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34军名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34军名片姓名: 第34军生日:1949.02.09 出生地: 来安家庭成员:步兵第100--102师, 步兵第298--306团家庭后代:东部战区空军[第34军军机关一部]青岛警备区[第34军军机关一部]第83集团军防空第83旅[第34军100师]空军航空兵第三十六师(轰炸机师)[34军100师299团]武警江苏省总队淮阴市支队[34军100师300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第34军101师]武警93师253团[第34军101师301团]第81集团军特战第81旅某营[第34军101师302团]福建省军区海防第13师第51团[第34军101师303团]第73集团军炮兵第73旅(第34军102师)空军航空兵第二师(歼击机师)第4团[第34军102师306团] 71集团军合成第2旅某营[第34军102师306团下属部队]第27集团军装甲7旅某营[步兵306团1营]

1949年2月9日,在来安第3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1949年1月15日决定,江淮军区第34旅、独立旅与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77军132师等部,合并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军,隶属第3野战军第8兵团。军部由江淮军区前方指挥部组成(因机关不健全,补充了新77军军部部分人员),下辖步兵第100、101、102师及军直属队。以起义的第132师为基础编为第100师;下辖第298团[国民党军第132师394团(由37师111团与132师394团合编)] 第299团[江淮军区第34旅101团],第300团[华东军区后备兵团第2师第7团(1949年8月正式划归)];以江淮军区独立旅为基础组成第101师下辖第301团[国民党军第132师395团],第302团[江淮军区独立旅第1团],第303团[江淮军区独立旅第2团],以江淮军区第34旅为基础组成第102师,下辖第304团[国民党军第132师396团]305团[江淮军区第34旅第100团]306团[江淮军区第34旅第102团]本次整编中,江淮军区独立旅第3团没有编入第34军,1949年1月底,3团调至合肥,兼合肥市城防司令部,5月,该司令部撤消。4月26日,34军进入南京,军部及直属队驻孝陵卫;100师驻孝陵卫外营房;102师驻汤山。101师留守镇江。7月11日,华东军区命令,以34军军部和8兵团机关一部组成新的南京警备司令部,保留34军番号和建制。南京警备司令部下辖步兵第101师和第102师。7月20日,华东军区命令,华东军区直属教导师6个团划归南京警备司令部指挥。8月1日,第100师脱离第34军领导(1950年后改编为高炮第3师)调归第33军建制。11月,第101师调归第10兵团。12月,第102师师部调归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后改为炮兵第3师师部。1950年1月,第34军军机关一部组建华东军区航空处。11月,军机关及其余部队改编为华东公安第13师。第34军番号撤销。
东部战区空军[第34军军机关一部]1950年2月20日,以南京警备司令部(第34军军部兼)机关的一半人员(702人)与由上海迁至南京的华东军区航空处合并,并先后调其他单位、部队1500余人充实了航空处。3月1日,华东军区公布了新航空处的领导机构组成名单,。1950年8月1日,华东军区航空处改编为华东军区空军司令部,1954年5月15日,华东军区空军司令部改称华东军区空军部,1955年5月又改称为南京军区空军并延续至今。2017年又改称为东部战区空军.青岛警备区[第34军军机关一部]1950年11月17日,南京警备司令部(第34军军部兼)调归华东公安司令部,改编为公安第13师,下辖第37(原军区教导师1团)、38(原军区教导师2团)、39团(原102师304团)。原南京警备司令部所辖之警卫营大部、教导团一部等调入坦克第2师。1952年上半年,公安13师与公安14师合并为新公安第14师,老公安14师师部改编为文化速成中学。新公安14师(师机关是原公安第13师师部)下辖的部队整编情况大致是:原13师所属公安第37、第38团依次改为公安第40、第42团,原公安第39团拆散分补公安第40、第42团,另调原公安第14师第41团(老33军部队)归其建制,番号不变。 公安第13师由军级单位降级改编而成,是所有公安师中的唯一特例。1952年7月4日,师部移驻青岛市。6月,山东边防局并入公安第十四师。1954年11月,公安第14师率公安第40、第42团调归山东军区建制,师部与山东胶州军分区合编,改称胶州军分区兼日照、石臼所守备区,隶属山东军区。辖即墨、即东、胶县、胶南、诸城、藏马、五莲、高密、日照兵役局。司令员何东家,政治委员林明(兼),驻胶县城。1956年3月6日,奉命改编为守备部队(19师)后移驻青岛市。1969年11月,又与青岛市人民武装部合并组建青岛警备区。???
