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五大軍閥都有誰?

魏思江


在民國時期的軍閥又何止五個,不同時期不同地域興起的軍閥大大小小也有上百個,想要總結出五個,那是相當不容易的。

縱橫就將各路軍閥最巔峰時納入排名,並且藉著這個機會也講講民國的軍閥。

實力強的軍閥其實還屬於北洋,南方各派軍閥實力太小,所以才要抱團取暖,孫中山是一棵大樹,粵系、桂系、滇系都環繞在其下,至少在中原大戰之前,南方各派軍閥並不足以單獨稱雄中國,而所謂的新桂系,新粵系這樣的新軍閥,實際上是以國民黨內新軍閥的形式所發展的,算不得標準的軍閥了,只能算作國民黨內的派系了。

倒戈將軍馮玉祥

軍閥雖多,縱橫最服的就是馮玉祥,當然,我要說馮玉祥排名第一,很多人不服,那麼我就來給大家講講馮玉祥的故事,你就知道馮玉祥能不能坐這頭把交椅了。

馮玉祥是丘八出身,完完全全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個臺階,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為了完成革命的理想,馮玉祥先後多次倒戈,倒清朝,倒袁世凱,倒段祺瑞,倒吳佩孚,倒張作霖等等,結果把自己倒成了民國北方軍閥的實力派,當時北洋三大軍閥,張作霖、吳佩孚、孫傳芳都要幹他。

沒有辦法,馮玉祥出走蘇俄,尋求革命真理去了,1926年從蘇俄回來之後,取得真經的馮玉祥,一下子整合出四十多萬部隊,這一下子成為軍閥中的巔峰人物了,如果不是中原大戰時候敗北,老馮絕對是響噹噹的一號人物啊。

“中國最強”吳佩孚

論人品馮玉祥是上不了檯面的,有人品能打仗的,縱橫最佩服吳佩孚,看這名字起的,就是讓你“佩服”用的。

吳佩孚中秀才出身,卻能文能武,是北洋軍閥直系的頂樑柱,在其軍事生涯,那就是百戰百勝,湖南、安徽、湖北都被其平定,使直系真正做大,在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戰中擊敗奉系,人生也達到了巔峰。

當時吳佩孚駐軍洛陽,頗有一統中國之風範,美國時代雜誌將吳佩孚的照片作為封面,稱其為中國最強人,可見吳佩孚的氣勢。

只不過在第二次直奉大戰的時候,被馮玉祥臨陣倒戈,一下子給幹倒了,元氣大傷啊!

獨霸東北張作霖

作為東北人,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張作霖張大帥,雖然是綠林出身,但卻是靠剿匪發家,張作霖在東北之所以能夠崛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初期東北剿匪中為東北的治安做出了一定貢獻。

後來更是在日本人的支持下,一統東北,成為北洋最後一個實力派,在第二次直奉大戰後,馬飲長江,勢力滔天,就是李景林、張宗昌這樣小派系都能撐起一片天,成為一方軍閥,可見巔峰時期的奉系有多強大。

只不過後來郭松齡反奉,令奉軍傷了元氣,但是奉軍打仗確實一般,一座山海關,進進出出多少回,也沒能一統山河。

東南五省孫傳芳

孫傳芳在北洋軍閥中也是一號人物,並不是其資歷有多深,而是短短一兩年就從一個師長幹到東南五省聯軍總司令,擁兵數十萬,這個發展速度著實有些令人害怕。

當時也著手進行改革,如果不是北伐軍來的急,沒讓孫傳芳站穩腳跟就給打倒了,等孫傳芳把這五省坐穩了,這孫傳芳還不得上天。

坐鎮山西閻錫山

要說軍閥中發展最穩的,當屬閻錫山啊!主政山西長達三十八年之久,這個屁股得有多沉。

山西雖然地處中原附近,但是依靠黃河和太行山天險成為國中之國,閻錫山將山西打理的也是井井有條,原本窮苦的山西,由於沒有戰亂之苦,經濟得到了發展,閻錫山還推行義務教育,使山西成了民國的模範省。

閻錫山執掌的晉綏軍在巔峰時期也有近三十萬人,只不過閻錫山這個人掌家可以打仗不行,而且眼界也就山西一畝三分地,所以,晉綏軍始終都窩在山西這點地方。


史論縱橫


首先,我必須先亮出我的看法:袁世凱不是軍閥。

軍閥,與割據相伴。既是割據,就說明沒有實現一統天下。袁世凱從未割據,而且實現過一統天下(即便是表面的、短暫的),所以他不是軍閥。

事實上,民國時期的軍閥,是在袁世凱死後才出現的。因為袁世凱一死,群龍無首,他手下的將領們便可以各霸一方,形成割據。

那麼,五大軍閥都有誰呢?

