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特效为什么和美国差异那么大?

漫威漫画公司总主编


关注令狐伯光,带你了解影视娱乐大小事!


上面回答只说到一部分,其实答案非常的简单,经过工业革命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产业链成熟度上面,对比起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电影工业特效上面,自然而然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为什么美国电影工业方面发展有多早,因为在二战的时候就开始发展了,但美国电影工业,还有电影工业特效有着飞速的发展,对于后来电影工业影响巨大,整个708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上述图片来源于库布里克导演,世界科幻史上永恒经典作品,《2001太空漫游》。


这部电影上映的时间,为1968年,换位思考一下,1968年的中国处于什么历史时期!!!


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对于电影界确实有着重要影响,但本片是文艺片,票房并不高,由于看不懂,观众的反响也不算热烈。直到后来,有一部科幻电影横空出世,一举打开美国电影市场,也为电影工业特效,奠定其重要地位。


这部科幻电影,便是乔治卢卡斯导演的《星球大战》,这部电影的时间是1977年,中国决定改革开放的时间,是一年后的1978年。


《星球大战》连续拍了两部,《星球大战》三部曲,是美国科幻电影,市场商业电影,美国特效大片的奠定者。


1979年,雷德利.斯科特拍了影史经典恐怖科幻电影《异形1》,1984年,老雷又拍了影史永恒科幻经典,赛博朋克的《银翼杀手》。从此,美国特效大片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上图为科幻“赛博朋克”鼻祖《银翼杀手》


90年代,美国电影工业也没有停滞,这里不详细列了,相信大家都看过,如詹姆斯.卡梅隆的《终结者系列》,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ET外星人》、《侏罗纪公园系列》等等。


直到1997年,好莱坞电影技术狂人,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又将电影工业,带入了个一个阶段,便是数字特效的时代,后续作品包括《黑客帝国系列》,《魔戒系列》等等。


美国电影特效,更确切的是说电影工业,在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时,前面难道就不计算了,这得益于美国的历史环境。


美国电影工业,特效方面是全世界最成熟,最完善,最先进,也是产业链最顶端的国家。

中国电影工业的话,大陆根本就不用看,因为中国商业电影飞速发展,已经是在2002年,张艺谋开启的《英雄》过后,但中国电影市场爆发,是在2012年徐峥的《泰囧》过后。


不管粗暴计算,还是详细计算,中国电影工业与美国的差距,足足都有半个世纪,50年左右那么长。

中国商业电影唯一发展比较完善的,自然就是鼎盛时期的香港电影,香港电影商业电影上贡献不提,在电影工业特效上面的贡献,那么便是两种类型,武侠和奇幻,而不得不提是一个人,徐克。


武侠电影不提,徐克的1983年的《新蜀山剑侠传》,对于华语奇幻电影,还有电影工业,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其后,徐克自己导演,或者主导的电影《倩女幽魂系列》,《青蛇》等等,都是华语电影工业的提升。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97年香港回归,华语文化产业集体北上,其实直到今天,华语电影工业发展的方面,都是香港电影人。


徐克导演的《狄仁杰系列》《龙门飞甲》《智取威虎山》。

周星驰导演的《功夫》《西游系列》


郑保瑞导演的《西游系列》


许诚毅导演的《捉妖记系列》

林超贤导演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


中国大陆电影工业进步,最典型的就是吴京导演的《战狼系列》,但吴京有聘请好莱坞特效公司,而吴京在香港多年打拼,《战狼系列》背后团队,也多来自于香港。乌尔善导演的《寻龙诀》,基本也是如此。

所以,中国电影特效为什么落后美国,这就是工业产业链上面,全方位的落后罢了。本人相信,一定会有人说中国特效公司不差,比如某某公司,为某某好莱坞大片代工,好莱坞大片特效都是中国特效公司做的一类。


如果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查,苹果手机富士康类的劳动力代工,和美国自己生产芯片,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哪怕中国某些特效公司掌握了核心科技,却与国内整个电影共和产业链的完善,仍然有着重大区别。

如果要适当的举个例子,“中兴事件”,在出事之前,多少国人吹中兴通信方面的厉害,结果被美国卡着脖子,便打中七寸,束手无策。中国电影工业与芯片产业很相似,这种落后不是一下子能追平的。


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确实落后,国内各种乱象,像大家举例把钱都给明星,不认真做特效,只请小鲜肉一类,确实值得批判。但现在正上映的《狄仁杰3》,没有把钱全请小鲜肉,绝对认真做特效了,与《复联3》的特效水准仍然有天壤之别,工业差距,并非投资就能解决。



更多关于中美两国特效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讨论!!!


令狐伯光


老美一部片子80%的投资拿来做特效,国内80%投资付片酬,差距能不大嘛


笑然的乌托邦


商业大片向来都是在美国好莱坞这样的地方出现,为啥中国的特效往往连五毛钱都不到捏,确实让人感到着急。具体原因差在哪里,我们仔细分析一下。

纵观中国和美国的发展史,虽然我们不停地努力缩小差距,但是相对来说技术上还是落后于他们。老美的连续剧一般都是采取最好的特效,成本很高,但是,我们中国是全部钱到位,才开始运行。

但仔细想一下,中国明星一个比一个火热,投资大部分反而给了演员,哪里还有多余的钱和精力搞特效呢?毕竟美国的好莱坞体制已经很完善,他们的票房往往依靠特效支撑,而我们却把更多的目光放在演员的挑选上,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当然了,毕竟特效很费钱,没有多少人愿意买。影片中,每一秒钟的图像,是由25到30帧画面组成的,举例来说,假如一个客户有一个十分钟的枪战镜头,找到特效师给画面添加火焰、弹壳,好让假枪看起来变得真实。

那么就等于特效师要画18000张图来达到效果。而这么耗费人工的工作,还只是所谓的五毛特效的范畴,更不用说高阶特效要消耗多少人工了。而我们的特效技术也都是用的国外用烂的,不去追求呈现的效果有多么理想,有个大体样子就行了。

中国导演一看剧本,剧本里面有条龙,他不会考虑怎么去实现这条龙,而是该干嘛就干嘛,完全按照非特效片的方式去拍,最后把视频甩给特效公司,让他们看着办,只要开价低就可以了。

而正确的特效片流程,是一定要从一开始就要找个“特效指导”来的。还要画设计稿、分镜头稿、设计镜头……但是几乎没人在乎这个行业。

甚至观众在看所谓的国产“大片”时,都是一边忍不住吐槽特效,一边关注剧情发展。事后一忘,谁还会在乎特效如何?国内市场没人重视,即使有钱也不会浪费在特效上了。

探究美国和中国特效上的真正差距,还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国人对电影的认真态度,如果真的想要走心做一部特效大片,相信一定不只是五毛钱特效这么简单。

(本文主编:孙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