帝。

二、朝中支持者不多

董卓是率兵進京,以武力壓制的,朝中並沒有他自己的勢力,再加上董卓太過殘暴,一些大臣只是屈與他的淫威,不得不向他低頭,但從心底是不服他的,而且他還脅迫著漢獻帝,這些大臣為他效力也說的過去,但是隻要他做的太過分了,那些人必定不會再聽他的,所以他需要漢室這個旗幟在。篡位之事必須慢慢圖謀,像曹操和司馬懿那麼聰明,都沒有自己稱帝,只是打好了基礎,在朝中培養了一大批自己的心腹,將篡位稱帝之事留給了後代。

董卓的野心昭然若揭,為何他要立漢獻帝,而不自己稱帝?

三、時間沒來得及

董卓絕對有稱帝之心,從他的行為做派就能看出來,而且他也確實謀劃稱帝這件事了,他脅迫皇帝遷都之後,便修建了一座非常大的建築,儲存了大量的糧草,做好了戰鬥準備,只是董卓還沒來得及實施,就被呂布給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