第一個,必須是段祺瑞。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是北洋系中最有威望的。但老段心胸太狹窄(主要是受到徐樹錚蠱惑),一直欺負無兵無將的黎元洪大總統,同時又無法收復黎元洪,於是搞得一團糟,令他聲望大跌。

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北洋舊將聚集在他的麾下,形成了皖系軍閥。

第二個,必須是馮國璋。

和段祺瑞一樣,馮國璋也曾是袁世凱的心腹。但在北洋系內部,馮國璋的聲望一直略遜於段祺瑞。但隨著段祺瑞的跌落,馮國璋開始後來者居上。於是,另一部分北洋舊將聚集在他的麾下,形成了直係軍閥。

第三個,必須是張作霖。

嚴格說,張作霖並不屬於北洋系。與段祺瑞、馮國璋的科班出身不同,老張是綠林野路子出身。但張作霖有一個誰都比不上的優勢——地利。東北三省的獨特地理優勢,讓老張有一個高枕無憂的大後方,進可圖謀中原,退可割據關外,做他的東北王。

張作霖的派系,被稱為奉系。

皖系、直系和奉系,是民國初期最具實力的三家軍閥。但經過直皖戰爭、兩次直奉戰爭後,皖系和直系基本被打散了,只有奉系依然存在。

所以,到了北伐之前,舊軍閥中最有勢力的只剩下三個:其一就是奉系的張作霖,其二是曾經的直系猛將吳佩孚,以及曾經的直系猛將孫傳芳。

所以,第四大軍閥,就是吳佩孚。

一度,吳佩孚被認為是最有能力一統天下的人。他還上了《時代週刊》的封面。可是,隨著第二次直奉戰爭的落敗,直系崩潰,吳佩孚開始單打獨鬥。但即便如此,吳佩孚的實力依舊很大。如果他能夠和同為直系舊將的孫傳芳聯手,真夠蔣介石的北伐軍喝一壺的。可惜,他和孫傳芳不和。

第五大軍閥,當然就是孫傳芳。

北伐時,張作霖手裡有50萬兵力(加上奉系將領張宗昌的10萬),吳佩孚和孫傳芳各自握有20萬兵力。

孫傳芳盤踞東南,號稱五省聯軍總司令,勢頭強勁。

可惜,各家軍閥各懷鬼胎,於是讓蔣介石的北伐軍一一擊破。連最具實力的奉系,也只能逃回了東北。

北伐勝利後,除了盤踞東北的奉系,北洋軍閥基本就灰飛煙滅了。後來東北易幟,北洋軍閥徹底消亡。


趣談秘史


民國軍閥多如牛毛,只要手中有槍、有兵、有地盤,都可以稱之為軍閥。其中有很多軍閥還是很愛國的,我們來看看五大愛國軍閥都有誰。

一、蔡鍔

蔡鍔將軍文武雙全,曾去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是那個年代的海歸、高級知識分子。在日本的時候,蔡鍔、張孝淮、蔣百里並稱“士官三傑”。

回國後,在滇軍中任職。那時的蔡鍔,風流倜儻、年輕位重,前途一片光明。辛亥革命後,雖然被袁世凱調到北京擔任閒置,但袁世凱還是很欣賞他的。只要他趨炎附勢一點,在北洋軍中必定是前途無量。

但是蔡鍔是個有節操的將軍。在袁世凱破壞共和而稱帝之後,毅然潛回雲南,與老師梁啟超一起發動了“護國運動”,聲討袁世凱。

並在戰爭中積勞成疾,在去日本治病的時候,病逝。

二、徐樹錚

徐樹錚年輕時,準備去山東投奔袁世凱。當他去袁世凱辦公室拜碼頭的時候,正好袁世凱不在,他就灰心喪氣的準備找別的出路了。

可誰知,在路上正好碰上了迎面走來的段祺瑞。段祺瑞也正好問了一句:“哪來的?幹什麼去?”徐樹錚實話實說,段祺瑞也是個愛才之人,就讓徐樹錚留在自己身邊做事。

慢慢的,小徐在老段身邊紮下了根。

等到袁世凱死後,段祺瑞派小徐成立了遠征軍,北上收復被沙俄和蒙古貴族佔據的萬里草原。這次戰役,徐樹錚贏的乾淨利落,收復了差點就被分裂出去的蒙古。

三、劉湘

自古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以平蜀未平”的說法,在民國也不例外。

在民國初年,四川一省就有大小軍閥數百,劉湘只是其中之一。他為人彪悍、說話不多,但是言出必行,所以將士們都願意為他效力。經過無數次戰役,劉湘終於削平群雄,統一四川,成為“川王”。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四川省主席劉湘就通電全國,呼籲一致抗日。他就任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23集團軍總司令,帶領川軍準備出川抗戰,他說:

