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爲什麼製造業越來越少,經濟還這麼發達?

賺客擼羊毛hhh


深圳的製造業很強大,而且主要集中在先進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華為、中興、比亞迪、大疆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



2817年深圳市地區生產總值22438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087億元,佔GDP比重為36%。在這8000多億元的工業增加值中,先進製造業就佔了70%。換算過來,深圳的先進製造業佔了其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


這個比重並不低。要知道,全國的製造業比重也就是30%左右。美國更低,只有12%左右。

深圳的發展定位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中心,希望打造成亞洲的“硅谷”。因此,它對製造業是有選擇的。它要的是高附加值的科技製造業,不是低端的服裝、電子加工業,也不是需要耗費大量億元的鋼鐵、化工等重工業。

伴隨著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製造業的比重是在不斷下降的。並且受制於深圳的發展空間,因此深圳的製造業必然要集中在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製造業。


紅谷新視界


不能簡單地說深圳製造業越來越少,比起其他地方,深圳的製造業仍然很多,也很強。所以出現深圳製造業越來越少的想法,主要是與深圳的轉型有一定關係。也就是說,深圳正在走的是製造業高端化、服務業現代化、港口業國際化之路。深圳不可能成為一個製造之都,而會成為一個創造之城,深圳的服務業不可能是包羅萬象,而是以現代物流、互聯網等為核心,深圳不可能建無數個小碼頭,但深圳有通信世界各地的物流線和信息平臺。

正是因為深圳的發展目標調整了,發展思路轉型了,發展思維轉變了,深圳才會讓一些不符合高端化的製造業轉移,才能用更加先進、更加高端的製造業替代傳統制造業,深圳才會成為技術的創造之地、產品的研發之地、成果的轉化之地,才能向一個又一個的科技高峰攀登。

事實也是,如果深圳都不能走出這樣的新路,不能從傳統制造向創新制造、中低端製造向高端製造轉型,那麼,還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呢?深圳不僅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創新創業的前沿陣地,更是經濟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示範之地。所以,深圳的製造業會出現減少或轉移的現象,但決不是深圳的經濟活力減弱,而是更強。


譚浩俊


深圳製造業數量在減少,但質量在提升。

在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租房成本不斷上升的深圳,低附加值的傳統制造業已經很難在深圳生存,這樣的企業要麼轉型升級要麼搬到內地或者是要素成本較低的東南亞。

所以,現在深圳的製造業是在不斷向質量方向轉型,雖然數量少了但創造的價值反而不斷上升。

深圳是個創新能力非常強的地方,除了傳統制造業以外,大量科技創新型企業不斷湧現,這些企業掌握著先進的技術和生產方式,代表著國家科技創新方向。

除了製造業以外,深圳的金融、投資非常活躍,高端服務業佔比不斷擴大,再加上大量高端人才不斷湧入,這一切都在不斷推動深圳向更高層次邁進。

作者簡介:財務專家、財經問題研究專家,本頭條號解讀大眾關心的樓市、財經話題,用專業眼光幫你分析問題背後的真相。如果你對本內容感興趣,請點擊關注吧!


財經微世界


深圳2018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出來,深圳的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同期的0.1:40.5:59.4調整為0.1:39.6:60.3。靠製造業起家的深圳,如今製造業的佔比越來越低,為什麼經濟還這麼發達,因為現在主要依靠的是:

1.金融

深圳金融業資產規模達12.7萬億,穩居全國第三;證券業的整體水平也在全國居前,如深圳證券公司營收規模居各省市首位,總資產、淨資產、淨資本、淨利潤規模均僅次於上海,居全國第二位。

2.IT互聯網

深圳的互聯網行業不必多說,大家都知道深圳有騰訊,騰訊大廈也已經成為深圳的標誌之一,因此也衍生出了很多“騰訊系”的創業公司。

3.進出口貿易

深圳在2017年進出口貿易達到2.8萬億元,在內地城市排名首位實現25連冠。貿易伙伴正趨於多元,且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穩步推進,還在開拓新興市場。

4.港口物流

港口物流業對深圳經貿的促進和帶動作用也十分重要。

5.信息產業

深圳也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重鎮,深圳的電子信息產業佔據全國近六分之一的產值,是深圳的主要支出產業之一,也是首批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之一,還有非常出名的華強北市場。

6.高科技電子設備

還有高科技電子設備等高科技領域,深圳轉移的主要是低端製造業,高端製造業可是響噹噹的,涉及新材料、生物、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機器人、智能裝備等等領域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先進製造業及高科技製造業佔深圳GDP的比重也逐年增加,也將是未來深圳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所以深圳製造業減少的背後是產業升級和更繁榮的前景!


