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說,A股十年「歸零」是假象,實際收益率超過100%,這該怎麼理解?

莊蘇穎


最近大家都在探討中國股市的底部,那麼我根據30年來中國股市牛熊規律做一分析。股市底部的五個特徵:1.市場特徵:⅓股票跌到5元以下,⅓股票價格在5-12元,高於20元的股票不足四分之一,百元以上股票不足10幾隻;股王茅臺價格是市場平均價的10倍(本輪價格應該接近500元),格力茅臺美的等白馬股的價格是市場平均價的2-3倍(本輪價格應該在20-30元)。2.政策特徵:停發新股至少1個月以上,救市政策接連出臺,不乏降低印花稅等王炸大招。3.經濟特徵:去槓桿已經完成,金融政策更加寬鬆,市場資金流動充裕,通膨壓力顯現。4.社會特徵:社會上很少有人再談論股票,持有股票的因為全部套牢也不再關心不再過問,甚至連證券賬戶的密碼都忘記了;大家該幹啥幹啥,該工作工作,曾經的老股民也早已金盆洗手、改邪歸正、戒賭戒股,股票成為人們遺忘的事物。5.外圍特徵:經濟危機已經過去,世界和平大局穩定,世界經貿關係和諧穩定,甚至達成新的世界經貿協議,構建了新的體系,世界經濟日益復甦。從以上特徵來看,本輪熊市遠遠沒有到底,且還早著呢。


無所謂132671103


明明是歸零,偏偏說成上漲100%,這些媒體是利用自己所謂的專業知識,混淆視聽,譁眾取寵呢——如果真的是上漲100%,為啥絕大部分投資者還是虧損的?


這篇文章的邏輯是:上證指數歸零,那是因為這個指數失真了,不夠科學;我們換個指數,不但收益率100%,而且還能從全球墊底的位置,上升到全球排名靠前的水平。


孔方兄還原一下他們的推理邏輯:選取深交所編制的國證指數,以2008年8月6日為起點,今年8月27日為終點,期間上證指數累計漲幅18.7%,平均年化收益率不到2%,比存款還低,實際上就是虧的;期間國證指數累計收益率高達101.34%,明顯高於上證指數。參見下圖:



不僅如此,拿著這個指數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股票市場比,我們大A股不但沒有落後,反倒大幅領先於全球:超過了所有歐洲和亞洲主要股市,包括髮達市場的德、英、法、加、日、韓等,也包括新興市場的巴西、俄羅斯。



好的,這就是這家媒體的表演了。孔方兄也談談自己的理解。


普及一下,這個國證指數是什麼。深交所公佈的數據顯示,這1000只股票選取的是,剔除ST、*ST的股票,剔除重大虧損(這點很重要)的股票,剩下的股票當中,選取是A股成交最活躍的(具體指標很複雜,但大概方向是這樣)、市值最大的前1000只股票,納入指數。


這樣的指數,市值上是相當於將三分之一(A股總計3000多隻股票)最好的股票組合選了出來(成交越活躍的股票,通常都是漲得最好的股票),然後拿最好的股票的漲幅,來說整個市場的漲幅,這能代表市場的全貌嗎?那買另外2000多隻股票的人,虧損的就不算數了嗎?


更何況,A股牛短熊長(而成熟股市都是熊短牛長),隨機加入到股市,虧損的概率是遠遠大於收益的。就以這個國證指數為例。2015年水牛行情時,指數一度高達6431點,現在則是3309點,累計跌幅49%,而同期上證指數跌幅為48%,實際上國證指數表現比上證還差勁,它怎麼選擇性忽略?


別玩這些數字遊戲,股民賬戶的收益率,最具有說服力。


關注孔方財經,讓你第一時間瞭解熱點財經事件背後的經濟原理。


孔方財經


只要專注於在數字上做文章,別說收益百分之百,收益百分之一千也是可以做的。譬如十年前購買了茅臺股票,放在手中一直不動,那麼,到現在,怎麼說也可以是幾倍收益了吧,而不是百分之百吧。再如近期的“活死人股”——樂視,竟然走出了一個十二天翻番的神行情。如果在瘋漲時的兩元買入,現在已經百分之百的收益了。

問題的關鍵在於,買股票不是買國庫券,定期五年的,買了後就要等五年才能見到收益(國庫券也能轉讓了,但穩定性還是要好得多)。股票最大的樂趣,也是最大的風險,就是頻繁的買進賣出。正是頻繁的買賣才造就了炒股的精彩和驚險,才會吸引那麼多人的參與。如果也是死水一團,買入一隻股票後多少年不動。那麼,股市還怎麼活起來、動起來呢?