“過去打了多年內戰,臉面上甚不光彩,今天為國效命,如何可以在後方苟安。”

最終,在前線積勞成疾,病逝戰場。臨終前,留下遺囑:

“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就憑這種信念,30萬川軍戰死沙場,為抗日戰爭立下巨大的功勳。

四、龍雲

龍雲年輕時,是一位武林高手。有一次,一名法國大力士在雲南講武堂擺下擂臺,要求中國人上臺與他比武。一連三天,都沒有人能戰勝這個法國人。

一個洋人,在中國的軍校把中國人打趴下,這叫什麼事?講武堂的學生龍雲看不下去了,在第三天上臺,三下五除二把這個法國人打下擂臺。

這段歷史,是龍雲一生都引以為豪的壯舉。

從此以後,龍雲成為唐繼堯的親信,開始發跡。經過十幾年的努力,他成為雲南的實力派,並且發動政變,推翻了唐繼堯不得人心的統治,自己成為了“雲南王”。

龍雲主政雲南後,興辦企業、推動稅制金融改革,還發展教育,建設出了名副其實的“新雲南”。在抗戰時,動員了20萬部隊參加抗日戰爭,為戰爭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五、張學良

既然說愛國軍閥,就不能沒有咱們的小六子。

張學良從東北講武堂畢業後,就進入東北軍中效力。在父親張作霖的栽培下,僅僅5年時間就榮升為少將軍長,並在直奉戰爭中表現不俗。

在張作霖被日本炸死後,張學良沒有屈服於日本的淫威之下,而是審時度勢,毅然決然的“改旗易幟”,使中國成為統一的國家。

抗日戰爭前夕,張學良醒悟到:大敵當前,不能這麼打下去了。可是蔣介石又不聽勸,怎麼辦呢?沒辦法,只能涼拌了。

蔣介石,在那個寒冷的夜晚被抓住,承諾以後共同抗日。

不論張學良有多少的黑歷史,這兩件愛國的英雄事蹟,是不容抹殺的。


溫乎


民國時期軍閥很多,但能問鼎中央政權的並不多,大致就是皖系、直系、奉系、馮玉祥國民軍(西北軍)、閻錫山晉綏系五個吧。

1、皖系

段祺瑞是安徽人,年輕時候也得到過老鄉李鴻章的提點。在北洋系統中,段祺瑞是三傑之一。

有“三造共和”之名。

在袁世凱死後,北洋系北部分裂,尤其是槍殺陸建章,分裂公開化。

在參加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皖系的實力得到了較大擴充。

(直皖戰爭)

在1920年直接熱戰,奉、直對戰皖系,皖系兵敗,之後一蹶不振。

2、直系

直系的首腦主要是直隸人,如馮國璋、曹錕,兩人都當過大總統。

直系的第一個高峰是直皖戰爭後,掌控北京政權;

第二個高峰是直奉戰爭後,直系控制了全國多數地方。

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吳佩孚失敗。但直系的旁支孫傳芳崛起,雖然沒有問鼎的能力,也算一方諸侯吧。

3、奉系

奉系在袁世凱死後佔據了東三省,直皖戰爭後開始入關爭霸。第二次直奉戰爭獲得勝利,達到第一次巔峰。

在之後擊敗國民軍,完全掌握北京政權,成立安國軍政府,也算是一個全國性的政權,是奉系的巔峰時期。

在之後與北伐軍作戰,奉系退出關外。

4、晉綏系

閻錫山的晉綏系確實比較低調。在1926年擊敗馮玉祥的國民軍,才獲得綏遠。

在二次北伐中,獲得華北。

(二次北伐)

在之後的軍閥混戰中,坐山觀虎鬥。中原大戰一度在北京建立中央政府,嘗試與蔣介石分庭抗禮。

5、國民軍(西北軍)

馮玉祥的最大一次發展就是與奉系合作,擊敗吳佩孚,成立國民軍。

和奉系聯合主持中央政府。

之後南口作戰失敗,在五原誓師,獲得大西北,也就成了西北軍。

蔣桂戰爭、中原大戰多次嘗試與蔣介石爭天下,也失敗了。

總結:

蔣介石一直以中央自居,自然不列入地方軍閥了。桂系實力相對於諸家略弱,能排到第六。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應該是五大派系軍閥而不是五位大軍閥。

民國時期勢力最強盛的五大派系軍閥分別是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以馮國璋為首的直係軍閥、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以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新桂系軍閥、以閻錫山為首的晉系軍閥。

