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媽粉都是怎麼爲《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深度|親媽粉都是怎麼為《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文娛價值官解讀

到2020年,中國偶像市場總產業規模將達到千億,資本蠢蠢欲動,積極參與到打造未來行業獨角獸的行列中,粉絲經濟在養成系偶像熱潮的鼓動下再次被炸裂開來。

由87家公司參與,從1908位練習生中篩選出的31家公司加9位個人練習生組成的100位練習生,參加了愛奇藝《偶像練習生》節目,雖然伴隨詬病,卻也不可否認的激發出中國粉絲經濟的商業潛力。

而騰訊引進版權的養成系少女偶像類自制綜藝《創造101》緊隨其後,兩個視頻巨頭不約而同,不計成本重金打造共同的網綜題材,勢必要把粉絲經濟這片藍海做大。

採訪丨偉仔、沈多、奈奈

撰稿丨奈奈

周騰陽,一頭綠髮,臉上能看到蕭敬騰和陳學冬的影子。

採訪約在朝陽路附近一家咖啡館裡,他很守時,我們要給他買咖啡,他懂事地擺手:“不用,白水就好。”

坐在我們面前的這個被《偶像練習生》淘汰的個人練習生,早已走出失意的陰霾。離開這檔節目之後,他和女友正籌備經營自己的“潮牌”生意,畢竟通過節目積累了一定影響力,加上自己之前維護的22萬粉絲,無論是否如願當上“偶像”,他的商業價值的確因為這檔偶像養成節目,在升值。

如今,100位練習生已經淘汰到20位,而周騰陽和另外80位練習生也因為這檔節目或多或少被觀眾認識,但真正走到最後的9位練習生才能成為最終的“養成偶像”。3月30日,剩餘20位偶像練習生與導師合作公演在愛奇藝播出後,播放量為1.6億次。

流量決定商業價值的今天,養成系偶像在日韓已經是粉絲經濟的重要支撐體,雖然此前中國有TFBOYS這樣的養成系偶像團體,但《偶像練習生》這檔節目的出現,讓不少觀眾第一次感受到自己“養成”一個偶像的樂趣和成就感,也帶領中國粉絲經濟走進全新境界。

《偶像練習生》

1月19日,偶像男團競演養成類真人秀節目《偶像練習生》在愛奇藝正式播出,上線1小時,播放量突破1億人次。據云合數據(去水)統計,截止到3月27日《偶像練習生》的累積播放量為994,530,620次;累積彈幕量2,025,015;微博#偶像練習生#閱讀次數10,850,000,000。

深度|親媽粉都是怎麼為《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然而,這也是一檔從開播就伴隨著各種雜音的網絡綜藝。

疑似抄襲韓國綜藝節目、某選手因不雅內容被退賽、有些練習生經驗幾乎為零就來參賽……儘管如此,這檔偶像養成選秀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無論是播放量,還是微博話題熱度,始終一路飆升。而人氣暴漲的背後,那個隱藏了巨大財富的粉絲經濟市場,也被炸裂開來。

雖然是100位參賽練習生中被淘汰的一位,但周騰陽已經足夠幸運了。在中國北上廣,有數以千萬計等待被發現,懷揣明星夢的少年。看看藝校門口蜿蜒長隊裡一張張期待的面孔,任誰都能感受到那些憧憬和夢想。

《偶像練習生》的確給想當明星的男孩們,打開一扇通往偶像的快捷之門。只是,層層篩選的過程裡,必然伴隨殘酷。“我們練主題曲的時候,每天就睡三個小時,練到凌晨3、4點回去休息,早上7點又要起床繼續。每天困得要死,我坐在那兒,只要有個地方靠一下,我就能睡著。”的確,有些人即使很努力,也未必幸運,周騰陽最終沒有在晉級賽中留下來。

“越努力,越幸運!”是《偶像練習生》中的一句SLOGAN。如果說周騰陽是眾多分母中的一個,那麼蔡徐坤就是那個讓人羨慕的“努力並幸運的分子”。

深度|親媽粉都是怎麼為《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 蔡徐坤,1998年出生於湖南省。

