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苦尽甘来,不忘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盛夏时节,阳光明媚,走进贵州云上刺梨花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宽阔明亮的厂房错落有致,工人们正在忙碌着生产刺梨产品。

张海:苦尽甘来,不忘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穷苦出生,激发打拼干劲

记者在厂区内见到了该公司董事长张海,只见他身材矮小,皮肤黝黑,一张写满沧桑的脸上不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给人的初印象就是憨厚、稳重,他穿着朴素,就像一个熟悉的庄稼人一样靠谱和热情;一阵简单的寒暄后,他便打开了话匣子。他出生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郎岱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困,成绩优异的他上初三时考上了六枝特区农校,因为家里穷,当时30元的学费对他家来说就是一笔巨款,所以他选择放弃读书,于是就出来打工了。这些年他在社会上不断的打拼,这中间吃过不少文化上的亏。可从小志存高远的他就立志要帮助人、回报社会,让那些像自己一样上不起学的孩子都能有学上,让他们学到知识,将来多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

张海:苦尽甘来,不忘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辍学后的张海来到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区做小工,打砂、安装水电等又脏又累的重活都干过。在黄果树新宾馆安装水电,每个月120元的工资,他无比满意!因在当时来说可是一笔不错的巨资啊。后来,包工头看他踏实肯干,就带着他一起进入建筑行业,学砌砖、扎钢筋、支合制木打板等。1997年,他跟包工头来到关岭做泥水工,后来包工头把钱撤到云南投资,留下了一个不好收拾的烂摊子,他毅然决然的扛了下来,借钱去买材料把工程做竣工了,可最后一算账他亏了八万多元。

张海:苦尽甘来,不忘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所谓人吃亏是福吧。后来张海就接一些县里面的道路绿化等工程来做,慢慢的也开始有了起色。时任关岭县建设局领导很看好他当时的表现,就把他收到单位旗下的一家国资公司,还给他颁发了一个工长证。自此,他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一线建筑工程中去。

张海:苦尽甘来,不忘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2008年,关岭县岗乌灾区的房屋灾后重建工作非常棘手,找了很多人都没有人敢承担这项工作,张海的出现让县领导看到了曙光,于是就派他到灾区一线负责灾后重建工作,在18天就要完成工作的重压下,他不畏惧,迎难而上,报着不赚钱也要将工作做好的决心,特别请了一个服务队到场地来做饭供给工人们吃;请了一个加油车队来给车辆加油,在17天时就完全竣工,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历经坎坷,成就创业梦想

2016年4月,张海开始建设贵州云上刺梨花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厂,2017年投入生产,2018年产品在市场上推广,两年时间,谁都没想到,竟把这个厂给做成功了。还有来自贵州生物科研所和贵州省刺梨协会的一些专家说,未来刺梨在贵州是最有发展前景的,而在今年贵州十大农特产业发展中,刺梨也位居第二。这更给张海带领群众发展金刺梨像是吃了一粒定心丸。

张海:苦尽甘来,不忘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张海的公司位于关岭自治县大健康食药产业园内,公司于2016年注册成立,是一家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企业,专业从事刺梨种植、刺梨产品深加工,该公司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生态关岭建设目标,切实将产业做大做强与贫困户脱贫致富结合起来,链条式发展产业,既保证了公司常年生产所需,也为农户提供了一条稳定增收的途径,积极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张海:苦尽甘来,不忘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张海说,他的公司因地制宜,将产业扶贫与公司发展相结合,公司原材料培育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项目建设将带动关岭乃至安顺“金刺梨”产业链发展,切实解决周边农民的就业与增收问题。贫困户到他的公司就业,一个月的工资大概在3000元左右,一年就36000元,就可以帮助困难群众脱贫了,所以公司对本地的农民还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顶云有一个“顶云经验”,前辈们敢做敢干,我们要把关岭的金刺梨做成关岭的精品,做成安顺的精品,做成贵州的精品,让关岭的贫困户早日脱贫。

