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廣西大化:189名瑤胞搬進「幸福園」

「经验」广西大化:189名瑶胞搬进“幸福园”

「经验」广西大化:189名瑶胞搬进“幸福园”

我1985年初中畢業就外出闖蕩,至今依然貧困,闖不出什麼名堂來,搬遷是最好的出路。”10月17日,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雅龍鄉龍齊村弄慢屯村民韋桂豐說,“現在形勢這麼好,國家政策這麼好……搬遷了,希望我們的孩子孫子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當天是第五個國家扶貧日,弄慢屯41戶189名瑤族同胞一起搬出深山,入住縣城區拿銀移民安置點,開啟幸福新生活。

「经验」广西大化:189名瑶胞搬进“幸福园”

弄慢屯自然條件惡劣,山高路險,嚴重缺水缺土,生產生活艱難。屬深度貧困山區,貧困發生率96.6%,村民大多沒有穩固住房,住在木瓦結構的矮房或土坯房,以種植玉米為主,收入微薄,家庭經濟困難。在精準脫貧攻堅工作中,在大化縣鄉村領導、幫扶幹部多次入戶動員、開導,把黨的惠民政策送到群眾的心坎上,把讓群眾瞭解形勢,洞悟挪出窮窩窩的道理,最終整屯同意搬遷。是全縣第一個整體搬出瑤山的屯。

「经验」广西大化:189名瑶胞搬进“幸福园”

幫扶幹部扶著腿腳不靈便的村民韋桂景走出家門

當天上午八時許,幫扶幹部便來到弄慢屯,幫助村民搬運東西。鄉政府請來班車,把群眾接到城裡。上午九時,整屯群眾高高興興坐上了貼出“挪出‘窮窩窩’,搬進‘幸福園’”十個金燦燦的大字的班車,開啟人生幸福的旅程。

韋愛靈的丈夫韋桂參則與眾不同,10月16日便提前到縣城整理房子,添置一些傢俱。老家的木瓦房四面通風,搖搖欲墜。木板隔成的一樓養殖牲畜,氣味很是難聞。來到縣城敞亮的新房,孩子們歡天喜地。韋愛靈感到心裡非常溫暖。他們一家終於告別“人畜混居”的時代了。

“走出深山了,孩子上學也更方便了,以後一切會好起來的。”韋愛靈說。

「经验」广西大化:189名瑶胞搬进“幸福园”

拿銀安置區新房

拿銀安置區地處縣城東規劃片區,位於鱷魚島核心景區,總用地面積1500畝,規劃建設4540套安置房,總投資20億元,配套有中小學、幼兒園、特色農業產業園、農貿市場、旅遊集散中心、市政大道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已經建設20棟1540套安置房,總建築面積36.4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4億元。已經搬遷安置瑤山群眾1000多戶。

「经验」广西大化:189名瑶胞搬进“幸福园”

大化縣委書記楊龍文講話

「经验」广西大化:189名瑶胞搬进“幸福园”

發放鑰匙儀式

當天,大化黨委政府為搬遷群眾舉行搬遷入住儀式。

“雅龍雅龍,有龍出山,拿銀拿銀,拿到金銀。”河池市委常委、市政法委書記黃光華在入住儀式上風趣地說。

黃光華要求搬遷群眾,要適應新時代、新環境、新要求,依靠勤勞的雙手實現就業,發展產業,爭當脫貧致富的表率,過上幸福美好生活。

楊龍文表示,將加強後續管理和服務,通過建設農民工創業園、電子商務城、美食城、特色旅遊開發區等,為搬遷戶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確保搬遷群眾住得下、能發展、實現脫貧致富的目標。

據瞭解,大化同意整屯搬遷的有164個屯1740戶8116人,和弄慢屯瑤族同胞一樣,他們將陸續搬到生產生活條件與原居住地有著天壤之別的移民安置點生活。

大化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黃碧海主持搬遷入住儀式,陸文業、韋家珩、藍海芬等縣領導參加搬遷入住儀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