  • 2012年4月,蔡徐坤因參加綜藝節目《向上吧!少年》進入全國200強而進入娛樂圈;

  • 同年8月,他參演個人首部偶像劇《童話二分之一》;

  • 2015年7月,蔡徐坤參加真人秀節目《星動亞洲》,成功進入全國前十五強;

  • 2016年10月,蔡徐坤通過10人男子組合SWIN正式出道;

  • 2018年1月,參加愛奇藝重點打造的中國首檔偶像男團競演養成類真人秀《偶像練習生》。

  • 截止發稿為止,蔡徐坤微博粉絲550萬。

讓很多人瞭解到蔡徐坤的,是他小學時被選為TFBOYS備選練習生的這段經歷,由於當時年紀太小,父母最終送蔡徐坤出國留學,而這個決定也讓蔡徐坤比王俊凱等人晚出道,晚出名了很多年。

從站在《偶像練習生》舞臺上的第一天開始,蔡徐坤就突顯出自己的綜合實力。不僅才藝經過專業訓練,連他的粉絲團都有專門的名號——“IKUN”,在臺下,蔡徐坤的應援隊伍也是陣容、裝備統一,大有出道多年偶像的氣勢了。

參與《偶像練習生》這檔節目,促使蔡徐坤的偶像夢提早返場

在百度指數上可見,2018年1月之前,蔡徐坤的百度指數只有1千左右,參加《偶像練習生》後,最高指數超過8萬;而在蔡徐坤全部百度指數展開後可見,參加《偶像練習生》讓他的指數成直線上升趨勢。(見下圖)

深度|親媽粉都是怎麼為《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在蔡徐坤的粉絲裡,以30-39歲女性人群為核心粉絲群,而這部分人的消費能力很強,也有消費意願,因此蔡徐坤未來的商業價值也不可小覷,必將成為代言人的新生力量。

深度|親媽粉都是怎麼為《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雖然《偶像練習生》伴隨諸多質疑,但這檔節目的確引發不小的共鳴,微博指數一路攀高,而觀眾和討論者以女性為主,微博指數數據中女性佔有率高達80%。

深度|親媽粉都是怎麼為《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深度|親媽粉都是怎麼為《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根據數據顯示可以判斷,目前養成系偶像節目的主打市場為:25-45歲之間的女性群體,而這一群體的女性具有獨立的財務支配能力,可以預見,養成系偶像以及其衍生品,在中國的商業潛質巨大。這也是《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這樣的養成系偶像選秀不惜成本精心製作的根本原因。

養一個偶像需要多少錢?

什麼是養成?

最形象的解釋是“旅行青蛙”,你一口口草餅喂大的蛙蛙,它讓你牽掛。

什麼是養成系偶像?

日本國民級少女偶像團體AKB48,影響力之大甚至幫日本實現了CD實體唱片業的逆勢增長。2012年,中國的上海推出了姐妹團SNH48的少女團體,憑藉AKB48多年經驗構建的成熟的“養成系偶像團體體系”,SNH48在短短的4年間成長為最有影響力的少女偶像團體。而其中的團員鞠婧禕、黃婷婷等人也成為最有商業價值的新生偶像明星。

深度|親媽粉都是怎麼為《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Justin是《偶像練習生》中前炙手可熱的選手,排位賽裡有過第二名的好成績。前不久在接受採訪時,Justin曾和媒體透露自己的粉絲團叫“賈母”,記者問及“是否擔心粉絲三月現象(很多粉絲只能維持三個月的熱度)”,Justin自信地回答:“不會啊,因為我的粉絲都是媽媽粉,媽媽怎麼會放棄自己的孩子呢?”不僅是Justin和蔡徐坤,《偶像練習生》中的大部分粉絲團都是帶有“媽媽粉”情結,這也是養成系偶像綜藝流量較大的重要因素。

此前中國也出現過《超女》《快男》《加油!好男兒》等選秀節目,也是由觀眾票選層層淘汰、晉級選拔而成,但因為這些節目中“評委”對選手進階起著決定性作用,只有進入半決賽後觀眾才能影響競選的結果。而《偶像練習生》一開始就由“全民製作人”進行投票,全程參與打造自己的偶像成績,導師只負責指導作品,因此觀眾“養成偶像”的成分更多。

為什麼養成系偶像更容易獲得90、00後的關注?