袁世凱死後,中國陷入軍閥混戰時期

一.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

皖系軍閥,以其首領段祺瑞為安徽(簡稱皖)人而得名。主要人物有徐樹錚﹑靳雲鵬﹑段芝貴﹑傅良佐﹑倪嗣沖等。段祺瑞是北洋之虎,一生三造共和(通電要求清朝皇帝下野,反對袁世凱稱帝,趕走搞復辟的張勳),號稱“六不總理”(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皖系軍閥勢力最強大的時候控制了北京的北洋中央政府,勢力範圍遍佈皖、魯、滬、浙、閩、陝。值得一提的是皖系軍閥代表人物之一的徐樹錚進軍蒙古,收復已經宣讀獨立的外蒙古,成為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

“六不總理”段祺瑞,北洋三傑之虎

收復外蒙古的民族英雄徐樹錚將軍

二.以馮國璋為首的直係軍閥

直係軍閥領袖大多出身直隸省,在許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鳴,故稱為“直系”,主要代表人物有馮國璋、曹錕、吳佩孚、齊燮元、孫傳芳等。馮死後,曹錕、吳佩孚繼其首領之位。馮國璋是北洋之狗,曾任中華民國帶領大總統。1920年,爆發直皖大戰,直系大勝,直系與奉系聯合控制北京。1922年,爆發第一次直奉大戰,直系大勝,曹錕當選為總統(花錢買的票),直係軍閥勢力打到登峰!

北洋三傑之狗馮國璋

登上美國《時代週刊》封面的吳佩孚

三.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

因首領張作霖出生在奉天故稱奉系,代表人物有張作相、吳俊升、張景惠、湯玉麟、張海鵬、張宗昌、馬占山、許蘭州。張作霖出身土匪,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統一東北。1924年奉系軍閥贏得第二次直奉大戰,控制了北京中央政權。登峰時期的奉系軍閥,控制了東三省、河北、河南、山東、安徽、山東、上海等大半個中國。

東北王張作霖

四.以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新桂系軍閥

新桂系軍閥主要由三個人主持,被稱為桂系三雄: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新桂系與孫中山先生聯合,改編桂軍為國民革命第七軍。北伐開始後,桂系第七軍消滅吳佩孚主力,統一湖北、湖南,又進入江西戰場消滅了孫傳芳主力。第七軍被稱為“鋼七月”,白崇禧贏得“小諸葛”稱號,李宗仁被尊稱為“常勝將軍”。抗日戰爭爆發後,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取得臺兒莊大捷,極大鼓舞了全民族抗日信心。

抗日英雄李宗仁將軍

軍事天才“小諸葛”白崇禧將軍

五.以閻錫山為首的晉系軍閥

晉系軍閥,主要佔據山西地盤,代表人物閻錫山、徐永昌、楊愛源、商震、傅作義等,晉系軍閥集團統治山西38年之久。晉系巔峰時期佔有晉綏冀察四省和平津二市,其首領閻錫山甚至一度自立為“國家元首”。

山西王閻錫山

抗日英雄傅作義將軍

最後自創打油詩一首,評民國軍閥混戰

《軍閥混戰》

北洋一系掌國家,

軍閥四分禍華夏。

南段北馮關外張,

政權更替如戲耍。


驃騎將軍王


民國前期五大軍閥一般指直系、奉系、皖系、川系(也有文獻記載為滇系)、桂系。

其中直系、皖系、奉系軍閥均脫胎於清末北洋系軍事集團,川系(或滇系)、桂系則是由地方實力派組合而成。

直係軍閥的首領依次是馮國璋、曹錕、吳佩孚 ,該軍主要盤踞在京漢鐵路沿線的河北南部、河南、湖北、湖南等地,最強盛時有18個師,轄18個獨立旅,總兵力達60萬人。到北伐戰爭爆發時,直係軍閥總兵力已銳減至20萬左右。

奉系軍閥的頭腦是張作霖,他控制著東三省以及津浦鐵路之北段和津、京、翼之廣大地區,奉軍編有4師16旅,總兵力約40萬 ,該軍器械精良,訓練有素,是民國五大軍閥中唯一一個擁有自己的兵工廠,並有200餘架飛機的地方武裝割據勢力。至北伐時,奉系擁兵約30萬。

皖系軍閥的頭領是段祺瑞、孫傳芳。袁世凱死後段任國務總理和陸軍總長,掌握了北洋政府大權,皖系軍閥佔據了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五省,實力雄厚。直皖戰爭爆發後,皖系軍閥被直、奉聯軍擊敗,段遂匆匆下野。皖系最強大時有6個整編師,20個加強旅,擁兵30餘萬。

川系軍閥是由7、8個小軍閥整合而成,早期他們在四川境內混戰不休,弄得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後來,劉湘部川軍崛起,並逐一擊敗各路小軍閥,成為獨霸四川的大軍閥 。川軍總兵力大約40萬。抗戰爆發後,川軍誓師出川抗日,立功無數,犧牲甚大。( 滇系軍閥首領是龍雲,有3個軍約10萬人馬)