第83集团军防空第83旅[第34军100师]1949年2月9日,江淮军区第34旅101团和起义的国民党77军第132师394团合编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军100师。师部由起义的国民党军77军 132师师部和部分77军军部人员组成。下辖第298团[国民党军第132师394团(由37师111团与132师394团合编)] 第299团[江淮军区第34旅101团],第300团[华东军区后备兵团第2师第7团(1949年8月正式划归)]8月1日,第100师脱离第34军领导,划归凇沪警备司令部建制。1950年5月13日,由淞沪警备司令部高射炮指挥所与陆军第100师师部合并,组成高射炮兵第3师。该师下辖第11、14、17、18团,298团[以后延续不详]。以299团团部为基础在南京组建成立空军第4混成旅轰炸第12团。300团改编为南京市公安总队第2团.1951年1月中旬在上海以高炮第3师机关及直属队和华东高炮第12团为基础组建炮兵第63师,1951年3月16日,炮兵63师入朝参战,1955年9月回国,1956年7月1日划归福州军区建制。1960年3月,驻漳州机场。1960年12月,该师及所属团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军委战备值班部队。1964年7月13日,炮兵63师由福州军区调归武汉军区建制,1965年8月1日--23日,参加抗美援越战争,改为工程兵63支队,1966年2月27日归国。师部驻地河南巩县1968年3月,师部移防郑州,1975年后师部移防荥阳,1983年3月,改归陆军第43军建制。1985年10月,以炮兵63师(欠609、628团)和161师高炮营在河南荥阳组建54集团军高炮旅。1997年,54集团军高炮旅改编为防空旅。2017年缩编为陆军第83集团军防空第83旅,驻守在河南荥阳。[由国民党军西北军第132师到解放军陆军第83集团军防空第83旅,这个曲折传奇的沿革过程留给我们多少感叹]
空军航空兵第三十六师(轰炸机师)[34军100师299团]1950年6月23日,以34军100师299团团部为基础在南京组建成立空军第4混成旅轰炸第12团,该团是空军第一支轰炸机部队。同年11月暂调空2师。1951年1月,转隶新组建的空10师,改番号为第28团。1953年3月15日,由空10师28团改编的空军独立4团在河北石家庄成立。这是空军第一支重型轰炸机部队,1954年3月该团调驻南苑机场。1955年3月9日调驻陕西武功机场,划归西北军区空军建制.1965年4月13日,空军司令部电令,经总参谋部批准,空军独立第4团在陕西武功扩编为第36师。师辖第106、107、108三个大队(1969年5月按新体制改为团)。1969年10月14日,该师被中央军委确定为空军战备值班部队。1982年4月16日,空36师106团改编为侦察干扰团,同年6月17日划归武汉军区空军建制。1994年12月24日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目前空36师是空军重点建设部队,是空军仅剩的三大轰炸机师[空8师和空10师]之一。武警江苏省总队淮阴市支队[34军100师300团]1952年11月,南京市公安总队被军委公安司令部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市公安总队"的番号。300团改编为南京市公安总队第2团,驻南京市,1955年7月,该团调归江苏军区,改为内卫第36团。1959年1月8日,以原内卫三十六团为基础,与原盐城民警大队合编成盐城支队,1962年1月1日,改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江苏省总队第2团。1966年9月14日,第二团(欠第二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苏省军区独立第二师第五团.1976年5月,独立二师师部撤销,所属步兵第五团整编为江苏省军区独立五团。划归淮阴军分区建制领导。