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出英雄,此人名不見經傳,卻能一人滅千軍萬馬,壯哉

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好武功,多次征討外邦,導致國內經濟崩潰,百姓活不下去,再經過野心家的竄託,紛紛起義反抗楊廣,說實話,作為一個想要開疆拓土的皇帝,鬧得民憤四起是正常的,例如漢武帝就經常征戰四方,國內動亂也不斷,但照樣開拓千秋功業。隋煬帝太心急,一面征討高句麗、吐谷渾等地,一面還徵召民工修大運河。計劃比不上變化,文治武功的楊廣要玩完了。

亂世出英雄,此人名不見經傳,卻能一人滅千軍萬馬,壯哉

隋朝運河

民間起義軍之間,流傳一句話,那就是下一個皇帝必定姓李,這可了不得,封建迷信的老百姓,紛紛想跟隨這個皇帝做從龍之臣,將楊廣趕下位。而起義軍只有一個人姓李,那就是瓦崗寨的李密,此人出身官宦家庭,因為家道中落所以來到瓦崗寨落草為寇,聚集四方豪傑,屬於很有實力的部隊。不過後來李密被李淵給幹掉了。

其實還有一個姓李的,叫做李軌,同樣是官宦子弟,因為鄉黨中很多人依靠他生活,所以他振臂一揮,鄉黨紛紛跟著他起義。當時他的小夥伴們覺得,正好李軌姓李,符合迷信預言,那麼幹脆讓李軌做了頭一把交椅,並且在河西一片,站下了諾大的地盤。不過李軌下手沒有李淵快,人家早早的佔領洛陽,並且跟西秦薛舉在爭奪扶風郡的時候,讓李世民一舉幹掉了這支部隊。

亂世出英雄,此人名不見經傳,卻能一人滅千軍萬馬,壯哉

李淵

只能說李軌家族裡,沒有比李淵一家子能打的,所以一直無法進入中原之地。但因為李軌根據地紮實,李淵也不敢輕舉妄動,在唐朝建立後,李淵認為時機到了,所以先文後武,首先派了說客,想要用高官誘惑李軌,但李軌認為都是姓李的,誰能得到天下還不一定那。雙方一直在河西一帶僵持不下,李淵剛平定大部分人地區,還在休養生息,騰不出手幹掉李軌。李軌手上十來萬精兵也不是鬧著玩的,況且李軌治下百姓也沒有怨聲載道,所以李淵很煩。

這時候一個小卒子出來說,他能平定李軌。其他大臣就樂了,但李淵想試一試,就讓這小卒說話,他名叫安興貴,並且信誓旦旦的說,只憑他自己就能將李軌滅掉。李淵就質問他,我麾下千軍萬馬尚不能夠,你一人怎敢說此大話?

亂世出英雄,此人名不見經傳,卻能一人滅千軍萬馬,壯哉

安興貴在李淵等人的逼迫下,說出真相,原來她有一個弟弟叫做安修仁,恰好就在李軌下面當差,還很信任他弟弟,所以安興貴想要去投靠李軌,策反他的屬下。甚至發動兵變,抓住李軌本人。

李淵覺得這事兒靠譜,就安排他去了河西,藉助李軌的信任,安興貴成為了高官,每天都是吃喝玩樂,什麼都不管,但私下安興貴經常聯絡那些對李軌心存不滿的人,因為這些人都是當初一起打天下的鄉黨,但現在並不快活,所以被安興貴有機可乘。

亂世出英雄,此人名不見經傳,卻能一人滅千軍萬馬,壯哉

李世民劇照

當時機成熟後,安興貴假裝閒談,與李軌討論如果投降李淵會有什麼好處之類的話題,但是李軌很不樂意聽,就多次訓斥他,最後還對他起了疑心。後來安興貴感覺已經被發現了,所以召集反抗李軌的人,將李軌給綁了,隨後李淵處死了他,並將河西多個郡給收了,安興貴也成了涼國公。希望各位能關注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