我是農民工“懂事長”李合偉(抖音號:hws666888),20多年創業經驗,非著名天使投資人、創業導師。更多有關創業的內容,敬請關注頭條號:合偉說,與我一起聊聊創業那些事!


合偉說


一家裡有兩個兒子,老大老二去年都上交10塊,今年老大交12老二交15,都是在向前進步的,一個道理,深圳的製造業在整個全市經濟份額中的佔比確實越來越少,但是絕對值仍然是較快增加的;世界級大都市無一不是服務業極度發達,深圳的服務業發展更快才顯得製造業相對“衰落”。

第二產業包括工業和建築業,工業包含製造業、水電供應、採掘業。深圳市2016年水電+採掘合計產值不到500億元,製造業產值6700億元(計算機、通信、電子4400億),建築業500億,深圳製造業佔第二產業的比重高達87%。

與深圳情況一樣,京滬第二產業也呈現佔比多年下降,三個城市幾乎都沒有農業產值,所以都是第三產業相對繁榮。

深圳作為全國金融中心,金融是深圳第三產業的王者,佔比超過20%,保持高速增長。



八戒做夢都想看的財經


香港特區當初也是把製造業轉移到大陸地區,只留金融,地產,貿易,港口,最後發生了什麼?

金融繁榮導致香港貧富差距世界前十,房價飛漲導致香港普通百姓買不起房租不起房,貿易因製造業搬遷無法競爭過內地,港口因土地無法競爭過內地。

深圳是靠高科技立市,靠年青人富市,靠製造業留人,如果也學香港,會發生什麼?

只有平安,深發展,萬科,恆大,能夠活的有滋有味,華為,騰迅,大疆將被迫離開深圳,因為年青人不來深圳了。


光芒萬丈34957



深圳不是製造業越來越少,要看是什麼製造業,那些傳統的、低端的、高能耗的、高汙染的、低附加值的加工製造業,是很少很少了,因為不適應深圳可持續發展的需求,被淘汰的淘汰,轉移的轉移,轉型升級的轉型升級,取而代之的是先進製造業及高技術製造業。深圳的高端製造業可是響噹噹的,涉及新材料、生物、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機器人、可穿戴設備、智能裝備等世界前沿科學的領域,很多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先進製造業及高技術製造業佔GDP的比重逐年增加,將是未來深圳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當然,近些年,由於地價、房價高企,人力資源成本增加,造成企業經營成本大幅增長。"要素成本高、空間制約大",讓企業普遍感到"壓力山大",因而不少先進及高技術製造業企業整體外遷,有的是隻將總部留在深圳,生產環節則遷往周邊及外地, 走"深圳總部、研發”+“東莞、惠州生產製造”的模式。比如:早在2013年,大疆就在東莞購地;富士康則更早就將生產線搬到了鄭州、貴州;中興通訊於2014年也將生產基地遷到了河源;2015年比亞迪在汕尾投資興建產業基地;2016年華為將終端生產轉移至東莞松山湖等等。

如果任由這勢頭髮展下去,那麼深圳的製造業尤其是高技術製造業必然受到嚴重製約,繼而對深圳的經濟發展帶來較大沖擊。


有了香港"產業空心化"的前車之鑑,深圳正採取積極措施應對製造業外遷的問題,一是出臺政策留住、吸入人才;二是幫助企業進行轉型升級,減稅降費;三是拓寬產業發展空間,一方面繼續壓控房價,另一方面發展"飛地經濟",像"深汕特別合作區"這種模式,以解決高房價及深圳土地不足制約產業發展的問題。

相信,深圳的製造業不僅不會"空心化",而是會得到更大更好的發展。


影子伴你


製造業越來越少,經濟發達,主要是產業結構調整的結果。

開放初期,中國的製造業主要紙端低附加值的行業,賺點可憐的加工費而已。

原始資本積累後,社會資本必然會進入中、高端的製造業,其技術的更新帶來的是高附加值的產品,生產力、生產效率都得到了大幅提高,其利潤空間就可想而知了。

歐美國家為什麼生活水平高,就是掌握了高端製造業的技術。

國家要強盛,必須掌握工業基礎中的中高端製造技術,這是立國之本!

所謂的金融創新,無限加槓桿的做法,偏離國家發展的正常軌道,所以國家才有去槓桿行動。


宙斯宙1


美國🇺🇸製造業為什麼越來越少經濟卻很發達?這問題問的太沒水平!產業升級越來越往金字塔頂尖靠攏,低產能高耗能附加值低下的產業轉移到別的地區或國家,都是這麼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悠然佩琪


製造業本來利潤就低,當然遷走比較好了。遷到二三線城市,遷走西部,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不是很好嗎。

高附加值的服務業才是一線城市需要的。

香港新加坡紐約倫敦沒有製造業沒聽說窮了。

反倒是上海,今天仍然是製造業重地,明顯收入增長比深圳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