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来临,果园杀手灰霉病肆虐,防治重点尽在此文!

灰霉病

雨季来临,果园杀手灰霉病肆虐,防治重点尽在此文!

葡萄灰霉病俗称“烂花穗”,又叫葡萄灰腐病,病原菌主要为灰葡萄孢。葡萄灰霉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生比较严重的一种病害,且发生趋势越来越重,随着病原菌对传统药物抗性的产生,防治压力越来越大,必须重点防治!

一、症状

1、花:花序发病后软腐并萎蔫,甚至整个花序坏死;

2、果:果粒发病出现褐色的褪色斑点,病斑果皮易裂开,果皮易与果肉分离脱落。湿度大时,病斑处出现灰色霉层,晴天较干时,腐烂病穗逐渐失水萎缩、干枯,储藏器病斑溢出黄褐色粘液,病斑会长出鼠灰色霉层;

3、叶片:一般从尖端出现淡黄色“V”字形病斑,随后病斑向内扩大,颜色由黄褐色变黑褐色,边缘不规则,病叶下垂或干枯,表面生有少量霉状物;

4、茎(嫩梢):出现水渍状小斑,后期发展成椭圆形病斑,病斑上有灰褐色霉状物。

雨季来临,果园杀手灰霉病肆虐,防治重点尽在此文!

二、病原物

灰霉病病原物为葡萄孢属真菌,主要包括灰葡萄孢(为主)、椭圆葡萄孢、葱磷葡萄孢、郁金香葡萄孢等,关于其生物学特性,影响该属真菌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湿度、光照、碳氮源(营养物质)、PH等。

1、温度:多项研究表明,2—31℃,该属真菌均能生长,而最适温度为20—23℃。当温度达到50℃,1小时,该菌属将会致死,温度降至0℃以下,菌丝的生长将会受到抑制,但并不致死,即使继续降至-4℃,14天后,菌核依旧能够百分之百萌发。另有研究表明,其他条件适宜(湿度、PH、多肽营养基),当温度达到30℃时,灰葡萄孢虽不致死,但也无法产生分生孢子。

2、湿度:该菌属生长发展对湿度要求较高,当相对湿度为80%以下时,菌核不萌发,萌发所需湿度为85%-100%,适宜萌发湿度为92%-95%(大气湿度)。在土壤中,土壤含水量低于25%或高于40%,菌核均不能萌发,当土壤含水量为30%时,菌核萌发仅需一天。

雨季来临,果园杀手灰霉病肆虐,防治重点尽在此文!

3、PH:研究表明,当PH为3-11时,该菌属均能生长,而PH为4-6时,孢子萌发率最高,PH小于1或PH大于11.5,孢子不能萌发,最适生长发展的PH为6.0。

4、光照:连续的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行为,在遮光黑暗条件下,菌丝的生长和产孢行为将受到明显的抑制。

5、碳氮源:碳氮源为该菌属生长发展的营养物质,该菌属利用效率最高的碳源为葡萄糖,其次为蔗糖、甘露糖。精氨酸、牛肉膏、蛋白胨为该菌属最适氮源物质。

三、致病机制

侵染过程为:传播-寄附-识别-寄生(侵染)-发展-再侵染

该病菌传播至寄主上,特异性识别后,首先穿透角质层(大多数寄主角质层很薄),随后面临第一道屏障-细胞壁,该病菌产生胞壁降解酶来降解细胞壁上的细胞壁多糖,并以该多糖为生长发育的主要碳源物质,进行生长发展再侵染。在此过程中,该病菌主要产生两种果胶酶,果胶甲基酯酶(PME)与果胶裂解酶(外切形)(exdo);两种纤维素酶C1与Cx(分别为纤维素酶的最初作用与第二步作用酶,纤维素酶大体共分三种);一种蛋白水解酶;植物激素(脱落酸为主);毒素(该类毒素抗逆性强,对组织毒害作用大)。这些物质分别通过不用机理对寄主产生不同生理影响,导致寄主组织破坏、腐烂、死亡等。

雨季来临,果园杀手灰霉病肆虐,防治重点尽在此文!

四、发生规律

该菌属以菌核、分生孢子、菌丝体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抗逆性很强),待明年条件适宜,菌丝体、菌核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或雨水进行传播,传播至寄主后,达到合适条件,孢子恢复活性,开始侵染活动。

每年第一次侵染为对花序、幼叶、嫩茎的侵染,当温度达到15℃以上,湿度85%即可发病,而温度20℃以上,湿度达到90%,病菌将会迅速发展,发病严重。同时,病菌在病残组织上继续形成新的分生孢子,继续传播,进行再侵染,该病菌可重复侵染。该病诱发的主因为低温(夏季低温)、多湿、伤口。因此,一般来讲,花期坐果期,如遇气温偏低、多雨潮湿天气,将会导致灰霉病的大发生;同时,穗型较近相互挤压,也是诱导病菌侵染的重要原因。该病菌在葡萄生长季节有两次发病高峰期,第一次为花前及坐果期,第二次为着色成熟期。

五、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

合理密植,做好通风透光;合理灌溉,忌大水漫灌;做好疏粒工作,避免果粒挤压;合理负载,品种定亩产,亩产定株产,株产穗重定穗数,穗重粒重定粒数。

雨季来临,果园杀手灰霉病肆虐,防治重点尽在此文!

2、化学防治

灰霉病病原菌的抗性是加大灰霉病防治压力的主要原因,目前来看,很好的杀菌剂有氟啶菌酰胺、啶菌恶唑、咯菌腈(除杀菌效果好外,抗性较小),较好的有环酰菌胺、嘧菌环胺、啶酰菌胺等,腐霉利、嘧菌胺、嘧霉胺、异菌脲等防治效果也不错,但都已产生不同程度抗性,其他药剂多菌灵、甲托、甲霜灵、百毒清、福美双及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等对灰霉病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建议在化学防治上,选用不用作用位点的药剂轮换使用,减缓病菌抗性产生,同时结合代森锰锌、三乙膦酸铝等保护药剂,提高防治效果,也可兼用哈茨木霉菌、链霉菌等拮抗菌种对灰霉病进行防治,效果很好。在打药时间上,重点花前、幼果及着色期,同时注意叶面钙肥的补充及氮磷钾肥的及时供应,提高树体抗性,提高果实表皮厚度及细胞壁抗病能力。

来源 果业通网 林日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