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川劇鑼鼓演奏(簡)》在蒼溪錄製

中華戲曲 華夏文明

《川北川劇鑼鼓演奏(簡)》在蒼溪錄製

中華戲曲為中國傳統文化之首,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千姿百態的中華戲曲藝朮讓五千年華夏文明精髓如忠孝節義、仁智禮信、尊老愛幼,抑悪揚善等價值觀念潛移默化到中華民族沿襲百代的族群心目之中。實為導向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川劇是中華戲曲寶庫中一顆璀燦奪目的耀眼明珠,藝術瑰寶;充滿鮮明地域特色的川劇一直是四川、巴渝及西南地區廣大百姓的精神食糧,特別是川劇鑼鼓,其樂隊陣容之豪華,曲牌名目之豐盛,與舞臺表演配合之精妙,其它姊妹劇種概莫能及。

《川北川劇鑼鼓演奏(簡)》在蒼溪錄製

《川北川劇鑼鼓演奏(簡)》在蒼溪錄製

目前我縣從事戲曲演藝的團隊逾20家,從業藝人達500餘名,但普遍存在缺乏系統正規培訓,大部分團隊的川劇(含燈戲)鑼鼓演奏毫無章法,使用樂器也很不規範,而就是這種情形,也存在著日漸消亡,頻於凐滅的嚴峻現實。為認真落實中央關於大力傳承發展戲曲藝朮實施意見精神,搶救傳承弘揚這一彌足珍貴的優秀傳統藝朮,發展繁榮蒼溪鄉士特色民間文藝,使之為豐富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提升基層百姓文化水平,傳遞正能量,弘揚新習尚增添更多的藝朮魅力,實現“以文化人”“以文興縣”的美好願景,在縣文廣新局支持下,《川北川劇鑼鼓演奏(簡)》在蒼溪錄製。

《川北川劇鑼鼓演奏(簡)》在蒼溪錄製

據本次《川北川劇鑼鼓演奏(簡)》錄製工作的牽頭人、我縣原創穫獎燈戲《秀蘭改嫁》《追魚》的編劇袁老師說,川劇界有“半臺鑼鼓半臺戲”、“三分唱七分打”的行話。此話雖有些誇張,卻強調了川劇打擊樂在川劇演出中的重要性。川劇鑼鼓別於其它劇種的打擊樂,它地方味特濃,個性獨特,曲牌眾多,表現形式多樣化,高亢激昂,歡騰跳躍獨出一格,不管多遠聽到鑼鼓就知道是在唱川劇了。川劇是以打擊樂伴奏為主,鼓師是整個戲的指揮。他統領五方(小鼓、大鑼、大缽、二鼓、小鑼)自成一體,敲打起來有板有眼。鼓師優美的指揮手法能打擊複雜多變、優美好聽的鑼鼓點子,再配合舞臺上特定的時間、地點、人物,使你感覺出現了千軍萬馬的激烈戰場,或者氣勢宏偉的出將入相,皇帝的排朝慶典。節奏鮮明的文場小打鑼鼓能奏出千金小組婀娜多姿的碎步,水袖功、翎子功及漂亮的身段。大鑼邊子各個部位能打出風、雲、雷、雨、雪的聲音,更能表現出各種場景。

《川北川劇鑼鼓演奏(簡)》在蒼溪錄製

《川北川劇鑼鼓演奏(簡)》錄製了川北川劇鑼鼓常用的25個曲牌,以及鬧臺鑼鼓的18個曲牌。這些曲牌,既是川北川劇鑼鼓的基礎、又是精華,對我縣振興川劇、特別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鄉土文脈的燈戲,具有很強的指導價值。

據悉,在樂山舉辦的四川省第十六屆戲劇小品(小品)比賽上,我縣原創節目川北燈戲《追魚》獲得二等獎,併成為本次比賽閉幕式彙報演出的壓軸節目,其鑼鼓(樂隊)陣營規模之豪華,與舞臺表演配合之精妙,是該劇獲獎的重要因素之一。

參與演奏錄製的是縣文廣新局遏誠力邀回蒼的現在散居在成、渝、南充、廣元等地及居住在蒼溪縣城的原蒼溪縣川劇團擊樂藝人。

《川北川劇鑼鼓演奏(簡)》在蒼溪錄製

聽過一次川劇鑼鼓的人,無論他們喜歡川劇與否,對川劇鑼鼓將會永留腦海,不會忘記。若有人告訴他,這鑼鼓是川劇的打擊樂,以後再聞之,便會無誤地識別它就是川劇的鑼鼓。一套鑼鼓,象徵著一個劇種,這在全國的戲曲劇種中絕無僅有,不能不算川劇鑼鼓之一絕!