1.偶像和粉絲之間的社會距離更近,更容易去認同對方。偶像身上的不足反而讓粉絲覺得親切、可愛。

2. 超越了以往偶像和粉絲之間的單向關係,而是更多地與偶像發生互動、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能影響偶像的發展,這種和偶像建立起的“雙向關係”的感覺,讓粉絲投入更多時間、精力、金錢、感情,即便這種“雙向關係”可能只是一種錯覺。

3.感受到自己親手打造出全民偶像的巨大成就感,這種喜悅和滿足與以往的單一崇拜截然不同。

《偶像練習生》在節目開始,不斷強調“全民製作人”的概念,不僅平時可以在投票通道進行線上投票,且每次晉級選拔賽,節目還邀請“全民製作人”到現場為偶像打CALL。根據愛奇藝統計,目前有73萬人參加泡泡圈,共發佈67.3萬條內容,就在記者搜索數據的時候,有2.9萬人正在泡泡圈參與“偶像練習生”的討論。

深度|親媽粉都是怎麼為《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在這裡所謂的“全民製作人”說白了就是“豢養”偶像的粉絲們,每次看著比賽時臺下熱切的眼神,你都能看到“母性的光輝”。

看過這檔節目的觀眾,一定記得一條插播的貸款廣告,該產品主打小額低息借貸,針對的就是這群粉絲。那麼,養成一個偶像,粉絲需要花多少錢呢?採訪後記者發現,養成一個偶像和養大一個孩子大致一個道理:窮養,富養,都看當媽的自己了。但粉絲市場裡,“溺愛孩子的媽”顯然更多。

先來看看偶像消費涉及的領域吧:

專輯:對IDOL來說,音樂是本職,所以購買偶像們的專輯銷量是粉絲的第一要務

你看,EXO四子,回國後儘管電影、電視劇、綜藝、廣告等工作不斷,讓他們分身乏術,卻都沒有放棄音樂這一塊陣地,隔一段時間便各有數字專輯問世。雖然他們的歌曲都不太出圈,但銷量卻都驚人,一個粉絲買上萬張數專的不在少數,為了偶像也是竭盡全力。

來看看QQ音樂單平臺最近的一個銷售紀錄:3月13日,BIGBANG新歌《花路》在QQ音樂上首發,銷量20小時突破了67萬張,銷售額達到200萬;3月17日凌晨6點,銷量突破100萬張,85小時破百萬打破了所有韓國藝人在QQ音樂平臺上保持的記錄。算上此前在QQ音樂發行的數字專輯,BIGBANG在QQ音樂已累計銷售714萬張數字專輯、銷售額達到3900萬元,成為完整大碟累計銷量歷史最高的音樂人。

深度|親媽粉都是怎麼為《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BIGBANG新歌《花路》銷量驚人

2017年上半年,國內鹿晗的四張mini數字專輯總銷量超過850萬張,單價均為5元/張,那麼由此可計算出,鹿晗僅數字專輯上的半年收入就高達4250萬元

演唱會:除了專輯,演唱會也是粉絲在支持偶像上的重要投入之一

雖然傷了腿,但李宇春依然坐著輪椅出現在成都演唱會的彩排現場,這位國產偶像第一人,每一年都堅持舉辦巡迴演唱會,而其粉絲也是以長情著稱,很多鐵粉都是場場跟,往返機票、酒店住宿、前排門票、現場應援物、禮物等等,光在看演唱會這一項上都要投入數萬元。