桂系軍閥(舊桂系),西南地方軍事實力派,其前身為清末廣西邊境巡防隊和廣西新軍,首領陸榮廷,擁眾10餘萬。新桂系,首領李宗仁,總兵力約14個團,抗戰時擴編至4個軍48個團20餘萬人。新桂系軍隊參加過北伐、抗戰,該軍紀律嚴明,戰力強悍,屢立戰功。

【答題寫作不易 剽竊必究】【網絡配圖】





鐵馬冰河wu


民國軍閥何止五個?可是如果分成舊軍閥和新軍閥,還是可以各分出五大軍閥的。

舊軍閥中的五大軍閥。



1,袁世凱

袁世凱早在甲午戰爭前十年就是朝鮮的太上皇,年紀輕輕的袁世凱,位卑未敢忘憂國,在朝鮮獨自應對日俄美英德法各國列強,保護了清政府在朝鮮的權力,還為朝鮮訓練了5500親軍。如果甲午戰爭前給袁世凱2萬人備戰,不會出現幾十萬大軍一敗塗地境地。

袁世凱在庚子後成為清朝唯一的帶兵大臣,擔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十年後,羽翼豐滿逼清帝退位,成為民國第一個軍閥。

袁世凱勢力最大時,應該是二次革命後,做到了讓全國軍閥臣服,基本做到了全國統一。

2,段祺瑞

袁世凱的皇帝夢給了各省軍閥一些機會,其中機會最大的是段祺瑞。袁世凱死後基本上北洋政府的權力都交給了段祺瑞。

段祺瑞勢力最大的時候是在1918年到1920年,當時徐樹錚掌握軍隊,王揖唐掌握議會,段祺瑞幾乎一手遮天,要武力統一全國。但遭到了直係軍閥的頑強狙擊。直皖戰爭後,段祺瑞戰敗下野。

3,馮國璋

馮國璋是直係軍閥的主要代表,後期還有曹琨,孫傳芳,吳佩孚,齊解元。正因為這一派人才濟濟,撐得時間就最長。馮國璋和曹錕都做過北洋政府的總統,最後被馮玉祥給趕下臺了

4,張作霖

雖然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呼籲和平,可是北洋政府依舊是誰的拳頭大誰就行。所以馮玉祥所引進的各方勢力中,最終控制北京政府的是張作霖。此時的張作霖,控制了黃河以北的所有土地,實力達到頂峰。

5,岑春煊

長江以北,都是北洋軍閥的勢力範圍,可是長江以南,統稱為南方軍閥,廣西、廣東、雲南割地都有自己的小軍閥,但是能把他們融合在一起的只有岑春煊。岑春煊是清末名臣,當時說“南岑北袁”和袁世凱齊名。岑春煊護國運動期間,是南方各省聯盟的重要人物,護法運動中,他聯合廣西軍閥驅逐了孫中山。

除了岑春煊,還有唐繼堯、陸榮廷、陳炯明、許崇智等軍閥。

新軍閥中的五大軍閥



1,蔣介石

蔣介石軍事生涯的開始,源於廣東軍閥許崇智,陳炯明叛變,蔣介石護衛孫中山逃離,成為孫中山親信。之後擔任黃埔軍校校長,當黃埔軍官遍地開花的時候,蔣介石就成了全國最大的軍閥,只不過這隻軍閥不是浙系軍閥,而是中央軍。

2,馮玉祥

相對於蔣介石,馮玉祥是老革命了。馮玉祥參加了辛亥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國民革命運動。在不斷的革命和倒戈中,馮玉祥不斷壯大。最終在1927年,馮玉祥軍隊達到40萬之多,控制山西、陝西、甘肅、寧夏、河南等西北中原大部分地區。這隻軍閥的名字叫做“西北軍”。

馮玉祥的西北軍曇花一現,中原大戰後,馮玉祥就失去了權勢,後來短暫組織察哈爾抗戰,很快失敗。

3,閻錫山

民國最持久的軍閥是山西的閻錫山,閻錫山從辛亥革命就是山西土皇帝,一直到1949年才敗亡,整整38年。閻錫山勢力最大的時代是中原大戰前夕,控制山西、綏遠、河北、北平等地,閻錫山這一隻軍閥叫做晉綏軍。

4,張學良

1928年6月,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張學良受命於危難之際,執掌東北軍,兩年後中原大戰塵埃落定之時,成功摘到勝利果實,成為控制東三省、和華北大部分地區的大軍閥。但僅僅一年後,就因為九一八事變身敗名裂,失去權勢。

5,李宗仁

李宗仁原屬於滇軍,後來轉到老桂系軍閥陸榮廷手下,李宗仁聯合桂系軍閥中的進步勢力,推翻陸榮廷,成為桂系首領,廣西始終都是李宗仁安全的大本營。因此李宗仁是最有資格挑戰就是地位的人。

1949年,蔣介石兵敗如山倒,李宗仁擔任代總統,李宗仁不服氣,說“我要當總統,不當代總統!”身邊人說,“得了吧!你的保鏢都是蔣介石的人!”

