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轮回

“欧洲?他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基辛格曾经抛出这样一句让所有欧洲人都觉得刺耳的话。

国家的轮回

大国外交活化石基辛格

中国的大一统不是偶然,而是我们的天然地形造就。

山脉、草原和大海把中华大地变成天然的一块。这样的地理优势纵使是现在的超级强权美国也难以望其项背。

我们再来看美国,几条主要河流、山脉,都是南北走向,完全割裂了同纬度的交流。在古代最为重要的是农业,一个地方的农业即使发达,可是到了纬度不一样的地方,气候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即使通过陆路在同纬度东西走向传播,也会因为这几条河流山脉的阻断而难度很大。

难度有多大?看看我们历代分裂南北分治不就是长江天堑吗。

美国建国,假如没有铁路,那么从北京统治阿拉斯加将会比华盛顿要方便的多。——丘吉尔

国家的轮回

我们距离阿拉斯加真的蛮近的

是现代的工业文明促成了美国这样一个国家。

当然,分裂的欧洲,他们也十分辉煌过。在奥斯曼土耳其和中国两个“超级大国”的阴影下,出人意料得成为了现代文明的开创者,开启了人类飞速发展的工业时代。

西方,从此成为了先进的代名词。

科技、制度、思潮在一个个“蕞尔小国”里依次萌芽。

欧洲的崛起在于它的分裂,各自为政的小国连年征伐,直接推动了军事技术的发展。正如恩格斯说过“市场的需求比十所大学都要管用”。关乎存亡的战争催生了军事变革。无论是军事技术还是管理方式,一系列奠定现代军事的基础正来自于这个时代。

国家的轮回

只有普鲁士这样的战争机器才能诞生克劳塞维茨这样的战争大师

战争巨大的花费也使君主们对于商人日益仰仗。于是,商人们有了国家的支持在全世界开辟疆土,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每一次的征税,都需要议会的批准,无形中强化了议会的权威,形成了沿用至今的民主制度。

以国家为单位的军事行动,也使民众从依附封建地主的佃农成为了国家公民,和邻国争斗所产生的仇恨直接催生了民族意识,形成了民族国家。

欧洲的崛起,在于它的小,它的散。这样的多样性为文明阶段转换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培养基和试验场。

国家的轮回

多么丰富的文明培养基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在互联网时代欧洲似乎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同样是因为它的小和散。网络技术使得信息的传播在时间上是瞬时,在空间上是整个人类社会。

这样的特点对信息的要求就是可接受性。

毫无疑问,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无论在技术还是语言上,都使其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霸主。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美国可以毫无障碍的向全世界传播信息,提供服务。

国家的轮回

以英语为母语或是官方语言的国家是如此之多

中国,拥有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也培养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互联网公司。

而欧洲,这个曾近现代文明的发源地,却在这个时代显出颓势。

不是因为技术落后,而是它们信息太过狭窄。英国虽然也是使用英语,先不论美国这个大哥无论在硬实力还是软实力使她永远失去了翻盘的机会。

欧盟的领导者虽说是法国和德国,但是法语德语可怜的使用范围就直接将他们推下了世界的舞台。其他的欧洲国家,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个省区,为之奈何?

想要实现大范围资源流动的互联网经济,还是先把欧盟一系列贸易条约谈妥了再开始吧。

国家的轮回

英国已经离开,下一个将会是谁

曾近的优势,全都变成了不便。

国家的轮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