深度|親媽粉都是怎麼為《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李宇春拄著柺杖在演唱會上唱歌

基礎應援物:粉絲標配的應援物大多有統一購買的設計和渠道


氣球、燈牌、橫幅、閃光棒這些都是接機、看演唱會現場的基礎應援物品,無論哪個國家,每個粉絲都會位偶像量身定做,而且每個偶像的應援物大多有統一的設計。

深度|親媽粉都是怎麼為《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記者在淘寶銷售業績最高的一家粉絲專賣店中看到這裡有規格、設計一致的各種偶像應援物,銷售活躍度很高,其中EXO的手幅月銷量308筆。

官方歌迷會:加入偶像的官方歌迷會你才算是真正的粉絲,入會是要交會費的哦

深度|親媽粉都是怎麼為《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中國、日本、韓國各國的會費都不一樣,加入之後,偶像的各種活動才有優先權參與,有時候會有抽獎福利(送偶像的簽名,CD)之類的。

食物應援:粉絲捨不得偶像吃苦,最廣泛的就是食物應援了

其實這種應援花費不高,只要偶像參加活動,拍電視劇、上綜藝、參加運動會,粉絲都會送食物、而且粉絲會送和偶像一塊參加節目的別家的藝人、節目的編導、製作人、工作人員、CODY都要面面俱到,所以這種應援都是幾十幾百份的送,讓自家偶像覺得有面子。

深度|親媽粉都是怎麼為《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粉絲的食物應援

禮物:粉絲送偶像禮物或者組織應援的場合真是太多


不僅偶像出道紀念日、成員生日、參加綜藝活動應援,拍電視劇電影應援,打歌得應援,拍廣告應援,甚至連飯CP的CP生日你也得應援。

明星迴歸或每到紀念日,粉絲們會通過戶外廣告屏、報紙、公車廣告等手段為偶像做宣傳。為了給自己偶像臉上添彩,偶像拍戲期間粉絲團還會照顧到其他明星及工作人員。

其次就是粉絲之間的激烈競爭,競爭意識不斷增強,粉絲們覺得高價的禮物才會給自己的偶像留下深刻印象,吳亦凡、鹿晗、宋茜都曾收到過粉絲贈送的“奢侈品”。

宣傳應援

就在3月,記者在北京的地鐵裡赫然發現蔡徐坤的應援廣告,畫面上直白的放上投票二維碼,和粉絲言簡意賅的訴求“出道吧蔡徐坤”。

深度|親媽粉都是怎麼為《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在韓國,通過大規模車輛運送歌迷是常見的,比如在首爾等地區,經常能看到粉絲為偶像購買的大型廣告牌,上面有偶像的新劇或新專輯畫面,以及粉絲對偶像表達的支持內容。因此,各種公交站、地鐵站、LED電子屏應援,橫幅,地鐵站……這些地方的應援受眾才廣,宣傳更有力度。

戶外廣告應援

今年3月,粉絲讓蔡徐坤登上了有“世界第一屏”之稱的紐約納斯達克廣場LED廣告屏,為蔡徐坤加油。此後,粉絲後又在西單君太的LED上循環播放蔡徐坤的投票廣告。記者採訪一位資深廣告人獲悉,納斯達克屏幕一天的播放價格在1萬人民幣左右,而西單君太的循環播放價格高達10萬元人民幣左右。

深度|親媽粉都是怎麼為《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蔡徐坤登上了“世界第一屏”

戶外廣告應援,一般常見於新專輯發佈前,或者其他新活動開始前,歌迷自發的宣傳。地鐵站招貼、橫幅、公交車廣告等方式。類似經濟公司常見的宣傳手段,但這都由歌迷會自發集資自己策劃製作自己聯繫相關人員來完成。當經濟公司宣傳不給力時,這種應援方式非常有效。

記者採訪到家住山東的39歲唐潔女士,她目前在一家外貿公司任會計一職,未婚,目前沒男友。她是多年的資深老粉,曾經加入過“明教”、後又成為張藝興的粉絲,在看《偶像練習生》後成為陳立農的粉絲。此前,為了支撐粉絲的代言,唐女士曾花費數千元購買某品牌手機。

