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局”,或许成了来一辈人才记得的“历史古董”

“西北局”,或许成了来一辈人才记得的“历史古董”

中共中央西北局,是中共中央在西北地区的代表机关,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均设置过,最早可追溯到1933年8月中共陕甘边特委决定成立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

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

1934年陕甘边苏维埃政府

1934年陕甘边苏维埃政府1933年8月,中共陕甘边特委决定成立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王泰吉任总指挥,高岗任政治委员。

同年11月,陕甘边红26军正式成立红42师,师长王泰吉,政委高岗,参谋长刘志丹,政治部主任黄子文。红42师随后全面展开了创建南梁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

1934年2月25日,在四合台村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根据地最高军事机关——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刘志丹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吴岱峰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参谋长;选举习仲勋为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

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

1935年2月,为了统一陕甘边和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党和红军的领导,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高岗被选为中共西北工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前敌指挥部政委,协助前敌总指挥刘志丹指挥红军作战,参与了西北红军与西北苏区的创建工作。

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军事委员会

1935年春,陕北特委和陕甘边特委召开联席会议,正式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陕北和陕甘边两块根据地和两区革命武装,惠子俊(1910-1944)被选为书记。会议确定成

1935年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

1935年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

立前敌总指挥部,刘志丹任总指挥,高岗任政委。不久,谢子长因病逝世。

9月中旬,由鄂豫皖根据地出发长征的红25军到达陕北根据地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代表团立即召集中共西北工委和鄂豫陕省委联席会议,决定组建中共陕甘晋省委,朱理治任书记,郭洪涛任副书记;改组西北军委,聂洪钧任军委主席。为统一红军的领导,决定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刘志丹,政治部主任高岗,副主任郭述申。

下旬,中央派驻西北代表团在陕北进行错误的肃反斗争,在所谓“更加猛烈地反对反革命的右倾取消主义”的口号下,将刘志丹、高岗、习仲勋、马文瑞、张秀山、杨森、高朗亭等人及红26军、陕甘边区一批干部逮捕扣押,并无辜杀害了一些同志。使西北革命根据地面临严重危机。在此关键时刻,正在长征途中的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当了解到刘志丹等一大批同志被错误关押的严重情况后,毛泽东当即指示:“刀下留人,停止捕人”,“所逮捕的干部交中央处理”。从而使刘志丹、高岗等人得救。

1936年4月,刘志丹在红军东征(由陕西东渡黄河进军山西)期间,率红28军攻打山西三交镇的战斗中不幸牺牲。

中央书记处

1938年11月,中央书记处决定成立

1938年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

1938年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15张)

,主管陕、甘、宁、青、绥5省工作和5省蒙古族、回族工作,下设民族研究室,专门研究蒙、回民族问题。

郭洪涛、李富春、牙含章、谢子长、王若飞、贾拓夫、李维汉、谢觉哉、高岗任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委员,李维汉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中共中央西北局

1941年5月13日,组成中共中央西北局(延安城北张崖村),统管西北地区解放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以高岗、王世泰、张邦英、林伯渠、谢觉哉、陈正人、肖劲光为委员,贾拓夫、李卓然为候补委员。

书记高岗,副书记谢觉哉,组织部长陈正人,宣传部长李卓然,统战部长贾拓夫,社会部长张邦英。

张崖村迁到延安城

1942年9月,西北局由延安城北张崖村迁到延安城南花石崖砭。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在延安整风的关键阶段,1942年10月19日至1943年1月14日,西北局高干会议在延安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陕甘宁边区地方县级和部队团级以上的党员干部300多人,中央高级学习组全体同

1945年改组中共中央西北局

1945年改组中共中央西北局

志,中央党校一、二部的学员到会旁听。

西北局高干会后,西北局下属五个地委,即关中地委、绥德地委、三边地委、延属地委、陇东地委。当时的陕西地下党工作归关中地委管,甘肃地下党工作归陇东地委管,宁夏地下党工作归三边地委管。

改组中共中央西北局

1945年10月改组中共中央西北局,彭德怀、习仲勋分任正副书记。

1947年3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1948年4月21日,解放军收复延安。5月中旬,西北局机关迁回延安,驻王家坪。解放战争后期,习仲勋、马明方分任正、副书记。

1949年夏改组,彭德怀、贺龙、习仲勋分任第一、二、三书记。

1950年2月,第一书记:彭德怀 ,第二书记:习仲勋第三书记:马明方(至1950.4);副书记: 马文瑞(至1953.1); 贾拓夫、张稼夫、汪锋(至1953.1)、赵伯平(至1953.1)为常委,1949年6月14日,西北局迁入西安。

撤销大区一级党政机构

1954年4月27日据中共中央关于撤销大区一级党政机构的决定而取消。

重新设立西北局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重新设立西北局。经中共中央决定,西北局委员共22人:刘澜涛、张德生、张仲良、王恩茂、汪锋、高峰、高克林、张达志、王甫、王林、白治民、王世泰、赛福鼎、

1954年,1960年重设中共中央西北局

1954年,1960年重设中共中央西北局(17张)

赵伯平、方仲如、李景林、冼恒汉、宋平、戎子和、杨静仁、李登瀛、高健君。西北局第一书记刘澜涛,第二书记张德生,第三书记:胡耀邦;书记有:张仲良、王恩茂、汪锋、高峰、高克林、张达志。候补书记有:王甫、王林、白治民、刘刚。西北局秘书长为王甫(兼) ,西北局经济委员会主任为王林 (兼),西北局组织部部长为白治民(兼),西北局计划委员会主任为宋平,西北局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为李登瀛,西北局财贸工作办公室主任为戎子和,西北局办公厅主任为韩劲草。

1961年1月28日, 杨静仁任西北局书记。

1962年1月,杨植霖任西北局书记。1963年9月,胡锡奎任西北局书记。

1965年5月,党中央任命胡耀邦为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

1965年7月, 王甫、王林任西北局书记。

1965年12月,霍士廉任西北局书记。

1966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取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