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川剧锣鼓演奏(简)》在苍溪录制

中华戏曲 华夏文明

《川北川剧锣鼓演奏(简)》在苍溪录制

中华戏曲为中国传统文化之首,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千姿百态的中华戏曲艺朮让五千年华夏文明精髓如忠孝节义、仁智礼信、尊老爱幼,抑悪扬善等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到中华民族沿袭百代的族群心目之中。实为导向民族精神的重要載体。川剧是中华戏曲宝库中一颗璀灿夺目的耀眼明珠,艺术瑰宝;充满鲜明地域特色的川剧一直是四川、巴渝及西南地区广大百姓的精神食粮,特别是川剧锣鼓,其乐队阵容之豪华,曲牌名目之丰盛,与舞台表演配合之精妙,其它姊妹剧种概莫能及。

《川北川剧锣鼓演奏(简)》在苍溪录制

《川北川剧锣鼓演奏(简)》在苍溪录制

目前我县从事戏曲演艺的团队逾20家,从业艺人达500余名,但普遍存在缺乏系统正规培训,大部分团队的川剧(含灯戏)锣鼓演奏毫无章法,使用乐器也很不规范,而就是这种情形,也存在着日渐消亡,频于凐灭的严峻现实。为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大力传承发展戏曲艺朮实施意見精神,抢救传承弘扬这一弥足珍贵的优秀传统艺朮,发展繁荣苍溪乡士特色民间文艺,使之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基层百姓文化水平,传递正能量,弘扬新习尚增添更多的艺朮魅力,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兴县”的美好愿景,在县文广新局支持下,《川北川剧锣鼓演奏(简)》在苍溪录制。

《川北川剧锣鼓演奏(简)》在苍溪录制

据本次《川北川剧锣鼓演奏(简)》录制工作的牵头人、我县原创获奖灯戏《秀兰改嫁》《追鱼》的编剧袁老师说,川剧界有“半台锣鼓半台戏”、“三分唱七分打”的行话。此话虽有些夸张,却强调了川剧打击乐在川剧演出中的重要性。川剧锣鼓别于其它剧种的打击乐,它地方味特浓,个性独特,曲牌众多,表现形式多样化,高亢激昂,欢腾跳跃独出一格,不管多远听到锣鼓就知道是在唱川剧了。川剧是以打击乐伴奏为主,鼓师是整个戏的指挥。他统领五方(小鼓、大锣、大钵、二鼓、小锣)自成一体,敲打起来有板有眼。鼓师优美的指挥手法能打击复杂多变、优美好听的锣鼓点子,再配合舞台上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使你感觉出现了千军万马的激烈战场,或者气势宏伟的出将入相,皇帝的排朝庆典。节奏鲜明的文场小打锣鼓能奏出千金小组婀娜多姿的碎步,水袖功、翎子功及漂亮的身段。大锣边子各个部位能打出风、云、雷、雨、雪的声音,更能表现出各种场景。

《川北川剧锣鼓演奏(简)》在苍溪录制

《川北川剧锣鼓演奏(简)》录制了川北川剧锣鼓常用的25个曲牌,以及闹台锣鼓的18个曲牌。这些曲牌,既是川北川剧锣鼓的基础、又是精华,对我县振兴川剧、特别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乡土文脉的灯戏,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

据悉,在乐山举办的四川省第十六届戏剧小品(小品)比赛上,我县原创节目川北灯戏《追鱼》获得二等奖,并成为本次比赛闭幕式汇报演出的压轴节目,其锣鼓(乐队)阵营规模之豪华,与舞台表演配合之精妙,是该剧获奖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与演奏录制的是县文广新局遏诚力邀回苍的现在散居在成、渝、南充、广元等地及居住在苍溪县城的原苍溪县川剧团击乐艺人。

《川北川剧锣鼓演奏(简)》在苍溪录制

听过一次川剧锣鼓的人,无论他们喜欢川剧与否,对川剧锣鼓将会永留脑海,不会忘记。若有人告诉他,这锣鼓是川剧的打击乐,以后再闻之,便会无误地识别它就是川剧的锣鼓。一套锣鼓,象征着一个剧种,这在全国的戏曲剧种中绝无仅有,不能不算川剧锣鼓之一绝!

《川北川剧锣鼓演奏(简)》在苍溪录制

川剧锣鼓的乐器有鼓板、签子、小鼓、二鼓、大锣、大钹、小锣、马锣、苏锣、苏钹、梆子、二星、包锣等等之类。

川剧锣鼓配合川剧的唱、念、做、打,就像一根红线穿珠,它可使演员的表演统一于一种特定的舞台节奏之中,在一场完整的演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要达到这一步,首先得使上述的乐器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并在“打鼓佬”的统一指挥下,演奏出融洽、协调的音响,展示其乐曲的艺术魅力。

《川北川剧锣鼓演奏(简)》在苍溪录制

旧时,开演前,要先“发擂”(二鼓单奏),继之“三吹三打”,预告观众:这里在演戏,戏要开场了,请君轰迷人场;接着是“排鼓”,请观众肃静下来,戏马上开始;戏毕,一通么台锣鼓,宣布演出结束。至于各类角色的上场、下场和戏中的诸多表演更须锣鼓配合默契。正所谓:行有声,坐有音,唱讲思考锣鼓跟——川剧锣鼓之二绝矣!

《川北川剧锣鼓演奏(简)》在苍溪录制

“半台锣鼓半台戏”或“三分唱七分打”,这不是以量来衡之,而是讲川剧锣鼓在川剧表演艺术中的重要作用。说得贴切一点,表演和锣鼓(亦含整个音乐)的关系,就像鱼依靠水的关系那样,缺少不得。

锣鼓“点睛”:

如《三难新郎》的“闷槌”。

苏小妹三难新郎,秦少游恃才自负,连中两场,洋洋得意:“闭门推出窗前月”——七个字的对儿“一句谈话”——秦少游自以为须臾对就,孰料,几次提笔,实难成对,此时亦悟:“哎,是个绝对呀量!?”“壮”——一个重击切音的“闷槌”,观众席欢声骤起……一个“闷槌”,打垮了秦少游“自夸才华”的骄气,打醒了秦少“这个对儿看似浅,要对工稳其实难”的见解,又使“初见容易细思难”的表演贯串一气。

《川北川剧锣鼓演奏(简)》在苍溪录制

《情探》的“更鼓”

王魁高中,休却桂英。当他“洞房今夜坐,心事却如秋”时略生内疚之意:“但不知那海神庙送行的焦桂英是何下落。”随之念头一转:“……焦桂英哪焦桂英,今生是我用的情,前生是你修的命。”一阵阴风袭来,顿使负心人不寒不而栗,紧接念道:“园墙外为何阴风飒飒?”演员在“阴风”后稍停,续以颤音吐“飒飒”二字延长抖音:“更鼓”(二鼓单敲)在演员第二个“飒“字出唇的同时重重一击,并以连续不断的疾打“冬冬冬……”的更鼓声配合着演员的颤音。观众不仅可以看到此时此刻王魁面呈的惊惧之色,似乎还听到(通过更鼓的疾促声)此时此刻王魁那颗心在剧烈地颤抖。

这应是川剧锣鼓的第三绝。

《川北川剧锣鼓演奏(简)》在苍溪录制

袁老师说,我热爱川剧,更喜欢锣鼓。研究和发展提高川剧打击乐是摆在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愿为振兴川剧添砖加瓦,为川剧锣鼓的传承、改革而努力。

《川北川剧锣鼓演奏(简)》在苍溪录制

图文:黄光永

编辑:郑杨 编审:向艳琼 监审:杨春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