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到现在,70多年了,恰好是一个人一生的长度。

这70多年,也是兖州老工业沉浮的历史,有辉煌的顶峰,有沉寂、徘徊的低谷。

从过去到现在,至少超10万兖州人,与兖州老工业的这些厂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或在这里工作,或在这里出生,或在这里成长…

兖州老工业遍布于兖州东城区的每一个角落,被服厂、木材厂、肉联厂…每个厂区,都有好长一段历史。街上随便拉一个兖州人,拐来拐去,恐怕就都能与老厂扯上关系。

位于老大街上的被服厂,是由华光缝纫社、光明鞋社、团结皮革社、回民皮革社、城关缝纫社、城关修鞋社于1958年成立的,为兖州县被服鞋帽联合加工总厂。1962年,缝纫业从总厂中脱离,称为兖州县被服厂。

这两天,当我们再次路过这座老厂时,却发现里面的各种补习班早已不见了踪影。门口传达室在收拾着东西,这也意味着,兖州被服厂在度过了60年的光影后,终于要说再见了!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老厂,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在老厂里,一呆就是一辈子的大家,老了,离了,搬了。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还记着刚进厂时,大家都还是小伙子、小姑娘呢,然后在这里安家、生根,几十年时间,嗖一下就过去了。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度过了今年的夏天,似乎发现很怀念那些汗涔涔的日子,在那片时光里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

就像,大家在这里曾经的生活工作过一样,绝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去年,当我们来到被服厂时,还能找到上个世纪工作的痕迹。时间一路往前走,每个阶段,在这个地方都留下了脚印,这里曾是兖州工业的“活化石”。

依厂而居,人与厂的关系,再没有比以前更紧密的了。这也让这里的所有人,几乎都与厂有关系,一生也与厂休戚相关。

每个厂,都有自己的职工住宅区,不断修,不断修。所以在这里,你能看到修了几十年的住宅楼,也有才修了十多年的楼。

厂里的老职工,可能住过厂里的旧楼,也住过厂里的新楼。左邻右舍,上班是工友,下班是邻居。工作与生活,密不可分。

被服厂应该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了吧,曾经辉煌不可一世的老工业们,等待它们的,可能会是消失,也可能会是新生。

曾经生于此,长于此的老厂人,偶尔还想着回来,看看当年住的地方,走走当年走的路。

可是物是人非吧。对不起,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同样的,大众剧院,再见!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 大众剧院,原名新声戏院,建于1953年。1979年重建大众剧院,知名演员马金凤、刘兰芳都曾在此演出。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兖州被服厂,对过去,说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