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一生的最强敌手不是项羽,而是此人,雄才大略世界闻名

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成为最终的赢家,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布衣天子。刘邦就是汉高祖。

汉高祖刘邦在建立西汉的初期,分封了不少诸侯王,韩王韩信就是其中之一。(秦末汉初的时候是有两个韩信的,汉初三杰的那个韩信已被吕后所杀。)

由于韩王信的封地是在北方,跟匈奴靠近,所以常常受到攻击。

而此时匈奴正是最强盛的时期,他的首领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冒顿单于。

这一次,韩王信的王都马邑被冒顿单于的匈奴大军包围,岌岌可危。

于是韩王信就一面派人向长安告急,一面去跟匈奴求和。

刘邦方面得到了消息马上就派兵救援,但同时刘邦又派人去责备韩王信:你怎么能擅自跟异族外交?

汉高祖刘邦一生的最强敌手不是项羽,而是此人,雄才大略世界闻名

刘邦怀疑韩王信怀有二心。

在这种敏感时刻,保持信任或者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能才是最佳策略。刘邦自己在楚汉战争的过程中就经常面临着韩信、彭越、英布等人的忠诚问题,但刘邦无一例外都选择了信任和妥协,他根本不敢追究,一旦追究,这些人都会立刻背叛。

这一次,刘邦早已不是当年的他,又或者他并没有把韩王信放在眼里,以致于处理比较随意。

果不其然,韩王信非常恐惧,他害怕刘邦会对他下手,就直接献出了马邑,向匈奴冒顿单于投降。

韩王信的恐惧还有另一个深层原因。因为刘邦建国之后所封的几个异姓诸侯王都被刘邦除去,他感觉到自己迟早也成为刀下亡魂。

冒顿单于得到马邑之后,继续南下,攻克太原郡。

公元前200年,冬天,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三十二万北征匈奴和韩王信。

汉军在太原郡的铜鞮大破韩王信,斩杀了韩王大将王喜。韩王信狼狈逃往北方投靠了冒顿单于。

胜利来得非常容易。原因很简单。韩王信本来就不是什么用兵之才,靠着贵族的身份才能够在秦末成为一股势力。他本人万万不是刘邦的对手,所以,一经交战就彻底溃败。

此时,韩王信的将领曼丘臣和王黄等拥立了赵国的旧贵族赵利为赵王,跟韩王信、匈奴的冒顿单于结成联盟,对抗刘邦。

冒顿单于就派左、右贤王率领骑兵一万跟王黄他们会合,在光武、晋阳(太原郡首府)一带构筑营垒,阻挡汉军的北上道路。

但从兵力和战斗力方面,汉军都处于绝对优势,刘邦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于是,汉军发动进攻,很快又把匈奴和韩王信残部打败。

匈奴骑兵战败后向北方逃窜,稍稍逃离了汉军的追击范围之后,又迅速集结到一起,继续抵抗。

但很明显,这点兵力根本遏制不住凶猛的汉军,他们最多也只能起到拖延时间的作用而已。

汉军再次发动进攻击溃匈奴骑兵。

精通兵法的汉高祖深知,这样打了跑,跑了再来,正是匈奴骑兵的游击战术。要是不能将他们彻底消灭,战胜的意义并不太大。

于是,刘邦指挥汉军穷追猛打,不让敌人再有机会集结成军。汉匈双方的战场就不断向北推进。

这一连串的胜利,都使得刘邦产生了轻敌的情绪。

匈奴骑兵不过如此,冒顿单于难道还能强过项羽?

绝对不可能!

不过此时正是寒冬,气温非常低,太原、晋阳一带又是北方,汉军对于这一点很难忍受,史料记载,士兵们手指被冻掉的人有十分之二三。

汉军士兵不适应天气的严寒肯定是实事了。这一点对于北方的匈奴人而言,当然是占据一定优势的。

不过,刘邦却对此置若罔闻。因为他自己入住到晋阳宫中,锦衣玉食,当然不知道底层士兵的苦。

刘邦决定要会一会这个匈奴的冒顿单于,他要一劳永逸地解决匈奴问题,就像当年的垓下之战一样,让对手彻底消失。

汉高祖有此雄心壮志,可敬可畏!

汉高祖刘邦一生的最强敌手不是项羽,而是此人,雄才大略世界闻名

于是,他派出使者去匈奴军中,名为交涉,实为侦察敌情。

冒顿单于当然对此了然于胸,他决定采用示弱之计。

冒顿将精锐部队都藏起来,所以汉军的使者到达后,看到匈奴都是些老弱残兵,连牛马牲畜也都瘦弱不堪。

使者一连去了十个全都这么说,并且据此判断,匈奴军不堪一击。

刘邦还是有所怀疑,又派娄敬去看。

不过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刘邦已经被冒顿计策所骗,因为他还没有等娄敬回来就率领大军北上了。

大军在途中遇到了娄敬。

娄敬说:我看到的和前面十个人一样,但是我的看法和他们相反。两军交战都是要把最精锐的部队展示给对方看,好让对方害怕。但匈奴人全是老弱残兵,很明显是故意示弱,要引诱我们深入,然后伏击我们。所以,我认为绝对不能轻易进攻匈奴。

刘邦一听,火冒三丈,大骂:你这个死东西,靠两片嘴皮子当上了官,居然在这里扰乱军心!

