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縣縣名的來歷是什麼,有哪些相關記載?

黃臘


四川省綿陽市下邊有個三臺縣,名氣不算大。但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縣城,在唐朝當過“省會”,在南宋還是“副省級城市”,明清兩朝都是“地級市市區”。三臺人還真有資格說一句:老子當年可闊了。

三臺在西漢時隸屬於廣漢郡郪縣。雖然當時三臺縣城還不是縣治,但郪縣縣治卻在現在三臺縣南邊的郪江鎮。從漢朝到南北朝,三臺一直是縣級。隋文帝楊堅即位後,三臺迎來了歷史大跨躍。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下詔,將原來的新州改設為梓州,地級,但郡名還是新城。梓州“市政府”的駐地,在潼川。潼川就是現在的三臺縣縣城潼川鎮。

到了唐朝,三臺更牛了。首先是在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設梓潼郡。梓州在唐朝劍南道算是比較大的州,人口24萬,比很多州的人口都要多一倍。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梓州在十幾年後光榮晉升為“省會”。唐玄宗的寶貝兒子唐肅宗李亨,在至德二載(當時“年”稱為“載”),公元757年,把原來的劍南道分成兩個部分。西邊的叫劍南西川節度使,治所在成都;東邊的就叫劍南東川節度使,簡稱東川,治所就在梓州。

東川節度使的管轄有多大呢?呈長條狀,北起龍州,差不多就是現在甘肅最南端的文縣。往南包括劍州(劍閣)、綿州、遂州(遂寧)、普州(安嶽)、合州(重慶合川)、渝州(重慶市區)、昌州(重慶永川)、榮州(榮縣)、瀘州(今瀘州)。綿州就是現在三臺縣所隸屬的綿陽地級市。

你看看,以三臺為“省會”的東川,管著現在的一個直轄市,三個地級市(不算重慶的地級區)。按當時的話說,東川“封疆五千裡”,你說大不大?

對了,東川轄區最南端,還有一個你一定知道的地方——貴州省遵義市仁懷縣。仁懷縣下轄一個鎮,名叫茅臺鎮…… 茅臺酒和瀘州老窖,都在東川,你是不是感覺到了酒香撲鼻?

唐朝末年,西川節度使迎來一位梟雄——開創前蜀的偷驢賊王建。王建想幹掉東川節度使顧彥暉,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在乾寧四年,公元897年拿下東川。因為東川太大了,王建又將遂州、合州、瀘州、渝州、昌州另設一鎮。

又過了幾十年,後唐國戚孟知祥入蜀佔據西川,又上演了前輩王建的鬧劇,和東川節度使董璋大打出手。後唐皇帝李嗣源想控制兩川,孟知祥和董璋一會兒肩並肩懟老皇帝李嗣源,一會兒又互相廝咬。東川的經濟不如西川,李嗣源讓西川出錢100萬貫,東川出錢50貫。孟知祥和董璋坐地哭窮,李嗣源可憐巴巴的說,那就西川50萬,東川給10萬吧。

董璋太傻,被孟知祥拿來當槍使,等朝廷兵被打退後,孟知祥開始收拾董璋。後唐長興三年,公元932年五月,孟知祥率西川兵滅掉東川,這才有了後蜀王朝。

北宋時,梓州依然是“省會”。北宋的路就相當於省,在梓州設梓州路,管轄範圍約在四川東部,東線邊界差不多就是現在重慶市與四川省的分界線。包括遂寧、南充、廣安、資陽、瀘州、宜賓,這些地級市當時都隸屬於梓州路。作為“省會”的梓州(三臺),在北宋一百多年,只是個普通的“省會”。直到宋徽宗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梓州升級,成為潼川府。宋朝的府不多,能設府的,相當於現在的副省級城市。南宋一切照舊,只不過梓州路變成潼川府路,三臺縣,即是潼川府治所,又是潼川府路“省會”。