1982年底,独立第五团移交给江苏省公安厅,于1983年1月1日,整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江苏省总队淮阴市支队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第34军101师]1949年2月9日,以江淮军区独立旅为基础组成第34军101师下辖第301团[国民党军第132师395团],第302团[江淮军区独立旅第1团],第303团[江淮军区独立旅第2团]10月,101师调归福建第10兵团,1950年1月,该师师部改编充实为到华东军政大学福建分校,所属部队调归第28、29军,用以重建在金门战斗中损失掉的3个步兵团,101师3个团分别组建84师251 团、82师244团、85师253团。1951年3月5日,华东军区命令,华东军政大学福建分校改编为华东军区第3步兵学校。4月6日,华东军区命令,该校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步兵学校。1952年7月,第14步兵学校奉命撤销。部分机构与浙江金华第13步兵学校等单位合并,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步兵学校,迁往南京,1955年5月30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步兵学校,建制隶属南京军区。1963年7月南京步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步兵学校,南字325部队。南京军区步兵学校于1969年9月26日撤销建制。1977年11月恢复步兵学校建制,更名南京军区军政干部学校。1978年1月12日,在南京军区军政干校基础上,恢复组建成立南京高级步兵学校,直属于中央军委,校址在安徽滁州1981年1月1日,学院改称南京高级陆军学校,1986年6月9日,改称为陆军指挥学院,直属于总参谋部,成为全军唯一的一所陆军中级指挥院校。1999年6月,更名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武警93师253团[第34军101师301团]
1949年10月在进攻金门岛战斗中,第28军第84师251团受到严重损失[1950年1月,101师301团与251团余部合编为新的251团]。1953年3月下旬,第251团驻连江东湖。1964年10月,第251团调归福建省军区改编为独立团,1969年7月,改称为陆军第85师第253团[32343部队],调归29军建制;同年11月16日,改归福州军区直接领导指挥。1985年9月85师撤消番号建制,253团调归步兵第93师建制。 现归武警93师[32343/8711部队]253团.第81集团军特战第81旅某营[第34军101师302团]1949年10月下旬,第82师244团驻莆田江口,旋移驻福清,在进攻金门岛战斗中,82师主力团244团受到严重损失,1950年1月16日 ,101师302团与244团余部在福建省福清县东张镇合编,番号为244团。 1958年 12月28日 82师244团从晋江石狮移驻莆田江口 1969年11月上旬,随28军北上,转隶北京军区,移防山西临汾。1985年9月改编为陆军第28集团军步兵第82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 从晋南洪洞移防到晋北大同。1998年9月第28集团军撤消,缩编为摩步第82旅并转隶陆军第63集团军,驻地大同2003年9月又划归陆军第27集团军建制。 2017年4月18日,改编为第81集团军特战第81旅某营福建省军区海防第13师第51团[第34军101师303团]1949年10月24日,第29军第 85师第253团配合第28军参加金门战斗,253团损失严重,1950年1月16日 ,101师303团与253团余部合编,番号为253团。10月,29军撤消后,调归福建军区建制。11月改称福建军区步兵第85师253团,直属兵团兼军区建制。12月,第253团赴第8军分区剿匪。1952年5月,改编为福建军区水兵师水兵1团。1954年12月9日,改编为海军陆战师1团.1956年12月,海军陆战师1团与3团在泉州合并为守备第27旅,直属福州军区。旅部以第1团团部为主,并抽调第3 团一部分组成。1957年4月,守备第27旅缩编为守备8师[守备8师师部以晋江军分区和第28军部分干部为基础组成,1969年改称福州军区守备3师]守备第88团,属晋江军分区领导。后部队几经变动,原第1团团部和第2营为福建省军区海防第13师[73311部队]第51团;隶属于东部战区陆军.原第1团第1营为南京军区海防第13师第50团第1营(红军营),原第1团第3营现为厦门警备区船运大队。?
