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毅力在中国所有皇帝中排第一,他完成了历史上从所谓有的壮举

公元1400年,明朝建文帝二年,明朝大将军李景隆率领六十万,号称百万,抵达白沟河。

燕王朱棣率兵二十万迎战。

朱棣对手下说:平安这个小子,以前一直跟着我出征,知道我的用兵之法,所以敢当先锋。今天看我先把他打败!

结果一交战,平安骁勇异常,明军的都督瞿能父子也奋勇作战,明军呈现出势不可挡的态势,与他们交锋的燕军死伤惨重,纷纷退却。

此人毅力在中国所有皇帝中排第一,他完成了历史上从所谓有的壮举

但燕军中也同样有勇猛之人。朱棣的内官名叫狗儿,率领千户华聚在白沟河的北面与明军大战。百户谷允冲到敌阵中,斩下了七个首级。朱棣趁机率兵夹击,斩杀敌军几千,俘获了明军的都指挥何清。

双方苦战到天黑,还在混战,直到半夜才收兵回营。但燕军撤退的道路上遇到了麻烦,李景隆、郭英、吴杰等在地里埋了大量火器,燕军人马踩中之后被炸得人仰马翻。

朱棣就亲自率领三名骑兵殿后,掩护其他人先撤退。

有不少人说,朱棣这么做表面是爱惜士卒,实际是让士兵们替他“排雷”。这个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从朱棣在整个靖难之役中的表现看,却又似乎诬陷不到他。建文帝朱允炆曾经下令不允许士兵们伤到朱棣一根汗毛。朱棣就对此大加利用,经常亲自断后,所以,这一次,也差不多是这么回事。

由于拖得太靠后,朱棣与士兵们失散了,夜里也分不清东西南北,就迷路了。

这时,野外生存能力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他们找到了一条河,然后通过河流走向,判断出了方位,最终顺利回到了大营。

这件事告诉我们,多一项技能,多一分胜率。

朱棣回到大本营之后,丝毫没有睡意,他把白天勇敢作战的谷允升为指挥。然后重新分派部署,张玉率中军,朱能率左军,陈亨率右军,丘福率领骑兵为后军。厉兵秣马,等天一亮就立刻开战。

第二天,天色刚微微亮,燕军已经全部渡过白沟河发动进攻。

明军这边也丝毫不示弱。瞿能父子挥军直接杀向燕军的房宽所部,平安也从侧面配合,夹击房宽。房宽遭受到猛烈进攻,被杀几百人,阵型溃散。

此人毅力在中国所有皇帝中排第一,他完成了历史上从所谓有的壮举

燕军的中路主将张玉看到房宽战败了,非常惊慌。

朱棣说:胜败是兵家常事!敌军虽然多,但不到中午,我保证能破敌!

于是,朱棣率领精锐几千进攻明军的左侧,朱高煦、张玉等也一起进攻。

朱棣在战斗中屡屡身先士卒,他率领七名骑兵,进退如风,大战一百多会合,杀死杀伤极多。

不过朱棣也身陷重围,凶险万分。他的马屡次被敌军射中,前后换了三匹,身上带的箭都射完了,就拔出宝剑乱砍,最后剑也砍折了,坐下马匹乏力,爬不上高坡,差点就被瞿能生擒。

在千钧一发之刻,朱棣拍马疾驰,终于登上高地。他举起马鞭指挥后军冲锋。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朱棣虚晃一枪而已,燕军早已全部投入战斗,根本就没有什么后续的手段了。

但朱棣的从容自若和指挥若定,使得明军总指挥李景隆惊疑不定。

原来朱棣还有伏兵啊!

此人向来诡计多端,全军不许追击——李景隆做出了错误的命令。

朱棣凭借着他天生的狡猾逃出重围,但他毫不畏惧,率领大军继续进攻。

朱棣猛,但平安更猛。他如入无人之境,斩杀了燕军大将陈亨,又砍中了徐忠的手指。

徐忠竟然做出了堪比“夏侯惇拔矢啖睛”的惊人举动。他把被切中但是没有完全掉落的手指直接掰断扔掉,然后撕下衣服匆匆包扎,继续作战。

朱高煦一看,老爹朱棣再次身陷重围,率几千名骑兵精锐去救。

仗打到这个份上,拼的就是谁能坚持到最后了。

明军的瞿能居然还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他带领骑兵继续冲击,大声呼喊“灭燕”,气势如虹,瞬间斩杀一百多人,目标直指朱棣本人。

明军的其他将领受到感召,都率军跟他会合。

眼看燕军就将陷入溃败,万劫不复。

此时,天降妖风,把明军总指挥李景隆的帅旗给吹断了。

古人是非常迷信的,出兵打仗都要提前求神问卜,而帅旗折断,被认为是非常不吉利的。

于是,明军在一瞬间军心动摇,不知所措。

朱棣历经艰辛,苦战到这个程度,居然差点被击溃,这对于燕军的打击是非常大。

明军可以战败,大不了卷土重来,但燕军不行,一旦失败,要面对的是抄家灭族。

这条路,一旦走上,就再也不能回头。

朱棣从始至终都坚信,他能够胜利。他一直都在寻找一个契机,一个能够彻底决定此战命运的契机。

终于,朱棣等到了。

此人毅力在中国所有皇帝中排第一,他完成了历史上从所谓有的壮举

敌军帅旗折断,军心动摇。

朱棣立刻发动反击。与朱高煦合击,斩杀了瞿能父子。平安自恃勇猛,跟朱能作战,也战败。

明军就此彻底陷入崩溃,四散奔逃。俞通渊和腾聚都战死。燕军一路追击到明军大营,顺风放火,烧其营垒。郭英战败向西逃,李景隆则向南逃。

燕军斩杀十几万人,所缴获的武器辎重堆积如山。

朱棣对投降的明军好生劝慰,然后放回。这一招攻心之计产生化学反应,明军相互之间传播燕王朱棣的名誉,很多人都纷纷散去,不再集合。

明军唯一独善其身的是魏国公徐辉祖,他率军断后,没有被乱军所影响,全身而退。

这就是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中的“白沟河之战”。

这一战,朱棣之所以取胜,我认为是由于两点,第一点是朱棣善于把握战机,第二点是朱棣有着坚韧、顽强、勇敢、不屈的品格。因为善于捕捉战机,所以朱棣才能够最终反败为胜。但我却认为朱棣身上的这种排除万难的决心、坚持到底的精神才是他此战获胜的最大因素。这一战前前后后,燕军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处于不利局面的,但是朱棣一直在顽强地拼杀,他身先士卒,他鼓舞将士,他智诈并用,他拼尽一切,直到无可挽回。终于在最后一刻,奇迹出现了,上天用一种近乎无赖的方式帮助了他。

朱棣的胜是天助,但首先是人定,如果他没有这么顽强的意志,此战早就提前结束,哪里等的来这“天意”呢?

纵观整个靖难之役,也同样是如此,朱棣历经种种磨难,多次都近乎失败,但他以自己的决心、勇气、毅力终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局面——藩镇推到帝国!

《中国古代战争100场》系列之白沟河之战

刘弘文为您全面解读中国古代战争,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