民國總共38年,出現的軍閥不計其數,這只是新舊兩代軍閥中最重要的十個人,你覺得這十個人誰最名不副實?快來評論吧?


歷史知事


一、袁世凱——清朝末年的頭號軍閥

袁世凱在甲午戰爭前十年就是朝鮮的太上皇,朝鮮駐軍時獨自應對日俄美英德法各國列強,捍衛了清政府在朝鮮的利益。清朝滅亡前夕貴為內閣總理大臣,是清朝末年的頭號權臣。1911年辛亥革命後,合法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3年當選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1915年簽署《二十一條》,受到全國人民抵制,五四運動爆發。

1915年底袁世凱復闢中華帝國,自稱皇帝,年號“洪憲”, 竊取民主革命成果,成了最大的賣國賊。各地軍閥紛紛宣佈獨立,僅僅當了幾十天皇帝的袁世凱便被逼下臺,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在鬱憤中因腎衰竭病死。

二、北洋之虎——段祺瑞

“北洋三傑”之一, 曾四任總理,四任陸軍總長,一任參謀總長,一任國家元首。是中國現代化軍隊的第一任陸軍總長和炮兵司令,一直處於權利的核心。一生三造共和(通電要求清朝皇帝下野,反對袁世凱稱帝,趕走搞復辟的張勳),號稱“六不總理”(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篤信佛教,平日多半吃齋,為人嚴肅刻板,不苟言笑,生活樸素,清廉如水,無積蓄、無房產。勢力最強大的時候控制了北京的北洋中央政府,勢力範圍遍佈皖、魯、滬、浙、閩、陝。他製造了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三.一八”大慘案,段曾借日本幾個億,一分未還。

三、山西之王——閻錫山

  閻錫山自1911至1949年統治山西38年,山西上上下下都只知有閻錫山,不知有中央政府,袁世凱強大時閻錫山步步相趨,袁世凱步入末路,又聯合眾人發電文聲討。段祺瑞執政唯段馬首是瞻。抗日戰爭時期,他遊走在日本,共產黨,國民黨三者之間,自喻為在三個雞蛋上跳舞哪個也不能踩破。

閻錫山頒佈了“六政三事”等良好的施政方針,使山西取得良好發展,他注重教育明確規定“凡是山西的百姓,不論貧富貴賤,從七歲到十三歲,七年之內必須要上滿四年學”,如果抗拒政府的教育政策,兒童父母將接受懲罰。他還開辦了山西國民師範,師範生學費、伙食、住宿、以及課本的費用都完全免費,都直接由閻錫山在他的軍閥政府出錢資助。

閻錫山奉行“三不二要主義”的政策,即“不入黨、不問外省事、不為個人權利用兵,要服從中央命令、要保衛地方治安”。後來閻錫山概括為“保境安民”,要求“與鄰省聯絡,使能不為我患,或竟鄰疆樂與合作,進而為我用,代我禦侮”, 因此軍閥混戰之時,閻錫山多次拒絕參加,保障了山西多年太平。

閻錫山一生只有一妻一妾,與眾多軍閥妻妾成群相比,純屬另類。

1949年解放軍解放太原之後閻錫山逃到了臺灣,60年病故於臺灣。

四、東北王——張作霖

張作霖出身綠林,當過鬍匪,因而被稱為“胡帥”。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控制著東三省以及津浦鐵路之北段和津、京、翼之廣大地區,奉軍軍器械精良,訓練有素,是民國五大軍閥中唯一一個擁有自己的兵工廠,並有200餘架飛機的地方武裝割據勢力,北伐時奉系擁兵約30萬。

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打進北京,任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當時最高統治者 。

在位期間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攏,拒絕簽訂賣國條約,1928年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軍炸死。

五、新桂系軍閥——李宗仁、白崇禧

李宗仁是廣西的新桂系軍閥,盤踞廣西二十餘年,與廣西的地主鄉紳高度結合,進退自如,堅如磐石,敢於和蔣介石一爭天下。

白崇禧,軍閥新桂系中心人物,與李宗仁合稱李白,兩人多年一路合作無間。指揮戰役無數,毛 澤 東都評價他為中國第一狡猾軍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為國共名家看重,甚至日本人也稱之為戰神。

北伐開始後桂系第七軍消滅吳佩孚主力,統一湖北、湖南,又進入江西戰場消滅了孫傳芳主力。第七軍被稱為“鋼七軍”,白崇禧贏得“小諸葛”稱號,李宗仁被尊稱為“常勝將軍”。抗日戰爭爆發後,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取得臺兒莊大捷,極大鼓舞了全民族抗日信心

