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這裡有羣「幸福豬」 住在森林裡,喝著「天上水」

来宾这里有群“幸福猪” 住在森林里,喝着“天上水”

来宾这里有群“幸福猪” 住在森林里,喝着“天上水”

“幸福豬”,這是記者6月20-21日在武宣縣三里鎮下江村駐村調研採訪時,給這裡部分村民所養的生態豬起的名字。這是一種由香豬或長白豬和野豬雜交出來的“野豬二代”。

為何稱為“幸福豬”,因為該豬全部放養,生活自由自在。此外,生態豬還有其他特點:餵食成本低,每天僅喂一次,豬們其餘時間都在森林裡覓食;易管護,不易生病,肉質好,銷路俏。生態豬目前已經成為下江村發展林下經濟的特色養殖項目。

下江村地處大瑤山南麓,莽莽群山連綿不絕,三面環山,一面環水,森林覆蓋率達75%,進村只有一條路。2017年底,通達村委的水泥路竣工,目前還有11個自然屯未通水泥路。過去,由於路難行,下江村村民守著綠水青山,卻無法變成真正的金山銀山。村民主要收入來源只有靠外出務工、木材、竹篾加工以及林下養殖等。

20日下午,記者跟隨下江村生態豬養殖“第一人”——覃榮旺走進他的天然養豬場,一探生態豬養殖的奧秘。

来宾这里有群“幸福猪” 住在森林里,喝着“天上水”

悶熱的天氣,預示著即將有大雨降臨。車子沿著崎嶇的山路上向大坪屯顛簸前行,時不時與進山拉杉木的大貨車驚險會車。通往大坪屯的山路還未全部硬化,崎嶇顛簸的山路考驗著每一位駕駛員的技術。

覃榮旺在一處山路上停下,對著大山“嗷嗷嗷”叫喚起來。“我在叫豬,我養的豬能聽得懂我在叫它們。”果不其然,幾頭小豬以為主人來餵食,從路邊的灌木叢中探出腦袋。當看到這麼多“陌生人”,它們一溜煙又消失在灌木叢裡,警惕性很高。覃榮旺帶領採訪小組來到他搭建的簡易豬棚,只見數十頭生態豬悠閒自得地躺著、走著、玩著。

“我每天來看它們一次,每次都帶玉米餵它們,不用擔心它們會走丟,或者生病。”覃榮旺於2015年開始養豬,沒有技術、沒有經驗,他就自己摸索。他第一次買了6頭長白母豬回來飼養,經過一個月的精心照料,這些圈養的長白豬很快適應了森林裡放養的生活。再過不久,幾頭母豬與森林裡的野豬“幽會”,併成功生下了幾窩小野豬,這可把覃榮旺給樂壞了。“‘野豬二代’適應能力強,更容易飼養,而且品質好,很暢銷,賣價高。”覃榮旺決定放手一搏,擴大規模飼養生態豬。

来宾这里有群“幸福猪” 住在森林里,喝着“天上水”

第二年,覃榮旺再引進香豬母豬,併成功與野豬雜交繁育“野豬二代”,他養殖的生態豬規模擴大到近100頭。一頭生態豬除去成本,可以帶來數百至千元的利潤。也是在這一年,覃榮旺一家實現脫貧摘帽。

幸福豬給覃榮旺帶來的幸福生活。經過兩年的摸索,他掌握了一定的經驗和技術。覃榮旺決定帶領更多的貧困戶通過養豬致富。

“起初我們還笑話他,每頭母豬幾千塊錢,放在森林裡養,如果養不活或者弄丟了就虧大了。”讓三江屯貧困戶劉鋒及很多村民沒想到的是,放養的豬不僅能養活,而且還能賣出好價錢。

看到了奔頭,劉鋒決定跟覃榮旺學習生態豬養殖。2017年,劉鋒利用5萬元貼息貸款養了60頭生態豬,9個月後出欄,一下就賺了5萬塊錢,實現脫貧摘帽。“過去只能外出打工,或者上山替別人砍杉木,一天賺百把塊錢,想脫貧很困難。現在養生態豬,輕輕鬆鬆把錢賺。”劉峰對養豬致富充滿信心。

下江村是武宣縣深度貧困村,到2017年底還有未脫貧戶294戶1129人,貧困發生率33.09%,2018年預脫貧111戶450人。如今,下江村把發展林下養殖作為重要脫貧產業來抓。在覃榮旺的帶動下,下江村已經有20多戶村民養殖生態豬,其中貧困戶10多戶。生態豬養殖規模達到1000多頭。

来宾这里有群“幸福猪” 住在森林里,喝着“天上水”

即將結束採訪時,不遠處烏雲密佈,大風颳著竹林沙沙作響。覃榮旺指著烏雲對記者喊道:“快走,還有十分鐘就下大雨了。”一行人互相攙扶著爬上山腰,當大家夥兒剛鑽進車子時,大雨傾盆而下。一場大雨澆滅了午後的炎熱,路邊的“幸福豬”悠哉地享受著大雨帶來的清涼。

消息來源|微觀來賓

審核|方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