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各朝著名畫家的「巔峯之作」

魏晉以來,民族融合,思想解放,山水畫作為一種具有獨立語言特性的藝術形式逐漸發展成熟。在上面的詩中,作者描寫了春天秀麗的風景、怡人的風光,花開滿園,江邊綠波,是最適合春遊出行的。唐代的許多畫家紛紛將這些美景畫於宣紙之上,湧現出了不少著名的山水畫名作。

古代各朝著名畫家的“巔峰之作”

展子虔遊春圖局部

隋朝畫壇異彩紛呈,描繪貴族人物肖像和生活風俗的繪畫也有較大的發展,以描寫山川風景為主的山水畫雖不多,但開始脫離稚拙而逐漸進入成熟階段,為唐代繪畫藝術的高度繁榮奠定了基礎。

在隋代的畫家當中,以展子虔最為有名。展子虔(約550~604),渤海(今河北河間縣)人。他經歷了北齊、北周,到了隋朝,隋文帝召他為朝散大夫,後又任帳內都督。他曾在洛陽的天女寺、雲花寺,長安的靈寶寺、崇聖寺,揚州等地的寺院內畫過許多佛教壁畫。他善於畫故事、人馬、山水、樓臺;他畫人物描法細緻,人物的面部再用色暈開,神采意度極為深致;他畫馬也非常出神,立馬有走勢,臥馬則腹有騰驤起躍之勢,觸物留情,備皆妙絕。

古代各朝著名畫家的“巔峰之作”

展子虔遊春圖

展子虔與《遊春圖》

展子虔所畫的《遊春圖》,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存世的山水卷軸畫中最古的一幅。縱長43釐米,橫寬80.5釐米。卷首有宋徽宗趙佶題的“展子虔遊春圖”6個字。畫面描繪了陽光和煦的春天,翠岫蔥蘢,碧波盪漾,貴族士人在河堤岸騎馬泛舟遊樂的景象,反映了隋文帝時期社會繁榮、生活安定富足的現實。《遊春圖》在畫技上超越了早期的幼稚階段,而發展到了人與山有了適當比例,遠近關係有所協調的成熟階段。在畫法上是青綠填色,有勾無皴,人物與枝幹直接用粉點染,全畫以青綠作主調,是中國山水畫中獨具風格的畫卷。

古代各朝著名畫家的“巔峰之作”

王維的山水畫

唐朝山水畫的發展

唐代繪畫以表現禮教和宗教的內容為主,但反映生活的領域已大大擴展,人們的精神需要多方面得到滿足,藝術欣賞的水平也隨之提高,反映優美自然山川景物的山水畫在裝堂飾壁中逐漸佔有重要的位置,所以唐人在著作中分畫為六門,山水是其中之一,逐漸達到成熟而成為獨立的畫種。宗教壁畫中,如敦煌莫高窟的山水描繪也漸漸增多,甚至寺廟中也有純粹的山水壁畫。山水畫不僅為上層社會需要,也深受群眾歡迎,李白詩中寫“高唐素碧圖蓬瀛”,杜甫詩中有“池水臨中堂,岷山赴北堂,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樑”,都可以看出山水畫的長足進步。在唐代,青綠山水是具有獨特風格的山水型,用礦物質石青、石綠作為主色的山水畫,有大青綠、小青綠之分。前者多勾廓,皴筆少,著色濃重;後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施青綠,在古代繪畫藝術上佔有重要地位,這種畫以青綠顏色為主,用筆工整,細筆重彩,色彩濃烈,富有生氣。

古代各朝著名畫家的“巔峰之作”

唐朝山水畫

唐朝山水畫

在勾線內用石青石綠著色。色彩濃烈的叫大青綠山水,彩色淺淡些的叫小青綠山水。以畫人物為主的閻立本和吳道子在山水畫上也有所建樹,但山水畫的顯著提高還是在盛唐以後,著名的有李思訓、李昭道父子,他們二人繼展子虔之後將青綠山水畫提高到新的階段。除了上面的李氏父子外,大詩人王維也是著名的山水畫家。

古代各朝著名畫家的“巔峰之作”

唐朝山水畫

李思訓(615~716),唐宗室李孝斌之子,字建,成紀(今甘肅秦安)人。以戰功聞名於世時,曾任過武衛大將軍,世稱“大李將軍”。李思訓兄弟中擅長丹青的有五人,而以李思訓最為當時人所器重。他的畫作都極為超絕,擅畫山水、樓閣、佛道、花木、鳥獸,尤以山石林泉著稱。其山水畫主要師承展子虔的青綠山水畫風,並加以發展,形成了意境雋永奇偉、用筆遒勁、風骨峻峭、色澤勻淨而典雅,具有裝飾意味的工整富麗的山水畫風格,被稱為“金碧山水畫”。在創作上,李思訓除了取材實景、多描繪富麗堂皇的宮殿樓閣和奇異秀麗的自然山川外,還結合神仙題材,創造出一種理想的山水畫境界。據文獻記載,李思訓的作品有《江山漁樂》《春山圖》等,但他的作品因年代久遠,現已罕見。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畫”對後來中國山水畫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後世山水畫中的青綠山水就是對他這一派畫風的延續。明代董其昌提出繪畫上的“南北宗”論,將他列為“北宗”之祖。

其子李昭道,字系俊,世稱“小李將軍”。善畫山水,在當時的書畫界也很有名氣。李思訓的山水畫被譽為“國朝第一”,李昭道則繼承家學,並能變父之體,有所創新,造詣精深,但其作品現在很難見到。李氏父子的青綠山水畫臻麗而富有情趣,被後人奉為典範。

古代各朝著名畫家的“巔峰之作”

李思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