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傳說:千年漢柏顯神威

漢柏院這一帶原來是一片柏樹林,據說漢武帝東封泰山時在這一帶種下了2000多株柏樹,歷經2000多年的風雨滄桑,如今尚存五株,它們以古雅的身姿、赫赫的高齡博得了歷代文人的高度讚賞。

相傳在東漢末年,農民起義軍赤眉軍在泰山安營紮寨的時候,為了找尋好的建築木材,他們打起了這些漢柏的主意,但是當一士兵掄起斧頭砍向這株柏樹的時候,竟然從斧痕處濺出了紅色的汁液,看上去就像鮮血一樣!嚇得士兵們倉皇而逃。所以這株漢柏就叫作“赤眉斧痕”。

泰山傳說:千年漢柏顯神威

公 元1771年,熟讀詩書又喜歡遊歷的乾隆皇帝來到泰山,他仰望漢柏感慨道:人類要想同大自然和諧共存,只有保護好大自然。回宮後乾隆把他親手繪製的漢柏圖派人刻碑立在漢柏旁。十九年後,八十高齡的乾隆皇帝第十一次來到泰山時,在漢柏下久久的沉思,然後他寫下了“既成圖畫復吟詩,漢柏精神那盡之”,“不僅笑指碑間圖,久後還能似此無”的詩句,以求後人保護漢柏。

岱廟的這幾株漢柏,已經頑強地存活了2000多年,閱盡了世事滄桑,有的死了,化為了雕塑,比活著更有生命的張力;有些雖然膚剝心枯,卻依然枝葉蔥鬱,以其頑強的生命韌性,感染著我們人類。每當寒冬來臨,五株漢柏傲立於大雪之中,以其雄奇渾厚、剛毅挺拔的身姿給人以心靈的震撼,讓人肅然起敬。“漢柏凌寒”當之無愧地成為泰山八景之一。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歷經滄桑、永葆青春的漢柏更象徵著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的中華民族精神,這種精神必將源遠流長、代代相傳。

泰山傳說:千年漢柏顯神威

1928年軍閥混戰,國民黨山東政府主席孫良誠曾率部駐紮在泰安,並把岱廟作為他的大本營。一天,他手下的一個小士兵,在揮刀想驗證漢柏究竟是否會流血的時候,被岱廟的道長攔住,道長及時告知了孫良誠。雖然孫良誠已經把富麗堂皇的天貺殿當作馬廄,把好端端的岱廟弄得烏七八糟,不成樣子了,但他一是懼怕漢柏的神威,二是竟然又動了“希望護樹有功,流芳百世”的念頭,把那個多事的士兵打了二十軍棍。那士兵覺得受這一頓皮肉之苦,實在不甘心,可又不好對道士進行報復,便又在漢柏上打主意。一天晚上,他將一團沾有汽油的棉花塞進樹洞點著,當人們發現時,樹已燒焦。就這樣,千年漢柏,竟死於一旦。這株漢柏名字就叫“漢柏連理”,看著它使人會想起“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甘為連理枝”的詩句,這對恩愛的柏樹夫妻並沒有因為當年的劫難而離開凡塵,他們根相連,幹相依,雖然西幹已被火燒死,但東干卻以頑強的生命力,僅僅依靠25釐米的樹皮輸送養分,而不屈地長留於天地之間!漢柏連理涅盤重生,又給漢柏增添了神奇和浪漫的色彩。愛情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物之一,是永恆的主題之一,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願美好的愛情地久天長。

泰山傳說:千年漢柏顯神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