第73集团军炮兵第73旅(第34军102师)1949年2月9日,以江淮军区第34旅[欠101团]为基础组成第34军102师,下辖第304团[国民党军第132师396团],305团[江淮军区第34旅第100团],306团[江淮军区第34旅第102团] 11月,102师师部调归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根据中央军委1949年12月批复,1950年1月1日,由第34军102师师部改建为炮兵3师师部(驻南京汤山),与原华东军区特种兵纵队的炮兵第11、12、13团组成炮兵3师,归特种兵纵队建制,为摩托化炮兵师。原102师所辖部队于1950年调归华东空军、特纵及公安第13师。[304团改编为公安第13师第39团,后撤消分散补入其他部队。305团调归华东空军,发展不详。306团1950年6月23日,以306团团部为基础在南京组建成立空军第4混成旅驱逐第11团。同年11月调归新组建的空2师,1951年1月23日,改番号为空2师第4团。306团下属部队大部分于1950年8月调入华东军区坦克第2师,改编为摩托炮兵团。306团1营在同年11月参与组建了坦克独立第2团]。第11、12团前身分别为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炮兵第1、6团,炮兵13团于1949年6月由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组建。1950年5月,炮3师(12、13、39团3营)由浙东入闽驻同安,后移晋江。11月,师部率12、13团调浙江嘉兴整编,准备入朝作战。1951年1月,再次入闽,驻厦门岛、同安、南安。归第十兵团兼福建军区指挥。该师炮兵第13团(1951年2月起并指挥炮兵第19团3营)驻厦门岛。1953年6月5日,炮3师率炮兵12、13团(11团于1951年7月归炮7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依次轮换炮兵7师师部、20、21团作战,到达安东集中入朝。入朝后,下辖炮兵12、13、39、41团。1955年3月,师部率炮兵第12、13、39[1955年炮39团调归炮3师建制]、205团回国,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番号,驻江苏无锡。1955年2月8日军委命令撤消炮兵22师,所辖205团调归炮兵3建制。1955年10月,炮兵第3师师部率炮兵第12团、第13团、第39团、第205团入闽,驻永春,担负福建沿海机动作战任务,所部先后在永春、南安、仙游、同安、福清、厦门等地驻防,归福建军区指挥,后转归福州军区领导指挥。1956年7月1日起归福州军区建制。1964年9月21日炮兵15师师部和该师8团北上归建,该师炮兵2团留闽归福州军区炮兵建制;1983年2月该团归炮兵3师建制。1983年1月,军区整编,炮兵3师直属军区领导。1985年8月,炮3师改编为陆军31集团军炮兵旅,炮兵13团与29军87师师部合编为南京军区炮兵第3旅。炮兵第2团与福州军区守备3师炮兵团合编为南京军区守备13师炮兵团,2017年4月18日,31集团军炮兵旅改编为第73集团军炮兵73旅.【炮兵第2团】:1951年6月,由西南军区炮兵司令部所属的高炮第541团、542团、战车第3团和榴弹炮4、5团各抽调一个连组成西南军区炮兵暂编第21团。团部由西南军区炮兵司令部机关直属队抽调部分人员组成。1952年4月,按152榴弹炮团扩编。1952年7月调归西北军区炮兵第10师建制为炮兵第2团,12月调归炮兵第15师建制。1964年调归福州军区,1983年1月调归炮兵第3师建制。1985年10月与原福州军区守备第3师炮兵团合编为南京军区守备第13师炮兵团,1993年1月改为南京军区海防第13师炮兵团。1992年11月1日,第1集团军炮兵旅缩编为炮兵第2团,归炮兵9师建制。【炮兵第12团】:1949年4月由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炮6团(炮6团是在淮海战役后改装组建的摩托化榴弹炮兵团,由原山东兵团榴炮营、特纵炮一团第3营等炮兵部队编成)改称。1950年1月起隶属炮兵第3师。1985年8月炮兵第3师缩编为第31集团军炮兵旅,炮兵12团番号撤销。【炮兵第13团】:1949年5月由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炮兵第11、12团和教导团各一部组建,1950年1月起隶属炮兵第3师。1984年7月20日,配属炮兵第9师开赴云南前线参战。1985年9月,陆军29军撤消,87师归南京军区直属,10月,以87师师部、炮兵13团和炮兵第3师一部,组建南京军区炮兵第3旅。九十年代,炮兵第3旅调入福建,改建为我军第一个陆军地地战役战术导弹旅。后划归第二炮兵52基地[今火箭军61基地]建制。