张海:苦尽甘来,不忘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但最令张海兴奋的是在收刺梨时,看着老百姓背着刺梨过来,钱是一沓一沓的数出去,其他的没多想,只是想到能为贫困户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收入,心里就甭说有多高兴了!曾有朋友说他傻,有一点钱都投进去了;张海却不以为然的反驳说朋友们“不懂”。张海语重心长的说,有300户贫困户,每户种十亩刺梨;每年可收300吨刺梨,就是130万元,可以带动30户走向脱贫。还有,他的公司每个月要发放16万元的工资,一年下来要付出200多万元。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他对自己的产品也信心十足,他公司生产的刺梨口服液是纯天然、无任何添加剂的,已卖到国外去了,一个月下来有一百多万元的订单。

张海:苦尽甘来,不忘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由于怀着小时候对母亲的一种情结,张海特制生产了一款酒叫做“献给妈妈的爱”;是用蜂蜜做的。据张海回忆,因为小时候,母亲在地里面摘玉米,每天只能摘三背篓的玉米;放学回来后就赶紧到地里面去帮母亲背玉米,想着她太辛苦了!母亲知道张海喜欢吃刺梨,就摘了跟玉米一起背回家来给他吃。母亲在56岁时就离开了人世,迄今已走20年了。每年清明节回去扫墓的时候,张海都会把自己生产的刺梨酒放在母亲坟前,告知母亲他已把这款酒给做出来了。

张海:苦尽甘来,不忘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目前,张海的云上刺梨花公司已规划种植刺梨基地2000亩,覆盖农户680户34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0户520人,公司对种植农户提供刺梨苗木和技术指导,在刺梨挂果后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进行保底价回收,确保实现农户种植5亩刺梨即可脱贫的目标。

回报社会,助力脱贫攻坚

关岭县坡贡镇康和村七组由于地处偏远,土地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张海经过实地考察,结合该村实际,在康和村七组发展养蜂产业,并向贫困户免费发放蜜蜂喂养。因为康和村漫山遍野都有白花刺开的花和各种草木的花,在与当地贫困农户商量下来,决定由该公司发放120桶蜜蜂给贫困户进行分散养殖,产蜜以后,该公司以40块钱一斤给他们收回,大家共同发展,共同获利。七组这个地方没有任何产业,所以送来的这个蜂子刚好填补了七组的产业空白,对七组的产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贵州云上刺梨花公司拿120箱蜂子来给我们喂养,产出的蜂蜜他们按40块钱一斤回收,大大提高了我们农户、贫困户的经济收入,让我们贫困户富裕起来了。”坡贡镇康和村七组贫困户卢仁学感慨的说。

张海:苦尽甘来,不忘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除了为山村填补产业空白,张海还为五保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龙潭街道民族村五保户张德富身患残疾,孤身一人住在由木头搭建的简易房屋内,云上刺梨花科技有限公司在得知情况后,主动与村委取得联系,捐助3.5万元为张德富修缮房屋,解决了他家的住房安全问题。通过张海公司的帮助,张德富住进了两间宽敞的新屋,过上新的生活,不善言辞的张德富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张海:苦尽甘来,不忘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张海还动情的说,企业在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要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回馈社会、关爱社会。当前,关岭脱贫攻坚工作处于关键阶段,民营企业也应该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关注脱贫攻坚,关心贫困家庭,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下一步,他的公司将在坡贡镇康和村种植刺梨200亩,带动农户40户229人,贫困户18户98人,预计收购刺梨鲜果2000吨,带动约150户种植农户增收。并超前谋划好刺梨精深加工,组织参加各类推介活动,今年8月9日至13日,在2018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上,贵州云上刺梨花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普定县清茗生态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等35家农业龙头公司和农民合作社代表安顺市参展,不断提高该公司刺梨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打造好云上刺梨品牌,让金刺梨黔货出山,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