1948年國民黨行憲,李宗仁當選副總統。蔣介石下野後,一度任代總統,欲以和談挽救國民政府未果。之後出走美國,但最終偕夫人郭德潔於1965年7月經瑞士、中東回到北京,受到毛澤東及其他中共領導人歡迎,於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白崇禧在抗日戰爭勝利後,擔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長,中國共產黨解放中國大陸後,白崇禧前往臺灣,於1966年在臺北病逝。


美麗青春您真痘


首先一定要明確一點,袁世凱和段祺瑞不是軍閥,因為他們不符合軍閥的定義。以1928年北洋政府垮臺為節點,前五大軍閥當為:吳佩孚、張作霖、孫傳芳、唐繼堯、陸榮廷。後五大軍閥當為:馮玉祥、李宗仁、閻錫山、張學良、唐生智。

吳佩孚:吳佩孚在第一次直奉戰爭後勢力達到巔峰,虎踞洛陽,遙控天下,連頂頭上司曹琨都要讓他三分。布料禍起蕭牆,馮玉祥的倒戈使吳佩孚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一潰千里。雖然此後藉助蕭耀南之死控制湖北重新崛起,但已不復往日之盛了,最終國民革命軍的北伐終結了吳佩孚的梟雄之路。

張作霖:張作霖擊敗吳佩孚後入主北京,以安國軍大元帥名義行使總統權利,勢力達到了巔峰。但前有國民革命軍的咄咄逼近,後有日本侵略者的虎視眈眈,張作霖最終落得橫屍皇姑屯的下場。

孫傳芳:孫傳芳乘江浙戰爭之機揮師北上,坐收漁人之利雄霸東南,是北洋後期實力最強的軍閥之一,但他同樣無力抵擋廣東國民政府的北伐軍。

唐繼堯:唐繼堯靠護國戰爭勢力壯大,在護法戰爭中以南軍首領之姿八抬大轎入重慶,勢力盛極一時,但對四川的過度壓迫導致滇軍並逐出四川。此後,陷入內亂的滇軍無力雄起 唐繼堯的爭霸之路也被自己部下終結。

陸榮廷:護法戰爭中,陸榮廷橫跨兩廣,勢力前推到湖南 走上人生巔峰。但這已是桂軍的極限,陸榮廷此後更是在桂系內戰中被趕下臺,鬱鬱而終。

新軍閥中,馮玉祥一度擁雄兵40萬,閻錫山獨霸山西38年,李宗仁兩次逐蔣介石下野,張學良繼承父親遺產實力雄厚,唐生智靠北伐戰爭崛起,實力一度能與蔣介石抗衡,可稱之為五大新軍閥。


林屋公子


經歷辛亥革命之後,清朝第二年就滅亡了,這個時候的孫中山雖然成立了中華民國,但是隻能偏居在廣東的一隅,在中國的北方佔據主導地位的是北洋軍閥,南方各地上佔據主要地位的也是大大小小的軍閥,就連國民政府所在的廣東也有另一個軍閥陳炯明的威脅。

因為最近時勢嚴峻,有些人的名字是不能提的,所以為了避免這種尷尬,我們就來講一下民國後期的幾大軍閥中我覺得能排在前五位的軍閥吧。

第二任東北大軍閥張學良

第一位我覺得是東北張學良,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不同意了,因為在東北真正擁有雄才大略、擁有攪動風雲的能力的人不是張學良,而是他的父親張作霖,張作霖絕對算得上是那個時代非常強大的軍閥之一,但是如果要說到張作霖,絕對會說到北洋軍閥,勢必又會觸及到禁忌,所以暫且不提,我們就先來說說他的兒子,第二任東北王張學良。



張學良是張作霖的長子,也是張作霖所有兒子中他最喜愛的一個兒子,他自小在張作霖的安排下,接受了非常優良的教育,但長大後卻染上了吃喝嫖賭抽各種各樣的惡習,但是張作霖對張學良的喜愛不見絲毫減退。

因為這些惡習在當時是非常常見的,凡是有錢有勢點的人都很少能逃得過這些惡習的纏身,張作霖的部下以及兄弟們無不是個中的老手,所以他自然不會因為這些小事情而對張學良有改觀。



張作霖因為沒有遵守跟日本人之間的協議,沒有給予日本人相應的利益,所以被惱羞成怒的日本關東軍炸成了一具死屍,日本人當時封鎖了東北的鐵路,想防止當時正在關內的張學良回到東北接任位置。

但張學良在喬裝打扮之後最終還是穿過了重重防線,回到了大帥府中,最終接替了大帥位置,改換了當時東北上的北洋軍旗,歸服了當時的國民政府,成為了蔣介石的拜把子兄弟,被蔣介石任命為了海陸軍副元帥,殺了張作霖的左膀右臂楊宇霆,跟俄國人打了起來最終被俄國人痛揍。



