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兩年前,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村落變成了一個傳奇故事、一個標識。這個叫崔崗的村落,變成了注入“藝術基因”又哺育藝術生長的土地。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沿著這條被譽為“合肥最美公路”的大姚路就能到達崔崗村,藝術家小村的故事就是從這條油柏公路開始的。如果你愛上這條公路,你肯定會愛上這座小村。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崔崗的藝術家們用藝術介入的方式回到鄉村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作為對家園的迴歸

對土地的尊重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自然生長

崔岡村“變形記”

被邊緣的鄉村讓藝術家一見傾心,一間間鄉間老屋被裝飾一新,一個個藝術家陸續進駐,為崔崗村的鄉村旅遊迎來了“春天”。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幾年前,崔崗這個僅有1300餘人的“彈丸”小村,有點“不招人待見”:因靠近水源保護地,幾乎沒什麼企業入駐;又因是崗地(類似丘陵地帶),不能機械化作業,土地收成不高,村裡不少青壯年都選擇進城打工。但這個普通,甚至有些貧瘠的村子,卻引來不少藝術家。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去往崔崗的柏油小路,依著高低不平的地勢,一路蜿蜒曲折,起伏延伸,兩旁的楊樹錯落有致,鬱鬱蔥蔥,而村子緊鄰合肥水源地董鋪水庫,天然崗地,景色別緻。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2012年6月,自由藝術家謝澤第一次來到崔崗,便一見傾心,沒幾天工夫,謝澤找了個閒置小院,和村民談好價格,成為了這裡第一個入駐的藝術家。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謝澤將這個小院命名為“瓦房”,在他看來,瓦房代表原生態的居住環境,遠離城市的喧囂嘈雜,有一種鄉土氣息的迴歸。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白牆藍門的設計,使瓦房變得清新自然

而這份原生態,不光吸引了謝澤,“剛來時我策劃了一期個人作品展,沒想到來了100多人,車輛把村口都堵了,很多人打聽還有沒有空房。”謝澤說。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憑著口口相傳,柴院、環藝坊、素陶工社……一間間鄉間老房被裝飾一新,一個個藝術家陸續進駐。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環藝•坊五彩

“蹭飯了,蹭飯了,雞蛋角、燉土雞、一品鍋……”藝術家旌陽一聲招呼,小小的“柴院”馬上來了人氣。平日裡,藝術家與村民之間,就在這種彼此串門、蹭飯中交流了情感,拉近了距離。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柴院

“都市裡的高樓廣廈,即便鄰里間也往往互不相識,但在鄉村,遠親不如近鄰的鄉土情誼很濃。”謝澤說,“你來我往,其樂融融。”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柴院主人旌陽

“在這兒可以享受慢下來的生活,心境變得愜意安靜。”在旌陽眼中,灶臺上升起的炊煙,朋友聚在一桌談笑,小孩子滿院子亂竄,人的自由天性得到釋放。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和他一樣,不少藝術家在這種藝術化的生活中體味著鄉村美好。“夜晚躺在院子的角落,能看到滿天的繁星。”旌陽說。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共享藝術

藝術介入崔崗

鄉村小學有了藝術指導,村民有了房租、旅遊收入,曾經衰敗的鄉村開始旺起來。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不同於宋莊等大都市裡的藝術村,崔崗村沒有太多的職業藝術家。“只有一些有趣的人、時尚的人、咧著嘴笑的人,他們沒想著靠作品賺錢,而是抱著‘玩’藝術的心態,和所有人一起樂呵。”謝澤說。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街頭塗鴉

作為崔崗市集的發起人之一,素陶工社創辦人王菊生認為藝術並不專屬於“大家”“大師”。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素陶工社

“不只是專業學美術、製作的人才能搞藝術,發起崔崗市集,就是要給每個熱愛、喜歡它的人搭建平臺,讓藝術可以在市集上‘叫賣’。”在王菊生看來,市集上,一個小手工作品的展示推介,一首街頭小調的表演傳唱,都是生活化的草根藝術,散發著無窮魅力。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崔崗村定期舉辦的手工藝集市

