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沭陽多嫵媚 鄉愁一賦訴衷情(轉)

轉自:協力工作

鄉愁,是情繫故土、眷念家國的普遍情懷,是總在不經意間闖入夢中的故鄉山水,是忘不了的舌尖上的味道,是每一個消息都渴望知道的期盼。賦,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文學樣式,它講究文采、韻律和節奏,兼有散文的優美和詩歌的熱烈,最宜用來承載蓴鱸之思。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介一篇由宿遷市政協原副主席、民進宿遷市委原主委李志宏創作,在群眾雜誌社主辦的“江蘇城市賦”徵文活動中榮獲一等獎的《沭陽賦》。

讓我們通過“辭賦”這一最中國、最典雅的文學表達,觸摸千年沭城的歷史文脈,領略一個遊子的鄉思鄉戀、鄉心鄉情。

我見沭陽多嫵媚 鄉愁一賦訴衷情(轉)

蘇北平原,古韻悠長。沭河浩浩,沂水湯湯。人猿相揖別,磨幾多石頭,留新石器遺存,寫考古學文章。夏商屬東夷,春秋國郯子。秦郡漢縣,劃界定疆。千年古城,在河之濱。水北為治,故名沭陽。

久別夢中忽還鄉,邀同學效曲水流觴。滿一樽還酹沭河,問諸君:“邑里水土可依舊?縈懷花香!念念農桑!”

恰髫年飽學,數沭陽、如家珍,文字激昂:

“沭陽境內川瀠水洄:湖有桑墟、青伊;蕩有司家、馬廠;河有薔薇、柴米、更兼沂水、六塘。千畝荷塘,現嘻嘻釣叟蓮娃。萬疊水波,映岸柳意楊成行。

沭陽花木繁榮名盛:甲天下一品石榴,大紅袍板栗飄香。四十萬畝苗木連翩奔來眼底,四百多年侍花弄草撫育群芳。南花北顧,尋此地為市;北木南遷,於彼處轉場。

沭陽糧蔬品種紛呈:淺水種稻、深水植藕。綠秧下地、金穗上場。白棉黑豆、黃瓜紫茄、紅芋藍莓、老菱嫩桑。醉重陽持螯就菊花,洗端午粽甜艾水芳。

我見沭陽多嫵媚 鄉愁一賦訴衷情(轉)

“勸君更盡一杯酒。舊景、故人何茫茫?”

“沭陽人傑源遠流長:虞姬配項羽,創英雄美人文化千古首場;沈括寫夢溪,著筆談天文地理百代傳揚;袁枚居倉山,吟煙霞舒捲畫圖隨園詩唱。往事越千年,淘沙大浪。數風流人物,看今朝沭陽。”

“聽君一席話,似讀大文章。圖得美景丹青在,歸去會館誇同鄉。來,將進酒,聽君講”。

“遙想當年風華,少年同窗。今看鬢毛衰減,鄉音未忘!”

“豈敢忘?豈敢忘!

我見沭陽多嫵媚 鄉愁一賦訴衷情(轉)

沭陽方言平上去入:淮海語話,音韻悠長。不同於南音,有別於北腔。普通話上聲去聲,做詩詞平分陰陽。沭陽話入聲古韻,千年來抑揚跌宕。演繹出淮海戲、拉魂腔,僮子鼓、儺舞狂,小調劇、生旦醜,工鼓鑼、唱鏗鏘。兩個百萬人口,同音同韻。一個入聲方言,同調同腔”。

我見沭陽多嫵媚 鄉愁一賦訴衷情(轉)

引吭欲歌驚春夢,笑遣一枕黃粱。

生於斯、長於斯、我夢沭陽,便想到沭陽夢我。聞聽山水隨風呼,召喚著遊子歸故鄉。我見沭陽多嫵媚,料鄉親見我應如是。歔欷!不得常飲沭河水,容得借“沭陽”二字作文賦,出於筆、落於紙、常吟於口、永懷於心。慰我彷徨,解我思鄉!

我見沭陽多嫵媚 鄉愁一賦訴衷情(轉)

創作談

我見沭陽多嫵媚 鄉愁一賦訴衷情(轉)

李志宏

“清明念祖,中秋思鄉。我的祖籍在河南商丘,但江蘇沭陽是我60多年前的出生地,也是我童年讀書和少年插隊的地方。退休練筆,鄉賢、鄉愁當是第一主題。更何況沭陽近年發展飛速,且位列全省三個省直管縣之中。故此寫了一首《沭陽賦》,藉此省委宣傳部徵文的機會獻給大家。同時也向外地文友介紹我的第二故鄉。

《沭陽賦》採用了“文賦”的形式,是賦的變體,它既保持了主客答難之賦的結構,又採用比較整飾而不拘對偶的語言文字。文章從“思鄉”起筆,“入夢”承轉,“問答”鋪開全篇,再以“驚夢”收煞。”於起承轉合中借“髫年”人之口,敘述了千年沭城的古韻悠長、川瀠水洄的縈懷花香、遊子思鄉的念念農桑、以及入聲古韻的抑揚鏗鏘”。

以求得慰我彷徨,解我思鄉!

我見沭陽多嫵媚 鄉愁一賦訴衷情(轉)

李志宏,宿遷市政協原副主席、民進宿遷市委原主委,現任宿遷市政協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戲曲志》《中國曲藝志》撰稿人,《淮陰市曲藝志》主編,《淮陰市戲曲志》副主編。在《藝術百家》《解放軍歌曲》《民主》《江蘇地方誌》等處發表《西楚、西楚霸王和西楚文化》等多篇論文,有專著《清末藝壇二傑》和《宿遷歷史文化叢書·風情》。

我見沭陽多嫵媚 鄉愁一賦訴衷情(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