而參加張藝興在北京舉辦的見面會、現場活動,更是讓唐女士一擲千金,“最高的一次是5000元,除了路費還給偶像買了很貴的禮物。”自從喜歡上陳立農,唐女士又花高價買黃牛票千里迢迢趕往錄製基地給偶像打CALL,為了給農農投票,花了不少紅包錢讓周圍朋友愛奇藝的ID投票。唐女士算了一下告訴記者,“如果認認真真養成一個偶像,這個費用不亞於養一個孩子錢了。”

暢遊在粉絲經濟這片藍海中

根據艾瑞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偶像市場總產業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這片藍海市場充滿巨大的商業誘惑。

愛奇藝出品的《偶像練習生》已經接近尾聲,而購買韓國produce 101的版權的騰訊《創造101》網絡自制綜藝節目,即將上線。這是一檔少女養成系偶像選秀節目,還未開播,贊助商已經擠破頭,微博話題熱度也逐漸攀升。

中國偶像的迭代速度較慢,通常四小花旦,四小生都會把持一線位置多年,范冰冰、楊冪、到現在的熱巴等,新鮮面孔的出現並不高頻。市場需要新鮮血液去激發活力,粉絲經濟的市場也需要更多新生力量共同開掘。

在《藝恩&華策:粉絲經濟研究報告》中,可以看到偶像流量變現主要依靠偶像攜帶的直接消費行為包括:專輯消費、代言產品消費、出版物消費、影視作品消費(付費內容)……

深度|親媽粉都是怎麼為《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養成系偶像販賣的是“夢想”,這一點最能切中粉絲市場的“痛點”。從遙不可及的“夢想”到實現經濟收入,這就是粉絲經濟最成功的閉環。在伊恩&華策共同推出的粉絲經濟報告中,甚至能看到這樣一條“愛TA就是為TA花錢”。

深度|親媽粉都是怎麼為《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隨著《偶像練習生》中練習生們的殘酷角逐,觀眾不僅能記住偶像的名字,還記住了他們背後的經紀公司:華誼、英皇、樂華、香蕉計劃、果然天空、紅熠文化覺醒東方……電視劇製片人張潔告訴記者,她和一些業內人士也在關注這檔節目,希望從中發掘新的面孔參加現代劇演出,而這樣的“商機”必然也會帶動經紀公司的行業發展。

在全球經濟環境放緩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仍處於疲弱期,然而經濟越不景氣,文化娛樂消費反而逆市增長,這幾乎已經成為全球經濟規律:美國在過去遭遇的七次經濟危機中,有五次電影票房不但不降,反強烈飆升;日本依靠動漫、網遊產業苦撐二十年,最終走出經濟危機;韓國在1997年金融危機之後同樣以文化消費挽救了危局,近乎專業的偶像經濟也是由當時引爆的。

一般而言,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人們的物質需求會緊縮,而精神文化需求會膨脹,這一點在中國的電影、電視劇、綜藝市場上已經表現突出,而粉絲經濟這片藍海,正等待更多商業參與者搶佔。

深度|親媽粉都是怎麼為《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從《偶像練習生》帶動的商業機遇,到即將上線的《創造101》未播先火的影響力,可以看到中國粉絲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挖掘空間,而製造偶像也開始進入細分階段,“養成系偶像”將成為2018年文娛行業的關鍵詞,當這個市場和消費群體被完全喚醒後,根據當下市場分析,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到2020年中國偶像市場總產業規模將達到千億規模,而資本也已經蠢蠢欲動,佈局參與打造未來行業的獨角獸。

無論《偶像練習生》中誰最終會以C位出道,可以肯定的是,“養成系偶像”這門生意都會越來越火爆。

1.文章為文娛價值官原創作品,首發於文娛價值官微信公眾號ID:wenyujiazhiguan

2.歡迎轉載,轉載時請在文章開頭註明“文章轉自文娛價值官ID:wenyujiazhiguan”

深度|親媽粉都是怎麼為《偶像練習生》蔡徐坤打call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