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前段时间,蒋方舟在奇葩大会上做演讲时,自爆是讨好型人格,独自在异国他乡待了一年,谁也不认识,谁也不理,才治好了这个问题。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其实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中国式好人”,明明不愿意去做什么事,但碍于情面还是答应去做;明明脸上笑嘻嘻,但其实心里早就一万句MMP;宁可委屈自己一百,不能辜负他人一分;简单来说,就是自己的行为多趋向于他人的意愿,能做到让对方满意顺心就行。

蒋方舟: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可是对方顺心了,你扎心了!那为什么还要做好人?讨好吧,“我为她们做了这么多事情,她们会感激我的。”“我都牺牲自己的时间帮他写论文,简直把自己都感动了。”“领导错了,但是我不能指责他,不然对自己印象不好了。” 看出点儿什么吗?

蒋方舟: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有书曾说,精致的利他主义其实是利己主义。为什么这样说?你委屈自己,一切从表面上看来是从他人立场出发,为他人考虑,帮他人做事的行为,其实都是为了得到他人的铭记于心和感恩戴德。

蒋方舟: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我们往往不愿意和他人正面起冲突,害怕冲突,我们努力试着营造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氛,“看,大家关系多好啊!”“看,我是个多么好得倾听者啊!”“看,我都么乐于助人啊!”可是你心里真正想的是什么呢?

蒋方舟: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我猜,你肯定想说,“老子要不是照顾你情绪才懒得听你唠叨!”又或者“自己没长腿吗,天天让人带饭!”你其实内心早就爆炸了,但是还“故作坚强”。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一句话:“你太好相处,可能只是因为隐藏了自己。”我们不敢发泄自己的情绪,怯于向人表达恨意。大家的逻辑往往是表达愤怒就是坏,真实的自己不值得被爱,所以才要装成这样渴望被爱。

蒋方舟: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但是这份“爱”真实吗?明明不喜欢这些人,可是还是要努力做出让她们喜欢自己的事情来,无限放低原则和底线,到头来吸引的却并不是真正欣赏你和重视你的人。

邻居家都跟我妈说我很懂事,我妈一语似箴言:太懂事的人往往过的不幸福。确实是这样,懂事,照顾各方情绪,大家心里舒坦了,你就委屈了。

蒋方舟: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给大家讲一个我最好的朋友如何把我玩丢了的故事。我和P是高中同学,闺蜜,大学时都在武汉,只是在不同的学校。她花大价钱进了一个中医药大学学护理,这对一个文科生来说,确实是很吃力。

她在学校觉得孤单,总是要求我去找她玩,有时候即使再忙我也会去找她,甚至周末去陪她上课,穿着她给我借来的护士服。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想去爱护她,但是我也需要得到她的爱护。整个大一,我往她的学校跑了不知多少次,但是当我抱怨说你都没来过我学校一次,要不这次你来找我玩儿?

蒋方舟: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你学校太远了,要转好几趟车,我不去。”我现在还记得她当时的回答和我心里的落寞,难道我去你那就不远吗?你以为我每次都很方便去陪你吗?我也有很多次不情愿,但是我的不情愿在你的需求面前,不算什么,你需要我,我很重要,我需要你时,我又不重要了。

从来没跟她发过脾气的我,到底是绷不住了,给她发了很长很长的信息,表达了我的不满和被冷落以及不会再去找她的决心。以前觉得怕丢了朋友,现在看来是丢了自己。

蒋方舟: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蒋方舟说,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我再同意不过,社会道德要求我们乐于助人,但是现实生活情境让我们认清自己的内心导向:“我不想帮你,但是不帮你我会愧疚,关系会尴尬,那还是委屈自己帮你吧!”于是,愧疚感一次次得胁迫我们做一些不愿意做得事,说一些不愿意说的话。

蒋方舟: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既然这样,不如任性起来,不是说让你胡闹,而是说,言行随心,别将就,别妥协。再碰到下雨天刮风天懒癌室友裹成个大粽子坐在电脑前看综艺也不愿意换衣服下去吃饭却张口让你带饭的,请回一句:我不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