元朝的時候,三臺丟掉省會地位,但還是地級的潼川府所在地。要知道,當時的四川行省,只有兩個府:省會成都府,以及潼川府(不算羈縻性質的懷德府)。 這麼說吧,相當於山東省有兩個副省級城市,省會濟南和青島。元朝的三臺,可以說就是四川的青島,你說地位高不高。

到了明朝,三臺的地位有所下降,由潼川府降為潼川州,而周邊的全是府。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清朝,雍正看不下去,又在公元1734年,他駕崩的前一年,又升回潼川府。潼川府的駐地,一直叫郪縣。雍正覺得這名不好聽,因為縣郊有座三臺山,就把縣名改為三臺縣,一直叫到現在。

新時代後,三臺的地位繼續走低,1952年隸屬遂寧,1958年又被劃到了曾經的下屬綿陽。


地圖帝


四川三臺縣得名於三臺縣城城西的三臺山,三臺縣歷史上並不叫三臺,最初改名三臺是清朝雍正年間,距今不過284年的歷史。

然而,三臺縣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地方,尤其是三臺縣的前身郪縣、梓州、潼川府,都是名震巴蜀的大地名。改名為三臺以後,不僅名氣喪失,三臺的實力和影響力,也奇怪的衰落了。

在先秦歷史上,三臺是古郪國所在地,也是古郪國的國都所在地,三臺縣西南的悽江鎮,即是古郪國國都。古郪國是四川古國之一,和古蜀國、古巴國並列。秦滅六國前,秦將司馬錯由金牛道滅蜀,滅蜀以後,轉而進犯東邊的巴國,因郪國地處蜀國與巴國之間,阻攔了秦軍去路,故而一同被秦國所滅。


西漢時三臺境內開始置縣,命名郪縣,縣城在郪江鎮。此後直到隋朝,三臺縣境內曾建有多縣,一般為郪縣和其他縣並存。南北朝劉宋時期,今三臺縣城潼川鎮開始建伍城縣,為潼川鎮作為縣城之始,此舉為三臺以後的歷史走向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也影響了古代四川的城市格局。

隋朝時,今三臺縣境改名梓州,州治潼川鎮。到唐、五代十國、北宋時期,梓州都是四川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成都,繁華空前。今四川名字的得來,即為梓州、益州、夔州、利州四路的簡稱。足以見三臺曾經影響之深遠。

北宋末年,梓州路更名為潼川府路,今三臺縣城為府縣同城的城市,潼川府路和郪縣均駐今潼川鎮,元朝沿襲之。

明朝初年,明太祖廢潼川府,改潼川州,撤郪縣。今三臺縣為潼川州直轄,駐潼川鎮。清朝雍正年間,恢復潼川府,府轄縣,今三臺縣城恢復府縣同城格局,並建三臺縣,此為三臺縣得名之始,彼時三臺為川中巨邑。


民國時省管縣,潼川府成為歷史,三臺縣名稱延續下來,直到現在。不過,自清末民國開始,三臺縣的影響力開始逐步讓位崛起於北方的綿陽縣,三臺全縣整體實力也急劇萎縮。1985年,綿陽建市,三臺成為綿陽市下轄縣。

三臺得名於縣城城西的三臺山,三臺山是一座很小的小山坡,在川中各山之中非常不起眼。不過因為曾經大名鼎鼎的梓州與潼川的緣故,該山與城內牛頭山一樣,成為三臺縣城的兩大名山,為古時候文人墨客嚮往之地。

尤其是牛頭山,曾經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梓州的寓居之地,名氣更大。古時候地名都有以山水為來源的特點,不過,清朝三臺改名時,牛頭山雖然影響更大,但以牛頭作為縣名自然不雅,因而,近在咫尺的三臺山,便成為了一個較好的選擇。

三臺縣遠看像三個階梯,這也是三臺山的名字來源。此外,三臺還寓意道家中上臺、中臺、下臺三星,是古時三臺先民的占星臺,在古代民間的影響也非常大,以此山山名作為三臺縣名,也易於被人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