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教訓,別讓「討好型人格」毀了你一生

痛苦的教訓,別讓“討好型人格”毀了你一生

01

最近看了很多篇文章,都是關於“討好型人格”的,其中,在最新一期的《奇葩大會》知名作家蔣方舟自爆她以前是“討好型人格”。

在她從小的意識裡,很害怕為別人添麻煩而去討好努力迎合別人,也不懂的去拒絕別人,害怕給別人添麻煩。即使是別人有錯殃及在她身上,也是她道歉的份。

在早些年的時候我就翻看過她的微博,也知道她年少就出名了,更是很多人眼中的天才美少女作家。

她9歲時便出版了人生第一本書,她的成名史也完全印證了張愛玲說過的一段話:“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年少成名的她,就一直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也正因為如此,她從小接觸的都是很優秀的人。她所處的圈子也在改變了她的性格,她很聽話,也不會跟別人發生矛盾,害怕被他人所不喜,於是她一直努力去取悅他人。

02

直到有天,有個朋友問她:“你跟朋友建立過真實的關係嗎?”

她不解這句話的含義,就反覆問朋友,朋友說就是你跟別人吵架,你會不會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暴露給這個人。

她突然意識到,在這麼多年裡,她似乎都是活在別人的情緒以及評價當中的,她害怕跟人產生矛盾, 所以不會把自己最真實的情緒洩露出來,哪怕這個人有多麼令她反感不悅,她也會選擇附和以及遷就他。

包括在一段親密的關係中,對方反覆打電話過來罵她,甚至用各種刺耳的語氣中傷她,她也會一直跟那個人說對不起。

後來她察覺到自己在人際關係裡,她永遠站在最弱方,她一直以很卑微,用很低的姿態去迎合他人,不會將自己的情緒表露出來,她害怕將自己一直以來的“完美標籤”崩壞,因此,她只有選擇忍讓。

她很痛苦也很壓抑,但她又在乎別人的看法,循環往復,她漸漸成了沒有原則與底線的人。

後來,她去了日本呆了一年,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語言,在東京那段時間裡,她逐漸治好了自己的討好型人格。

03

其實,說到這裡,感觸很深,拿我自身一段經歷來說,我曾經也是一位“討好型”人格的患者。

我習慣於去迎合別人,我很在乎別人對我的評價,不想麻煩別人幫我做什麼事,總感覺很愧疚,也害怕跟別人去爭吵。哪怕自身沒錯,我也會選擇去認錯,就算別人指著鼻子罵我,我都要硬撐著將委屈吞下去。

我從小就是別人眼中懂事的孩子,但是懂事的人設卻使我受到傷害。

在我前幾年出來社會工作的時候,我遇到一個同事,就一直要我幫她做什麼,問她一個事都要罵我,指責著我,哪怕一件小事做錯了,都是她鋪天蓋地的指責聲。當時我整個腦子都是緊繃的狀態,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去跟她爭執。

我只好一個勁的說我錯了,要麼就是你說的都是對的。雖然一晚上我都想好用什麼話去罵她的時候,但是我總是說不出來,不知道該用什麼去將這種情緒發洩。

甚至她有時候要用我的休息時間將她送去車站,連句謝謝都沒有,頭一甩,就走了。我當時很想去拒絕,但我總想當一個大好人。

包括曾經有個客戶的電話也是莫名的就罵我,我大氣都不敢吭,悻悻的趕緊將電話給掛了。

04

後來我選擇做了銷售行業,漸漸的我在同行裡就領悟出一個道理,你若想在這行掙錢,就必須要有氣場,學會去拒絕別人,而不是討好別人,你越是討好,那你最終傷害的就是自己。

我做了差不多兩年多的銷售,其中我拒絕過很多客戶與業主提出的無理條件,我可以因為一個單子,死皮賴臉的打很多電話,包括上門走訪。

有時候有極個別的業主有點神經的打電話過來,就採取特別的方法,不爽就懟回去。

其實,曾經我像大多數“討好者”一樣,總是習慣以很卑微的姿態獲取他人的認可,滿意。殊不知,這往往傷害的是自己。

以前總覺得討人喜愛是別人對你最大的認可,也就導致什麼阿貓阿狗都往你頭上跳,肆無忌憚的挑釁你。而自己卻像一隻螞蚱一樣,被人死死的摁在牆上不能動彈。

說這是作繭自縛嗎?但又沒犯錯,而產生這種原因最大的根本就是你的討好失了鋒芒,失了原則,失了底線。

一個在生活中沒有底線的人,往往會過的很狼狽,我們總會想著下次絕不,要麼選擇去容忍。我們刷著所謂的存在感,討好的樣子,但是捫心自問下快樂嗎,幸福嗎?