《川北川劇鑼鼓演奏(簡)》在蒼溪錄製

川劇鑼鼓的樂器有鼓板、籤子、小鼓、二鼓、大鑼、大鈸、小鑼、馬鑼、蘇鑼、蘇鈸、梆子、二星、包鑼等等之類。

川劇鑼鼓配合川劇的唱、念、做、打,就像一根紅線穿珠,它可使演員的表演統一於一種特定的舞臺節奏之中,在一場完整的演出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要達到這一步,首先得使上述的樂器發揮其自身的功能,並在“打鼓佬”的統一指揮下,演奏出融洽、協調的音響,展示其樂曲的藝術魅力。

《川北川劇鑼鼓演奏(簡)》在蒼溪錄製

舊時,開演前,要先“發擂”(二鼓單奏),繼之“三吹三打”,預告觀眾:這裡在演戲,戲要開場了,請君轟迷人場;接著是“排鼓”,請觀眾肅靜下來,戲馬上開始;戲畢,一通麼臺鑼鼓,宣佈演出結束。至於各類角色的上場、下場和戲中的諸多表演更須鑼鼓配合默契。正所謂:行有聲,坐有音,唱講思考鑼鼓跟——川劇鑼鼓之二絕矣!

《川北川劇鑼鼓演奏(簡)》在蒼溪錄製

“半臺鑼鼓半臺戲”或“三分唱七分打”,這不是以量來衡之,而是講川劇鑼鼓在川劇表演藝術中的重要作用。說得貼切一點,表演和鑼鼓(亦含整個音樂)的關係,就像魚依靠水的關係那樣,缺少不得。

鑼鼓“點睛”:

如《三難新郎》的“悶槌”。

蘇小妹三難新郎,秦少游恃才自負,連中兩場,洋洋得意:“閉門推出窗前月”——七個字的對兒“一句談話”——秦少游自以為須臾對就,孰料,幾次提筆,實難成對,此時亦悟:“哎,是個絕對呀量!?”“壯”——一個重擊切音的“悶槌”,觀眾席歡聲驟起……一個“悶槌”,打垮了秦少游“自誇才華”的驕氣,打醒了秦少“這個對兒看似淺,要對工穩其實難”的見解,又使“初見容易細思難”的表演貫串一氣。

《川北川劇鑼鼓演奏(簡)》在蒼溪錄製

《情探》的“更鼓”

王魁高中,休卻桂英。當他“洞房今夜坐,心事卻如秋”時略生內疚之意:“但不知那海神廟送行的焦桂英是何下落。”隨之念頭一轉:“……焦桂英哪焦桂英,今生是我用的情,前生是你修的命。”一陣陰風襲來,頓使負心人不寒不而慄,緊接念道:“園牆外為何陰風颯颯?”演員在“陰風”後稍停,續以顫音吐“颯颯”二字延長抖音:“更鼓”(二鼓單敲)在演員第二個“颯“字出唇的同時重重一擊,並以連續不斷的疾打“鼕鼕冬……”的更鼓聲配合著演員的顫音。觀眾不僅可以看到此時此刻王魁面呈的驚懼之色,似乎還聽到(通過更鼓的疾促聲)此時此刻王魁那顆心在劇烈地顫抖。

這應是川劇鑼鼓的第三絕。

《川北川劇鑼鼓演奏(簡)》在蒼溪錄製

袁老師說,我熱愛川劇,更喜歡鑼鼓。研究和發展提高川劇打擊樂是擺在我們這一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願為振興川劇添磚加瓦,為川劇鑼鼓的傳承、改革而努力。

《川北川劇鑼鼓演奏(簡)》在蒼溪錄製

圖文:黃光永

編輯:鄭楊 編審:向豔瓊 監審:楊春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