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下套兒,知道還往裡鑽,是不是傻?

自從開始做互聯網運營,便得了職業病。總把自己當成用戶,每次有什麼行為就會思考,這背後的邏輯和原因是什麼?

今天下了兩款軟件,思考為什麼一定要下載呢?結果發現背後有套兒,讓我不得不去下載。

第一款 京東金融

京東金融是京東旗下理財APP類似於支付寶,下載它緣於一次熨斗的邂逅。

已經5月底了,眼瞅著夏天來了,很多短袖襯衫都從櫃子裡拿了來。

衣服放很久了,全都是褶,就產生買熨斗需求,好好熨一熨。

打開京東,下單,選品,收貨。

“豔遇”接踵而來來,商家客服居然主動發短信勾搭我。

京東下套兒,知道還往裡鑽,是不是傻?

作為一個窮孩子怎麼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現場拆貨,擺桌拍照,上傳高清圖片,五星好評,絕對發自內心的好評。

聯繫客服,很快50元發給我了,到賬京東小金庫

京東下套兒,知道還往裡鑽,是不是傻?

(PS:50元已經提現了,打馬賽克為了遮住0.00)

But必須下載京東金融才能轉出,這我怎能不下呢?下載後必然逛了一下,有幾款中期理財產品還不賴,回報都不錯,可惜起投5w。就只好把京東金融刪掉了。

想想這套路背後有著多少好處,京東金融獲得了一個APP用戶,海爾熨斗獲得了一個有效的五星好評,用戶獲得了50元的現金獎勵。

這難道就是和諧主義社會的好處,有誰虧了嗎?

再進一步思考,小5獲得的這50元是怎麼來的呢?可能是京東的全額補貼或者海爾和京東兩者分別補貼一部分。

海爾不會虧,購物好評曬圖,某寶刷量10塊也足夠了,肯定不會出太多補貼,收穫了好評,可能還有平臺的一些政策支持。

再看京東,目前市面上的一個金融類APP獲客成本是多少?平均60元/個還得是優質的流量投放,往往一個有效的用戶,成本可能達到200元甚至更多。

所以結論是這裡沒有輸家,三方共贏,即使明明知道套路也要往裡面跳。

京東下套兒,知道還往裡鑽,是不是傻?

第二款酷狗音樂

最近超級喜歡一檔節目《The Call》 韓國老牌歌手和新星一起創作歌曲,金鐘國作為歌手出演。

京東下套兒,知道還往裡鑽,是不是傻?

超級喜歡一首申升勳&Ailee《fly away》 ,酷狗獨家版權。

京東下套兒,知道還往裡鑽,是不是傻?

所以為了一首歌下了一款播放器,購買版權還是相當有用的。

每個APP背後都有故事。

你最新下載了哪款APP呢?

留言說說看,為什麼下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