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精忠报国的陆军上将,堪称“近代岳飞”,却和岳飞有一点不同

中华民族精神中最具高贵的一条,非“精忠报国”莫属。千百年来,岳飞文天祥等人的故事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精忠报国的情操,正襟危坐的言行,流芳百世的雄文,还有振聋发聩的诉说都成为激励一代代志士仁人的榜样。

百年之后,逢至抗日战争,当中华民族再一次被外族欺凌时,仍有千百万不忘祖宗教诲,毅然决然地走上精忠报国这条道路上,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

他是精忠报国的陆军上将,堪称“近代岳飞”,却和岳飞有一点不同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国内许多将士都曾感受到了民族危亡之际,面对日军铁骑践踏东北山河,无数国军停下手头内战,将枪口移至对外。戎马多年的蔡廷锴上将内心十分不平静,他率一军之师,回绝朝命,投入了抗战之中。

蔡廷锴是粤军中的代表人物,后来跟随中山先生参与北伐战争,屡建奇功,担任了十九军的军长。蔡廷锴以他多年的军事观察,他敏感地意识到日军下一步的目标一定是占领上海。

他是精忠报国的陆军上将,堪称“近代岳飞”,却和岳飞有一点不同

所以,蔡廷锴很早就要求驻扎在上海的部队严密戒备,在日军进攻上海时,应该全力扑灭。他们在上海的各防区修建防御工事,挖掘战壕,蔡廷锴积极巡视各处,检查防雾,并且勉励各级官员保卫家园、精忠报国。

当时,南京政府的军政部长,也是著名的亲日派代表人物何应钦,他急忙从南京刚来,找到蔡廷锴,要求蔡廷锴务必忍辱负重,不能与日军发生冲突,还要推守南方放弃上海。

他是精忠报国的陆军上将,堪称“近代岳飞”,却和岳飞有一点不同

蔡廷锴听完后气愤至极,他怒斥何应钦:“上海时我国的领土,十九陆军是中国军队,有权驻扎在上海,如果日军有胆量来侵犯,我们一定会迎头痛击。”蔡廷锴狠狠给了何应钦一个“巴掌”,何应钦也知道自己碰到了钉子,最后灰头土脸的走了。

但是,南京政府却一直给蔡廷锴施压,在1月27日,曾经连收三封急报,皆是“忍辱求全,避免冲突,以免妨害国防大计。”结果,都让蔡廷锴给回斥了。为了继续给他施压,南京方面甚至以国难严重为由,停止给十九军发放军粮军需,一时间十九军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他是精忠报国的陆军上将,堪称“近代岳飞”,却和岳飞有一点不同

面对时局艰难,政府的刁难,蔡廷锴率领的十九军毫不动摇意志,对全国通电说:“军人惟知正当防卫,捍患守土,是其天职。尺地寸草,不能放弃。为救国而抵抗,虽牺牲至一人一弹,绝不退缩,以丧失中国军人之人格。”

这三句话简直振聋发聩,让全国人民看到了中国军人为他们带来的希望,也打脸民国政府。从1932年1月28日开始,第十九路军开始了浴血奋战,蔡廷锴亲赴战场,面无惧色,彻底粉碎了日军包抄吴淞守军的计划。

他是精忠报国的陆军上将,堪称“近代岳飞”,却和岳飞有一点不同

遗憾的是,因为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最终和日军签署了《淞沪停战协定》,而蔡廷锴的十九路军也受到了排挤,最后调入了福建。看到这里,其实有点像岳飞当年的遭遇,自己力主抗金,却接连收到赵构的十二道金牌。而蔡廷锴并未重蹈覆辙,而是于第二年竖起来“反蒋抗日”的大旗,因为他在大事方面保持着难得的清醒,所以受到了各方面的中肯评价,也得到了一个好的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