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瑤山!新標籤!三個產業園,轉動旅遊扶貧新引擎!

瑤山鄉聚力打造“三園”

唱響旅遊扶貧新旋律

這“三園”是什麼

一起來看

一是

扶活一個農旅產業園

新瑶山!新标签!三个产业园,转动旅游扶贫新引擎!

充分利用緊靠大小七孔景區的區位優勢資源,盤活閒置土地,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運作模式,引進貴州貴拾叄旅遊公司通過企業出資、合作社土地入股、貧困戶參與管護的方式對四季花海進行打造,改擴建景區綜合服務區、花海觀賞區、休閒娛樂區三大功能區,種植花卉350畝,將四季花海打造成為一個集觀光健身、休閒娛樂、科普教育為一體的農旅產業園,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新瑶山!新标签!三个产业园,转动旅游扶贫新引擎!
新瑶山!新标签!三个产业园,转动旅游扶贫新引擎!

項目實施以來解決群眾就業280餘人,人均務工收入3000元以上,目前景區正式開放一個月以來,接待遊客3萬人次,景區將每年固定分紅給村合作社10萬元。

二是

激活一個商旅產業園

景區提質擴容,按照4A級標準打造夢柳風情小鎮,以發展旅遊接待為主體產業,將小鎮打造成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大小七孔景區配套商旅產業園,通過招商引資和鼓勵群眾自主創業,積極開展業態培育,讓移民搬遷的貧困群眾搭上“旅遊車”、吃上“旅遊飯”。

新瑶山!新标签!三个产业园,转动旅游扶贫新引擎!新瑶山!新标签!三个产业园,转动旅游扶贫新引擎!
新瑶山!新标签!三个产业园,转动旅游扶贫新引擎!新瑶山!新标签!三个产业园,转动旅游扶贫新引擎!

夢柳風情小鎮

同時利用夢柳銅鼓廣場資源引進盤化公司打造“一夢一千年·一鼓定一生”夢柳鼓聲民族實景演藝,充分激活和釋放小鎮活力,讓遊客進得來、住得下、留得住。目前夢柳風情小鎮共發展旅遊客棧87家,餐飲服務104家,解決群眾就業1000餘人。

新瑶山!新标签!三个产业园,转动旅游扶贫新引擎!

三是

做活一個文旅產業園

依託瑤山獨特的民族文化資源,盤活瑤山古寨商業街閒置房產,撬動民間資本參與旅遊產業發展,通過“公司+貧困戶”、“協會+貧困戶”等發展模式,推進產業升級,打造文旅產業園,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新瑶山!新标签!三个产业园,转动旅游扶贫新引擎!

採取“送門面、送門票、送培訓”方式,引進荔波書畫院到瑤山打造國內首個瑤族文化寫生基地,與貴州大學等省內外30家高校美院達成合作協議,吸引各藝術院校師生前來採風寫生,讓瑤族村寨成為寫生愛好者的素材,瑤族群眾成為寫生的“模特”。

新瑶山!新标签!三个产业园,转动旅游扶贫新引擎!
新瑶山!新标签!三个产业园,转动旅游扶贫新引擎!

陀螺秀

新瑶山!新标签!三个产业园,转动旅游扶贫新引擎!

同時通過創辦扶貧車間,引導陀螺協會、瑤族服裝協會以瑤族文化為元素進行民族旅遊商品開發、加工、銷售,目前瑤族寫生部落已接待10批次1500餘名大學生進駐瑤山開展寫生活動,解決貧困群眾就業10人,37名群眾擔任兼職模特;創辦扶貧車間6間,帶動周邊50戶群眾從事旅遊商品加工銷售,瑤山逐漸成為旅遊扶貧、文化扶貧、教育扶貧示範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