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碑》的傳奇

《神道碑》的傳奇

周魁溪延津風情

延津縣最高武官《神道碑》,是明朝萬曆皇帝御賜。碑首高100釐米,碑身全高380釐米,寬90釐米,厚28釐米。碑文隸書,方正有威,字跡清晰,豎刻兩行,碑體上部正中書“皇明”2字,其下書“資政大夫總督薊遼保定軍務兼理糧餉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正一品服俸樂軒周公神道”40個字,

在《神道碑》下手兩側,佇立名家撰寫的兩通介紹周詠衛國戌邊豐功偉績、介紹周詠生平的碑記文。《神道碑》應刻於周詠去世之年,即明萬曆乙未(1595)。1987年7月10日被延津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神道碑》的傳奇

明 神道碑及附屬碑原狀(拼圖)

周詠,字思養、號樂軒,生於明嘉靖癸巳年四月二十(1533年),(嘉靖)戊午(1558)薦於鄉,壬戌(1562)舉進士,授魏縣知縣三載,以政績特殊,升為福建道監察御史。戊辰(1568),按山東尋典。庚午(1570)試,所取者皆知名士,如少司寇朱鴻謨、大中丞王汝訓、王象乾、大理丞董基、尚寶卿孟秋。 甲戌(1574),巡視京營,清隱佔,汰羸弱,勤訓練,諸弁惴惴,奉約束唯謹。乙亥(1575),擢大理丞。丙子(1576),升左少卿。丁丑(1577),推遼東巡撫。募民墾田一千四百餘頃。躬歷諸要害,築臺垣七十餘所。而又為之廣積糧,一時旌旗壁壘皆變。未幾,拜少司馬,加秩一等如尚書。壬午(1582),尋進右都御史,總督薊遼昌保諸邊事。

《神道碑》的傳奇

明朝 周詠 (周都堂)繪 像

周詠率兵鎮守東北大門時,異常強悍的馬背民族女真滿族,時刻覬覦大明江山。在一次作戰中,周詠在山海關駐地被滿族軍兵重兵包圍,周詠置生死無所畏懼,穩如泰山,靜讀詩書,運籌帷幄,充分體現了中華兒女不畏強敵,藐視敵寇的英雄膽略。在組織突圍與敵激戰中,英勇善戰,追殺敵寇,敵部落首領被箭殺身亡,群敵無首而潰逃,周詠率兵終於打敗了敵兵的入侵,保衛了明朝疆土。突出表現了周詠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抵禦入侵者的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受到了國人的高度讚揚和歌頌。

1582年,明朝首輔大臣張居正去世後,朝中掀起倒張風波,萬曆皇帝開始窮奢極欲,正直的戚繼光被調往廣東任總兵,李成梁貴極而驕,腐敗墮落。朝內高層大亂,邊疆沒有良將,明王朝走向滅亡的的序幕已經拉開!

萬曆十一年(1583年)十月,倒張派江蘇給事中馮景隆誣陷彈劾周詠,說李成梁襲破阿臺賊寨一役,冒領軍功。周詠作為上司長官有推脫不掉的責任。當其他倒張(居正)派把周詠作為張居正一夥落井下石時,多數朝中官員都知道根本彈劾不了,但周詠“未嘗一言自白”,不做任何辯解表白,“內見推逼,而外念無可共功者”,自己在朝中受人攻擊,在邊疆也沒有可以共建功立業的大將,一聲長嘆,“我老矣!願乞骸骨歸。”衛國戌邊大將軍,他要辭官回家,萬曆皇帝並不同意他辭官,而他“章再上。”萬曆皇帝生氣,才把周詠罷黜削籍為民,同意他回鄉。

周詠的激流勇退、辭官之舉,充分體現了他淡泊名利,寬容大度,人格高尚。不貪榮利之境,才不致粉身碎骨。面對怠政、貪婪、窮奢極欲的昏君萬曆,與張居正死後被抄家受辱相比,周詠是一位智者,他的激流勇退,給自己,給家庭,給子孫後代,帶來了無限的福音。

