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忍不住收集證據,去證明自己不夠好”這種心態要不得

你有過捨命狂奔的感覺嗎?只為了符合“標準”,只為了擺脫那些指責和鞭策的聲音。

有一位朋友寫下了她“拼命奔跑”的故事:

“我從小生長在重男輕女家庭,出生並不受家人的期待,小時候常會被父母怒罵和恐嚇中:‘怎麼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不聽話就送人’。我只能拼命學習,拿到‘優秀’才不會被拋棄。 我努力讓自己表面看起來跟很自信的人一樣,模仿他們的行為、動作,但是敵不過內心的否定。現在30歲了,工作上是一個拼命三郎,可能在別人看來我很優秀,但感覺無論怎麼去做,腦子裡總有個嚴厲苛刻了人不停拿著鞭子抽著我、告訴我‘你怎麼這麼差勁’。”

童年的每一句指責,變成腦袋上的緊箍咒,禁錮了我們的成長,造成低自尊人格。

“我忍不住收集證據,去證明自己不夠好”這種心態要不得

自尊是人們如何看待自己的核心信念,它是人們看待自己的方式、對自己的評價與想法,以及人們賦予自己的價值感。

低自尊意味著一個人對自己的品質和價值有負面的信念。這種人格的人常常會因為某一件“事”做得不好,就主觀歸責,否定了全部的自己

“我忍不住收集證據,去證明自己不夠好”這種心態要不得

你呢,也會有“同款”的困惑嗎?

碰到喜歡的人表白,想躲開,覺得自己不配;

不敢參加比賽,覺得自己肯定會輸;在工作上,就算是送到面前的機會,也覺得自己不可能完成,然後看著它飛走。

相反,高自尊的人通常有很強的自信心,面對失敗會客觀歸因,把事情的始末歸咎於自己的經驗和能力不足,會以此鼓勵自己前進。

這種人格的人更能面對挫敗、能更快恢復,也更懂得愛自己,平等對待自己和他人。

英國知名心理學者哈德菲爾德說:人在自信的情況下,能夠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到500%以上,而沒有自信且自卑的人,只能發揮自己能力的30%。

“我忍不住收集證據,去證明自己不夠好”這種心態要不得

如何改善低自尊?重獲自信?

“一旦我們內心深處的負面自我限制的信念被處罰並激活,我們會通過這個信念硬性去看待自己和自己的生存環境,我們會每天都在尋找證據來驗證‘我還不夠好’。”

1.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接納自己的現狀,要多去發現自己的長處,樹立自信心;

2.自我鼓勵:善於運用表揚與肯定的方法樹立自己的自信心;

3.運用積極的自我暗示:相信自己,從而增強自信心;

4.正確對比:與別人比較時,應選擇與自己各方面相類似的人、事比較,避免產生自卑心理。

願你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