股市一活一動,就必然會有人賺錢、有人虧錢了。而A股呈現出來的是絕大多數人虧錢,極少數人賺錢。這種現象,從上交所近日公佈的一組數據就不難看出。數據顯示,

截至2017年年底,滬市共有1.95億投資者,其中個人投資者,也就是散戶貢獻了相當於機構投資者5倍的交易額,佔到了總交易量的近八成,但只收獲了不足機構30%的盈利,在總盈利規模的佔比中不到一成。而這裡所說的個人投資者,也就是散戶,佔全部投資者的比重為99%。99%的投資者只獲得市場收益的10%,能說他們的收益回報率100%嗎?所以有百分之百,是因為有機構、牛散等收益超過了百分之千,有大股東套現不斷。把這些收益加在一起,然後與投資者的戶數一除,當然是百分之百的回報率了。

這樣的回報率,對散戶來說,除了辛酸不就是淚嗎?怎麼可能出現媒體所說的百分之百收益這樣的結論呢?可以這樣說,八成以上的股民一定會對這樣的結論感嘆——我又被收益了,而且是百分之百的收益。,


譚浩俊


歸根到底,還是一個數字遊戲,既然市場指數編制的方式不同,而選取不一樣的標的樣本,選取不一樣的參考指標,實際影響效果也會大不相同。實際上,對於樣本的篩選確實非常關鍵,如果把雲南白藥、貴州茅臺、萬科A、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片仔癀等上市公司列為一個指數範疇之內,那麼這些年來A股市場不僅沒有出現下跌,反而出現數倍的漲幅。然而,關鍵問題在於,A股市場的指數,本來應該代表著多數股票的走勢表現,而若市場指數僅僅反映的是極少數股票的表現,那麼市場指數的參考意義也就不大了。由此可見,對於A股十年實際收益率超過100%的說法,只是給A股過去十年的走勢潤色,實際上A股市場十年來真正賺錢的人不多,虧錢的人非常多,而股民的真實感受,往往也是最真實的反應,A股十年究竟是上漲還是下跌,參與其中的股民應該最有話語權。


郭施亮


十年歸零是指數回到原點,收益100%是總體收益,而投資者卻虧損嚴重,這裡面的原因值得深究:

一是收益100%以上是指在2008年買入股票,到2018年一直持股不動的投資者,收益有可能達到100%甚至以上,而且得持有好股,如果持有垃圾股,仍然達不到100%。比如我計算過中國銀行的走勢,如果持有10年,股票差價和分紅的錢加起來,確實達到了100%。但這是對於有能力的機構和老股民來說的,對於中途進場的新股民和操作水平一般的股民來說,更多的是虧損。所以,投資者才對股市比較憤恨。作為股民來說,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價值投資的重要性,選好股後,減少操作次數,避免高吸低拋的情況出現。

二是收益達到100%指數不應該歸零,指數應該有一定的上漲幅度。那麼為什麼指數反而歸零了呢?大盤藍籌股沒有有歸零,就只有小盤股和新發行的小股拉低了指數,也就是說大部分新股和小盤股是低於2008年的指數的,而普通投資者大部分買入了這些股,所以才損失慘重。從這一點上來說,高速發行的這些股,表現很差。監管層是不是也應該考慮下,在做到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也考慮下新股發行的質量問題。有些不良公司只為了上市圈錢,上了市就業績大變臉,給投資者造成損失。服務實體經濟的手段很多,比如減稅,光靠股市融資無法徹底解決中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為什麼非要讓股市承擔如此之重呢?中國股市不是垃圾桶,什麼都裝!

三是股市的功能應該發生變化了。既然收益能達到100%,肯定就有受益的,毫無疑問機構和少量的投資是受益者,大部分投資者是虧損的。中國股市成立的初衷是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三十年過去了,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早就過去了,股市的功能也應該發生變化,股市應該成為老百姓投資理財的場所。要想成為這樣的場所,就應該改變股市的功能。

總之說,這個說法很沒有說服力,只能引起老百姓的反感。

以上是小不點的感悟,有不同意見可以留言討論,喜歡的請點贊支持,謝謝!


小不點333


A股是否如上證指數反映的那樣十年如一夢呢?從指數看的確歸零。那麼具體情況怎麼樣呢?