然而,畢竟他曾是封疆大吏,他的愛國情操一直鞭策他關注東北邊疆戰事。當他聽到兒子周嘉慶,妻侄李戴等言道,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三大部,建立了八旗制度,他發覺滿族有向中原擴張的苗頭,滿懷憂慮的向萬曆皇帝上書,可最終沒有迴音,也沒有采納他制約努爾哈赤的建議,最終,滿族入主中原,中原漢人慘遭屠城數千萬。

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周詠病故,萬曆皇帝念周詠功高蓋世,下旨敕修周詠墳,敕建《皇明資政大夫總督薊遼保定軍務兼理糧餉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正一品服俸樂軒周公神道》碑,在《神道碑》下手兩側,佇立名家撰寫的兩通介紹周詠衛國戌邊豐功偉績、介紹周詠生平的碑記文。那時,周詠次子周嘉慶在朝為錦衣衛二品官;妻姪李戴在朝為吏部尚書一品官;姻親大潭楊旗,進士出身在朝為陝西巡撫。碑記文有可能出自他三人之手。封建社會皇家規定,凡從《神道碑》所在驛道旁經過的官員,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對樂軒周公的尊敬,以示對皇家的尊崇。

周詠墓建在大潭村西半里許,墓東側是其次子周嘉慶墓,墓前原立周嘉慶墓碑一通,已佚。據早年資料記載,碑高186釐米,寬85釐米,厚26釐米,楷書,螭首方趺,雕工精細,碑文書“賜蟒衣正二品錦衣衛管衛事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周公諱嘉慶累贈夫人楊氏之墓”,立碑人周裕祚等。

周詠《神道碑》在清軍入主中原的年月,多虧是皇帝御賜碑,才沒有和附屬碑一起遭清政府的毀壞。而兩通介紹周詠衛國戌邊豐功偉績、介紹周詠生平的碑記文,卻被清朝政府行為毀壞,這也是近代人只見神道碑附屬碑的兩個碑座,不見兩通附屬碑碑體的緣由。

大躍進年代,破除迷信拉翻了神道碑,把《神道碑》運至十幾米處,搭在一個小河溝上,作為一個“獨石橋”,方便行人過河溝,真還多虧了作為石橋,才在文化大革命中,免遭造反派破四舊的毒手!

改革開放以後,周氏族人把《神道碑》運至《周氏祠堂》,立在祠堂門前加以保護,由於大躍進年代拉翻《神道碑》時,《神道碑》下端卯榫損壞,又沒有碑座,只好用磚把碑體三面砌起來,保護住碑體。碑體只有前面一面面世,其他三面特別是碑首其它三面的雕龍圖案,無法瞻仰。

《神道碑》的傳奇

1994年 神道碑原狀

重修《都堂祠》,雖然沒有合適的碑座,但用一塊長1.6米,寬0.8米,厚0.4米的青石,根據《神道碑》的具體尺寸,配合現澆工藝,完美的使《神道碑》屹立在祠堂院內人行道東側,加以妥善的保護。

《神道碑》的傳奇

神道碑現狀

現在正在施工的《神道碑》保護罩,將使《神道碑》在最妥善的保護措施中,昂首昭告世人:愛國是每一箇中國人的本分,只有樹立愛國主義思想,腳踏實地的履行自己的愛國情操,國家才能富強,人民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神道碑》的傳奇

《神道碑》歷經幾個朝代、幾百年的風雨滄桑,幾次度劫存世,不能說不是一個奇蹟。他的存世,不僅僅是周家的榮幸,他也是我們延津人的榮幸。他的存世,為我們揭示了許多幾乎被淹沒的歷史。我們要珍惜這些歷史文物,保護好這些珍貴的文物,使歷史文物成為教育後代、宣傳愛國主義的生動教材,為中華的復興增光添彩!

(北京周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