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项羽,先入咸阳者为王

在秦末大起义的形势中,项羽的兵力是最为强大的,也正是由于有项羽在正面战场的牵制,刘邦的挺进关中才会畅通无阻,势如破竹。刘邦虽然有楚怀王的号令,可最终还得靠实力说了算,所以刘邦入关后,便封存府库、约法三章,然后再退出咸阳,这也正是刘邦老谋深算的地方。

秦二世三年(前207),项羽率起义军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在巨鹿大败秦军,消灭了秦朝最主要的军事力量,直接动摇了秦朝的统治基础。早在秦二世二年(前208)楚怀王就派刘邦率领大军西征伐秦,并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亡秦就封谁为王。

刘邦与项羽,先入咸阳者为王

第二年,刘邦率领大军行至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遇到了在那里起事的彭越,二人合力攻昌邑而未下,于是绕过昌邑进攻高阳(今河南杞县西南)。在高阳,刘邦得到了一个得力的谋士,这便是老儒生郦食其。他建议刘邦先攻打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并自告奋勇主动去劝降陈留县令,因而刘邦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陈留。取得陈留之后,刘邦继续西进,攻开封未下,转战白马(今河南滑县东)、曲遇(河南中牟东),大破秦军。此后又攻颍阳,获大胜。此时韩国人张良也在颍阳一带活动,率兵投奔而来。二人合力,很快又攻下数十座城池。刘邦早先就折服于张良的才能,这次相遇便想把他留在身边,于是刘邦跟韩王成要人,让张良随自己西进伐秦。

刘邦与项羽,先入咸阳者为王

刘邦、张良攻下南阳郡,郡守逃到宛城(今河南南阳),据守不出。刘邦见宛城易守难攻,便绕过西进,后经张良劝阻,又秘密潜回,把宛城围得密不透风。宛域郡守的部下陈恢出城与刘邦商讨投降事宜,陈恢说:“宛城官员认为投降必死无疑,所以负城死守。您若强行攻城,势必损失不少兵力,影响西进攻秦。但如果您绕过宛城向西挺进的话,宛城的秦军肯定会紧随其后,让您腹背受敌。最好的方法是您接受宛城官员的投降,封赏他们,让他们留守宛城,您也可以从降卒中挑选精兵强将,充实自己,再图西进。后面的秦国诸城如果听说投降不但可以不死,还可以封侯,肯定个个争开城门恭候您的大驾。”刘邦听后大喜,马上下令封宛城郡守为殷侯,封陈恢为千户。此后刘邦进攻各城,各城果然争相投降,刘邦兵不血刃,畅通无阻地一连收下几座城池。刘邦的军队纪律严明,所过之处不准士兵烧杀劫掠,他又体恤百姓,帮百姓重修水利,恢复生产。秦地百姓受暴秦虐待已久,突然碰到一位如此仁慈的将军,都欣喜万分,纷纷倒向刘邦。刘邦也多次恩威并用,诱降秦军将士,招抚百姓,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接着,刘邦准备进攻武关(今陕西商南西南)。他采用张良的计策,让郦食其和陆贾带着大批财宝贿赂守关将士,然后趁其松懈之时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攻下了武关。武关被攻破后,咸阳只剩下崤关这最后一道屏障了。崤关和武关一样,皆属易守难攻之地,刘邦又听从张良的建议,故伎重演,攻打武关的计策在崤关再次上演,很快崤关也被攻破。至此,进军咸阳已是一片坦途了。

刘邦与项羽,先入咸阳者为王

刘邦的军队于汉元年(前206)十月开入咸阳,将士们被咸阳宫殿的豪华奢侈惊呆了,如恶虎扑食般扑向珍宝异器。刘邦看到数不清的宫女和一大堆的奇珍异宝,便想留下来安享富贵。樊哙劝谏,他毫不理会。张良对刘邦说道:“秦朝暴虐无度,您才会兴兵伐秦来到这里。您是为民除害,就不应该在这里享受暴秦的声色犬马。您如果真要这么做,和暴秦有什么不同呢?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您要三思啊。”刘邦于是打消享乐的念头,封秦府库,还军灞上(今陕西西安东南)。不久刘邦把百姓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大家都吃够了暴秦的苦头。楚怀王曾与各路诸侯约定,谁先入关谁就可以在关中称王。现在我应该在关中称王了,为此我与各位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余秦的酷法一律废除。我这次来是为民除害的,现在屯军灞上,只是等各路诸侯到齐,一起商讨处理灭秦后的事宜。请大家不要害怕。”秦地百姓听刘邦这样说,都惊喜异常,他们争相拿出好酒好菜犒劳刘邦的军队,希望刘邦能在关中长期称王。刘邦开始在关中站稳了脚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