我敢說我曾經不快樂,因為精神時常活在緊繃的狀態,生怕跟別人起衝突,那種生活太不自由了。

但是我現在很好,因為我敢踏出了那一步,我可以不去在乎別人的看法,也不會為了迎合他人給自己造成傷害。我可以享受合群,也可以一個人孤獨行走在陌生的城市裡。

不管前路多麼擁擠,令人畏懼不敢向前,但我內心時常有個聲音反覆告訴我,越是害怕就越要告訴自己除了前行沒有其他選擇。

05

就像蔣方舟回國後,她跟一個老師吃飯的時候,由於忍受不了對方倚老賣老教訓她的樣子,就狠狠的把她罵了一頓,最後甩門而出。

那一刻,她很高興的跟著朋友說了這個事,因為她戰勝了那隱藏在她心中20多年的一道魔障。

她不在害怕去得罪人,不害怕顧及他人的想法。這刻,她覺得她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正如她在奇葩大會上說:“被人喜歡,它有一個很大的風險,就是你會發現,這個被人喜歡的自己,經常會覆蓋一個真實的自己”。

這些話之所以令人產生共鳴,是因為很多人紛紛表示中槍了。近些年發生了很多新聞,其實很多都指向了人不能去過分的討好。

去年一位跆拳道教練活生生的將自己的妻子打死。再之前他妻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忍他的家暴,期望丈夫會改變,最後死後反被他丈夫誣陷她在外面偷情。西交博士生楊寶德之死,最大的原因是不堪忍受老師的奴役最終自殺身亡。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武漢大學研究生陶崇園也因老師的壓迫,控制,最終走向了自殺。

這些血淋淋的案例,如果追溯於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們沒去選擇抵抗,他們經常被動的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沒能把自己真正的情緒表達出來。

他們認為只有忍讓,討好,對方會給他們一些相應的報酬,所以只能選擇一昧的忍氣吞聲。最後,他們活的如脫翼的蝴蝶,飛不起只能耗著,耗不過去了生命也就枯竭了。

06

有人說:“適度的討好是生存的必要,而過度的討好就會迷失自己,傷害自己”。

在現實生活裡,我們多多少少會去討好他人。

但是請記住不要過分討好別人,過分的將自己的身段放低,堅持自己的原則。你這麼優秀,能幹,不是給別人踐踏的。

你要活的有自己的底氣,原則。有人侵犯了你的底線,你要學會去拒絕,而不是忍讓。

在生活中凡事對自己逼一把,你要記得一句話,不是你不行,而是你不敢去做,當你將自我設定的防線撤除了,你會發現很多事都會水到渠成。

世界很美,有看不完的風景。當你感覺到,討好一個人會很難過時,那麼請你將討好這個詞放自己身上。

最後套用馬東在節目中的一句金話:“愧疚是最大的負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作者:餘凡,一品好書,原創專欄作者,一枚默默無聞在深夜熬文字的姑娘,只寫有溫度的文字。願你有文字做依,有人可思,有粥予之溫,你若來,我把故事講給你聽。

備註:好型人格大都具有這五個特徵:

1、害怕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討好型人格第一個特徵是非常害怕說出自己內心真實想法。

由於覺得自己弱勢,一旦說出自己的想法就會感覺會被孤立,擔心不被他人接納,更害怕他人的攻擊,所以他們總是把自己真實想法藏在心裡,而不是完全大膽勇敢的表露出來。

2、喜歡主動道歉

討好型人格第二大特徵是喜歡道歉,蔣方舟講述自己曾經和朋友相處以及工作中,她永遠是那個喜歡道歉的人。

有次有個朋友打電話來,她沒接到,後來朋友沒完沒了的打過來,她內心是非常厭煩的,她其實很想對對方說,你不要打過來了,我真的很煩,但是她沒有勇氣說出來。

她非常害怕產生衝突,所以她希望用道歉快點結束衝突,這是她們處理事情的主要方式。

3、會迎合他人

討好型人格第三個方面特點則是喜歡迎合他人,在社交交往中,他們對待別人的觀點經常會說,你說得很對,這種迎合來自他們內心的膽怯,總是覺得別人比自己要厲害,所以會把自己降得很低。

她們總是擔心別人不高興,但是卻忘記了自我的情緒,自我聲音是什麼。

所以她們活得小心翼翼,而不是自信滿滿,她們在人群中總是顯得很不自在。

4、不懂得拒絕

討好型人格第五個方面特點則是不懂得拒絕,討好型人格因為十分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評價,他們會把別人的評價放在首要位置。

她們害怕拒絕,其實也是因為擔心一旦拒絕他人,他人就會十分厭惡她們,而不拒絕,則是她們假裝維持良好的關係,這可以減少她們內心的內疚與負罪情緒,但是無形中擔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更讓自己活得很累。

5、沒有原則和底線

第五個特徵是沒有原則和底線,因為在人際交往中,討好型人總是忽略了自己,她們希望和她人保持和諧的關係,所以在交往中,有時會變得沒有原則和底線,一味討好他人,在這種相處模式中,反而無法贏得她人尊重。

總得來說,討好型人格最大的特點就是掩藏自己情緒,非常害怕起衝突,所以她們會壓抑自我的需求。而要糾正討好型人格,最好的方式就是真實的面對自己,找到一個可以信任的關係,彼此內心非常坦誠的說出自己想法,你會發現你離真實更近一步,而真實也不會損害你的形象,你就逐步從討好型人格中走出。

蔣方舟講述自己之所以能從討好型人格治癒,是因為去了日本,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她無需面對複雜人際關係, 也不用擔心自己在她人的印象,她每天看書,看展覽,寫日誌,竟然發現她的討好型人格已經完全療愈好了,現在她終於敢面對最為真實的自己,也會大聲的表達自己意見,不再唯唯諾諾,不再害怕得罪人,她內心充滿了愉悅。

討好型人格更多需要我們多在意自己一點,讓我們從活在他人的世界中多愛自己一點點,讓我們可以從愛的世界中完全自我療愈,這或許是每個討好型人格最好的療愈方式。


來源 | 微信公眾號:525心理網( ID:psy525_cn)一個有營養的心理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