被帶動起來的鄉村藝術生活,很熱鬧,很豐富。

崔崗村村支部書記介紹,藝術家的工作室必須在規定時間向遊客開放。而如今每逢假日,村裡總能看到遊客三五成群,或到繪畫工作室欣賞素描,或到攝影展廳品評作品,或到音樂小屋聽聽原創音樂,飯點兒時再來一份徽州一品鍋,好不愜意。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此外,藝術家還會常到鄉村小學做活動,講幾堂公開課,小朋友也能到他們的工作室參觀。三十崗鄉副鄉長楊潔介紹,和市區相比,鄉村學校教學設施、資源相對有限,通過藝術家和學校的對接,小朋友也能夠直接觸摸藝術。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接受藝術的薰陶,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重要性不次於學好數理化。”王菊生平日裡自己會做些素陶瓷器,邀請小朋友來這兒參觀,“很隨意,提前預約一下就行。”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離柴院不遠,崔家食府開得有聲有色,遊客來了少不了嘗一口這兒的滷鵝、魚肉餃,老闆李進算了筆賬:每週營收2萬塊錢,每月進賬8萬多,除去人工、食材等成本,每月能掙15000多塊錢,這比在外打工兩三千塊錢的工資翻了好幾倍。

而村民張立新,則成了安徽走馬崗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東,在周邊搞起了農業採摘等生態旅遊,“一年能拿七八萬分紅,收入不低同時還能照顧家人。”張立新說。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雖然規模不大,但村裡開始有人回來了。崔光龍介紹,村民得了甜頭,曾經衰敗的人氣旺了起來。

定規立矩

無規矩,不成方圓

藝術家村民相互協商制定規範,既要滿足村民增收願望,又要符合藝術村持續發展需要。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臨近水源、崗地地貌,對崔崗發展是限制,但也成了機遇。”楊潔介紹,藝術家的自發進駐,讓政府看到了鄉村建設的另一條思路,找準了崔崗村生態、文化的發展方向。

“以前的泥巴路沒有了,頭頂纏繞的電線理順了。”楊潔說,這幾年政府加大對村子基礎建設的投入,鋪上了柏油路,裝上了太陽能路燈,佈置了汙水微動力處理系統。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在政策引導上,政府也開始積極介入。“限定每個院落每月租金不超過800元,租期統一定為15年,同時每年支付給租房農戶一定補貼,從合同簽訂第六年起,允許房租每年以5%的幅度漲價。”

廬陽區副區長錢江介紹,因原先村裡閒置房屋多而且比較破舊,藝術家重新裝修動輒需投入十幾二十萬元,租期太短不利於藝術家入駐,而這麼規定,就是要以儘量低的價格、儘量長的租期吸引入駐,同時兼顧農戶利益。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現在崔崗的體量還不大,下一步我們會擴大範圍,同時公共藝術展館、咖啡屋、書吧、茶吧等也都在配套跟進。”楊潔介紹。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在謝澤看來,崔崗能有今天的面貌已不簡單。“不能急於求成、大拆大建,鄉村發展不會一蹴而就,要自然生長。”謝澤強調。

與自然生長相伴生的,還有不少問題需要注意。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誰家沒個拌嘴爭執、雞毛蒜皮,如何保持藝術家與村民間的長久和諧?錢江認為,藝術家與藝術家之間、藝術家與村民之間需要有相應的規範“兜底”。

“容易出現哪些糾紛,問題出現後怎麼解決,現在村裡正引導他們相互協商、制定規範。”錢江說,“政府不直接出面定規,就是考慮到,很多村規民約,只有通過大家協商之後才能更好地執行。”

而另一方面,15年房屋租期一到,倘若村民坐地起價,藝術村何以為續?“現在的租房合同中有關於到期後藝術家優先續租的規定。”楊潔說。錢江介紹,“政府介入藝術村管理的總體原則,就是要既滿足村民增加收入的現實要求,又符合藝術村持續發展的需要。”

位於水源保護地的小村莊如何通過文化實現鄉村振興?

對於崔崗的未來,錢江有自己的盤算,“不強求,希望有一天出現更多張崗李崗,那個時候,鄉村文化發展才會是一個整體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