當時中原大戰閻錫山、李宗仁、馮玉祥合力攻打蔣介石,在蔣介石岌岌可危的時候,正是在張學良的幫助下蔣介石才大獲全勝,將閻錫山等人擊敗,在丟掉東北之前,張學良是蔣介石都不得不好聲好氣招待的大軍閥,丟掉東北之後,張學良失去了經濟來源,帶著將近20萬的東北軍,只能仰仗蔣介石的鼻息了。

四川大軍閥劉湘

第二位我覺得是四川劉湘,清朝滅亡後,四川同樣進入了軍閥割據的時代,當時四川一個省的地方就出現了十幾位有實力的軍閥,他們就此展開了拉鋸戰,最終劉湘選擇了歸降國民政府和蔣介石,從此之後劉湘相比於其他的軍閥,他的地位顯得更具有正統性了,劉湘在和比自己小几歲的堂叔劉文輝展開決戰的時候,也是在蔣介石的物資幫助下,劉湘才得以獲勝,成為了真正的四川之主。

在劉湘主軍四川時,一直花費極大力氣地阻擋蔣介石勢力的滲透,但在抗日戰爭爆發後,在蔣介石的調令下,劉湘雖然知道此舉會導致四川空虛、有可能會被蔣介石趁虛而入控制四川,但他仍毅然決然帶領了300萬的四川雄兵走出了四川,開始投入了全國各地的戰爭熔爐中,開始為國拼爭了起來。

這個時候的劉湘再也無法守住他的四川,在他帶領大軍出川之後,蔣介石特意派了幾支精銳的師進駐了四川,搶奪起了劉湘的控制權。

廣西大軍閥李宗仁

第三位我覺得是李宗仁,李宗仁是廣西的新桂系軍閥,是桂林人,他和陸軍小學堂中的其他兩位同學白崇禧、黃紹竑等人合兵聯手擊潰了廣西的舊軍閥,開始徹底的掌控起了整個廣西。

李宗仁的部隊大部分是山區裡面的山民,這些山民體格雄壯、因為經常廝殺搏鬥培養出了極佳的戰鬥精神,所以在李宗仁的帶領下變成了一隻強大蠻橫的部隊,在北伐戰爭中被改編成的第七軍因為強橫之極的戰鬥力,所以被稱之為了鋼七軍。

李宗仁的一生極為反蔣,他雖然在北伐中和蔣介石結拜為了兄弟,但後來因為蔣介石忌憚各地的軍閥,想削藩所以導致了李宗仁和蔣介石反目成仇,先後經歷了兩次蔣桂戰爭以及中原大戰,大大小小的紛爭一直不斷,他和白崇禧甚至與何應欽聯手導致蔣介石下野過。

但一切的爭鬥在抗日戰爭爆發的時候被暫時放了下來,李宗仁被蔣介石任命為了第五戰區的總司令,白崇禧也成為了在國民黨內部位高權重的參謀官,在內戰後期李宗仁甚至成為了國民政府的副總統、甚至一度替代蔣介石成為了國民政府的代總統,這個時候是李宗仁人生的頂峰。

山西大軍閥閻錫山

第四位我覺得是山西的閻錫山,閻錫山是中國的第一批軍閥,在清朝滅亡之後,他就糾集一幫人擊潰了山西的清政府以及各路的競爭者,成為了山西真正的草頭王,民國的軍閥們一次次的迭代,強者被更強者淘汰,這個時候的閻錫山深知自己實力不夠強大,所以他一直投靠最強者以獲得生存的空間,當舊強者被淘汰之後他再度的投靠新強者,他是一個非常會見機行事的軍閥,也正因為他會選擇隊伍,所以他一直從民國初年在山西一直撐到了國民黨敗退臺灣,跟著蔣介石前往了臺灣。


西北大軍閥馮玉祥

第五位我覺得是馮玉祥,馮玉祥在最開始的時候是清政府的一名軍官,在清朝末年他舉起了反抗清政府的義旗,但因為失敗最終被免職,只能回到家中,後來他又投靠了新主,帶領的軍隊也更加強大了起來,他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就是誰厲害、誰是老大他就跟著誰,然後慢慢的發展自己的實力,最終他經過數次的沉澱、背叛倒戈積攢下了強大的實力,最終躋身成為了西北王。


所以說這就是我心目中的民國五大軍閥,在民國的前期有著許多的強大軍閥笑傲蒼生,那時這五大軍閥中的有人有些可能沒長大、可能還弱小無比,但是在大浪淘沙之下他們最終存活了下來,並獲得了最終的勝利,成為了民國後期比較強大的五大軍閥之一,當然各花入各主,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軍閥,每個人心中的排名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有不同想法的朋友可以交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