首先給大家看看,我統計的數據:

我剔除了2017年之後上市的,因為只上市一年,沒有太大的意義。具體情況,大家也清楚就是打新股就像中獎了一樣,因為中籤可以連續多板,翻個幾倍很容易。因此不做統計。

個股總數為:3036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10年中漲幅大於100%,也就只有997只股,其中還包含有2015-2016年上市的個股160只。之所以把2015-2016年新上市的個股單獨列出,主要是2015年之後上市的個股很容易翻上幾倍。因此如果997只剔除掉160只,只剩下837,比例為27.5%

而且從圖表中,可以明顯看出,10年(漲幅<50%)比例為0.52.大部分個股漲幅小於50%。這數據很可悲

2008年我國的GDP為31.95萬億元,2017年GDP為82.71萬億元增幅達到了159%。GDP的增幅遠遠超過股市

給大家看看房價:

北京、上海、廣州等房價漲幅超過500%。只要10年中買房子都比在股市裡強。當然也有個股強的。比如伊利股份、雲南白藥等。漲幅遠遠超過房價漲幅。但是這種股佔比太小,不容易選對拿準。而房價是普漲的。

2008年M2為47.5萬億,2018年M2為167.68萬億,A股的增長幅度小於貨幣增長幅度。更不用說通貨膨脹,因此如果在A股中沒有選對股,通貨膨脹就吞噬了我們的利潤。

其實即使增長幅度有100%,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中國的高速發展,投資其他的利潤遠遠高於投入股市。畢竟選對個股非常重要,比例又非常的小,所以中國股民很受傷。

好了今天就暫時講到這裡,即使證券報上題目很醒目。但是沒有太大的意義。事實上中國股市自來絕大部分股民是被收割的

希望大家可以關注我或者私聊我。股票問題,可以互撩


晚睡以防


就算十年漲倍那十年物價漲多少,,大A股投資者長期不動和物價上漲比還是輸,並且股民有多少十年不動,都是頻繁交易了輸褲衩都沒了,這就是A般圈錢本性造成的


tiancai3


今天二套一專家說A股十年未漲,主持人立馬說由於時間限制……就不讓說了,導演那估計有規定,趕緊讓主持人叫停


y123872393


小馬要過河,小松鼠說危險啊,小河淹死了它的松鼠兄弟;老水牛說小河太淺了,才沒到它的腳背呢!小松鼠錯了嗎?老水牛錯了嗎?實際上它們都沒錯,它們都是如實講述而已。這個故事說明,同一個事情,不同的角色很可能會有不同的境遇。

股市是不是十年歸零?我作為二十年老股民深有體會。首先,以市值衡量,這十年成長有目共睹。其次,市場制度化探索,這十年也不是原地踏步;期間雖然允許有一人開十個以上戶頭、場外配資監管失控、熔斷制度探索等非常失敗的政策措施嘗試,但總的來說市場治理還是在非常曲折中進步的。

但是,最關鍵的是,作為以分配為主要功能的股票市場,這十年其實對絕大多數參與者,是噩夢。絕大多數散戶,虧損累累;大多數機構投資者,也難逃虧損。市場到今天,更是地雷頻發,參與者無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不幸踩雷。這樣的市場,對大多數參與者來說,又豈是簡單一個歸零就可以交代的!

所以,我的結論很清楚:股市在這十年,不是歸零,是深坑啊!!!


老申拋磚


但從指數上來看的話我們的A股確實在十年有“歸零”跡象,但是從內在的具體數據和大部分個股的漲幅收益來看,絕對不會有零增長的現象!

要知道雖然指數上看我們是沒有增長的,但是從體量上來看我們還是有著巨大的進步,並且從整個A股的上市公司數量來看,也已經達到了3600多隻個股,比10年前的數據遠超了不少!過去的十年裡來看,A股的上市公司數量增加了一倍,上市總市值增加了兩倍,並且國際化的大門又在越打越開越開,因此如果說十年間A股沒有作為,那其實是騙人的,數據不會撒謊!

這就好像是一個簡單的數學論證問題,而我們所得出的結論不可以僅靠單一的數據,要結合來看!就像一個發育中的男孩,十年前180斤,十年後還是180斤,但是你不能說他沒變,十年前的他身高170,體重180斤明顯屬於肥胖,十年後的他長大成年了,身高190,體重180, 你還能說他肥胖嗎?所以現在的A股也是同樣的道理!

從資產收益的數據來看,滬深300的十年收益率為97.5%,上證50的十年收益率為58.47%,而創業板成立至今的收益達到了75.28%,對比媒體說的收益率超過100%其實是正確的!而大部分的散戶卻為什麼實行了虧損的收益呢?其實和他們的操作頻率有關!過分的短線操作,過分的投機操作,使得散戶的盈虧比不上持股10年不動的收益!

過去幾年,中國的散戶年換手率大約在10倍左右,如此頻繁地換手,一定是低賣高買的結果,因此,投資回報率就會很低,或者虧損。

即便是國內的公募基金,年換手率也高達4倍左右!由於多通過零售市場來獲得個人投資者的資金來源,這也決定了投資回報率不會太高,因為零售客戶多數都會比較頻繁地申購贖回,使得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也會偏向短期化。

但巴菲特所管理的基金年化換手率只有0.1倍。 所以這樣一比較,你就會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看完點個贊,祝您腰纏萬貫!!加一波關注,帶你讀懂主力真正的意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