【炮兵第17团】:1949年3月18日,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以纵队机关和直属队一部、纵队部分老炮兵部队和济南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部分炮兵分队合编成立特种兵纵队炮兵5团。1949年6月20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17团。曾配属20军入朝参战。1952年8月1日,转隶炮兵9师建制。1957年1月,调归炮兵3师建制。1985年炮兵第3师缩编为第31集团军炮兵旅,炮兵17团番号撤销。【炮兵第39团】:组建情况不详,1952年6月调归炮兵第6师建制。1955年,调归炮兵第3师建制。1985年炮兵第3师缩编为第31集团军炮兵旅,炮兵39团番号撤销。【炮兵第41团】:1949年4月,华北炮2旅3团机关(重迫击炮)、1团5、9连和独立炮营、207师山炮营、冀东步兵19团所接受的国民党军94军火炮、车辆、器材及部分人员,合编为华北特种机动炮团,驻防北京北苑。后改称炮兵第41团。1951年7月配属67军入朝参战,后转隶炮兵第7、第3师。1952年6月调归炮兵第6师建制。1958年8月至1962年3月随师入闽执行作战任务。1977年 5月,炮兵第6师由加农炮师改为加农榴弹炮师,师辖2个加农炮团、1个加榴炮团和1个火箭炮团。炮兵第41团换装加农炮。1985年炮兵第6师缩编为第38集团军炮兵旅,炮兵41团番号撤销。【炮兵第205团】:1950年12月步兵第143师改编为炮兵。原属3个步兵团扩编为5个炮兵团,分别为炮兵第201、202、203、204、205团。1951年3月,师部改称炮兵21师。1953年10月,该师从朝鲜凯旋驻辽宁省阜新县。1955年2月8日,奉总参电令该师由火箭炮兵改装为榴弹炮兵部队,改称炮兵第11师,所属各团除202团外,全部调出。从兄弟部队调入36团、23团。下辖23、36、42、43、202五个团。1955年12月部队移防鞍山地区海城县,师部设于北大营。1969年部队从辽阳地区移驻锦州地区。1985年10月,该师整编为陆军第40集团军炮兵旅。
空军航空兵第二师(歼击机师)第4团[第34军102师306团] 1950年6月23日,以306团团部为基础在南京组建成立空军第4混成旅驱逐第11团。[306团下属部队大部分于1950年8月调入华东军区坦克第2师,改编为摩托炮兵团。306团1营在同年11月参与组建了坦克独立第2团]。11月25日,空军第4混成旅驱逐第11团调归新在上海组建的空2师,原番号为空2旅,该旅是在原陆军70军208师基础上建立的,不久即改编为空2师。该师下辖第4、第6两个驱逐机团,其中第4团为原第4混成旅第11团改编;第6团系接收5航校1期甲班提前毕业的30名学员新建而成。 该师目前驻守华南。71集团军合成第2旅某营[第34军102师306团下属部队] 1950年8月30日步兵306团下属部队调入坦克第2旅,11月3日改称坦克第2师摩托化炮兵团。1953年2月20日坦克2师摩托化炮兵团入朝,团指配属炮兵2师为机动兵力。1954年12月9日坦克2师摩托化炮兵团由朝鲜回国,15日到达徐州中兵营房。 1958年2月25日--3月15日整编改称坦克2师122榴弹炮兵团,1962年8月改称坦克2师炮兵团。1970年8月坦克2师担负军委战略预备队任务。1978年10月1日坦克2师调归南京军区装甲兵建制。1983年1月1日,该师调归陆军第12军领导。1985年8月1日隶属于第12集团军建制。1998年10月至1999年3月,改称装甲第二师,2011年,以装甲2师一部组建第12集团军装甲第2旅;2017年,以第12集团军装甲第2旅组建71集团军合成第2旅某营.
第27集团军装甲7旅某营[步兵306团1营]1950年12月7日在江苏省徐州市茅村车站组成,当月12日移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7日授予番号。以坦克第2师4团团部三分之一及2营与步兵306团1营(不含营部)和第66师197团炮兵连等单位合编而成坦克独立第2团。1968年9月10日编入坦克第7师,1969年9月12日改称坦克第7师第25团[52892部队]。1983年3月调归陆军第69军领导。1985年7月隶属于第28集团军。1998年第28集团军撤消,该师缩编为装甲旅并改归第63集团军建制。2003年第63集团军撤消,改归第27集团军建制。2017年第27集团军撤销。

本文系转载自《360个人图书馆》,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人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人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在此向原著者表示感谢与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