娄敬就被刘邦给囚禁起来了。

等回来再收拾你!

我有点奇怪,既然派娄敬去看,为什么又不听他的意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刘邦对于匈奴的情况是一无所知,冒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如何,胆略高低,全都蒙在鼓里。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刘邦此时的状况可能是最差的一种,“不知彼而知己”还是可以奋力一战的。但中了敌人的示弱之计,就会轻而无备、鲁莽冒进。这是犯了兵家大忌的。

刘邦作为一个沙场老将,认为机不可失。于是决定脱离步兵,自己率领骑兵先行。

凶狠而深沉的冒顿在白登山设下了埋伏,他正在等待大汉天子进入自己精心编织的口袋。

他曾经杀死自己的亲生父亲,匈奴国的单于头曼,如今他又将目标对准大汉的最高首脑。

一生都精于计算的刘邦,在打败了项羽这个强大对手之后,就以为自此再无抗手。他正在步入另一个精于计算的人为他设置的圈套中。

刘邦的骑兵先到达平城,然后到了平城之北的白登山,此时他的步兵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冒顿指挥他的四十万骑兵将汉军团团围住,水泄不通。

此时的刘邦陷入了当年项羽垓下之围的境地,他命令士兵突围,但交战几次,都难以成功。匈奴这边,想直接将包围圈中的汉军聚歼,但也陷入苦战。可以想见,这只汉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双方成了相持不下的局面。

汉军在被围七天之后,粮草断绝,又得不到外面的救援,陷入绝境。

正在此凶险万分的时候,陈平献上一计使得汉军得以逃脱。《史记》中说陈平的这条计策“其计秘,世莫得闻”。也就是说,只有刘邦和陈平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

不过,从《史记》的字里行间,我们也能知道一点端倪。刘邦派人贿赂了冒顿最宠爱的阏氏(匈奴的皇后)。

汉高祖刘邦一生的最强敌手不是项羽,而是此人,雄才大略世界闻名

阏氏对冒顿说:我们现在就算得到了汉朝的土地也不会居住在这里,而且汉朝皇帝似乎有神明保护,你看是不是?

阏氏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冒顿就算杀死了刘邦,能得到什么好处吗?无非是让匈奴人在汉朝边界疯狂抢劫一把。匈奴人是游牧民族,冒顿虽然算得上雄才伟略,但还缺乏统治中原农耕文明王朝的能力和经验。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冒顿还是决定放刘邦一条生路。

当然,除了陈平的秘计和阏氏的枕边风,冒顿也有在军事方面的考虑。

他和韩王信的部下王黄以及赵王赵利是约好了日子会合的,但是王、赵他们却一直都没有来。冒顿也在怀疑他们的忠诚度,他们毕竟是汉人,会不会又背着自己再次勾结了汉朝。而且汉朝的大军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损失,他们的战斗力也很强。这些所有的因素加在一起,使得冒顿也产生了军事方面的疑虑。如果硬要杀死刘邦,能不能成功?会不会产生变数?

于是,冒顿命令士兵解开一小部分的围困使得刘邦得以逃脱。

这里也有一点要交代一下。汉军在陈平的指挥下,拉满弓搭上箭,做好了十足的戒备,面向匈奴,缓缓从白登山撤出,井然有序。

从这一点来看,汉军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如果冒顿选择强攻,胜负也不一定会轻易揭晓。

刘邦回到平城之后,大军才全部集齐。刘邦经此挫败,不敢再轻易交战,就撤兵了。匈奴方面也打道回府。

回去之后,刘邦马上把娄敬给放出来,向他赔罪,说:我没有听你的话,以致于在白登被围困。现在我把前面那十个不长眼的使者都通通斩首了。

不得不说,刘邦确实是一个智者,知错能改是一个成大事者最大的政治素质。刘邦具备这一点。

和娄敬有同样遭遇的人有很多,三国时期田丰也是因为劝阻袁绍出兵而被关押,事情果然一如田丰所料,袁绍兵败了。当时有人就跟田丰说:前方的战事都给你猜中了,这下主公回来肯定会重用你。田丰摇摇头说:主公这个人太好面子,胜了还有可能放我一马,现在败了,我必死无疑。结果,袁绍果然将田丰杀了泄愤。

这就是英明之主和庸碌之主在关键时刻的区别。刘邦的成功绝非没有道理。

白登之围后,刘邦不再决定用武力解决匈奴问题。他转而采取了娄敬的和亲策略,以换取北方的安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