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四大奇案有什麼?

王櫟皓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統一的封建王朝。

一共經歷了十二個皇帝,1616年,建州女真部的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可以說是大清皇朝的奠基人。1636年,他的兒子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

一直到1912年2月12日,北洋軍閥袁世凱逼迫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大清王朝統治中國276年。

在這近300年的歷史長河中,清宮內是明爭暗鬥,為了皇位、權勢弒兄殺子,上演了一幕幕宮斗大戲與人倫悲劇。

這些橋段中,也有一些後人覺得百思不得其解的事件,被人們稱為“清宮四大奇案”,這四大奇案到底是什麼呢?縱觀清史,有書君認為,清宮四大奇案分別是:順治出家、雍正即位、雍正之死、光緒之死。

一、順治出家。

有人說順治中途出家了,有人說宣佈的時候他確實是死了。

順治帝名福臨,廟號世祖。

順治十八年正月,朝廷突然以大喪告天下,說是年僅24歲的順治皇帝因為得天花死了,因為天花對於當時來說就是不治之症。

但另有說法,說順治帝並沒有死,而是傷感於皇貴妃董鄂氏之死,到五臺山出家了。

據史書記載,順治皇帝好結交僧人,自稱“佛門弟子”,一度有過剃度出家的念頭。

後來,順治最愛的董鄂妃去世,順治停止朝見群臣,不理朝政,整天獨居養心殿,從早到晚悲痛不已。他臨終前留下的詔書中有這樣的話:“我內心深感痛苦悲哀,為追憶賢淑的妃子,喪葬的禮儀超過了常規,我不能以禮控制自己的情緒,很多事情都違反了規定”等等話語。這些清晰的表述,根本不像一個將死之人說的,因此才有傳說福臨當時並沒有死。

再後來,傳說康熙數次陪著祖母、母親去五臺山,虔誠地到各寺行禮,就是為了見福臨。

還有,貞妃是董鄂妃的妹妹,據說福臨出走時只有貞妃知道。後來貞妃因為害怕莊太后怪罪於她,自盡了。

順治到底是死了還是出家了,當時確實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

二、雍正即位。

對於雍正當上皇上的原因,有的說是因為篡改了遺詔,有的說是名正言順。

雍正帝名胤禛,廟號世宗,是康熙的第四子。有人說,康熙生前好像並沒有授意傳位給他,倒是對十四子胤禵很是倚重。因此,雍正皇帝如何登上了皇帝寶座,就成了眾說紛紜的謎團。

歷來傳說是雍正皇帝與尚書科隆多合謀篡改遺詔,將“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於四子”,使雍正帝名正言順成了繼承人。

不過,對這一傳說也有人提出異議。主要是:古代人們寫“於”應該是繁體字,是這個“於”,要把“十”改成“於”是會有明顯改動痕跡的,這一說法顯然佔不住腳。

有人說,雍正這個皇上當的名正言順。因為他在康熙面前是個“戲精”,很會演戲,時時表現出一副孝老敬親的樣子,符合康熙心中未來皇位繼承人的樣子,因為康熙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們因為皇位互相殘殺。而且康熙很喜歡雍正的兒子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雍正能當上皇上,他的兒子才可以順利地繼承皇位。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說,雍正還是沾了他兒子的光。

三、雍正死亡。

關於雍正死亡,有的說是被人殺死,有的說是吃丹藥中毒而死。

雍正帝上臺以後,大肆殺戮,製造的文字獄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浙江學者呂留良,曾一度存有反清復明的想法,事情敗露以後,出家當了僧人。死後多年竟因為曾經勸說川陝總督嶽鍾琪反清一案,被人告發,又被翻了出來,呂留良被從地下挖出來,屍體被肢解,家族幾乎被滅門,只留下了一個孫女呂四娘。後來據說呂四娘學了一身絕世武功,以選妃的名字混進皇宮,後來在雍正召她侍寢時,用短劍割去了雍正的腦袋。據傳說,雍正死後,屍體不是全的,是用黃金刻了個腦袋入殮的。

民間也有人說,雍正生前篤信道教,經常叫道士給他練丹藥吃,雍正的死,跟長期迷信和服用丹藥,致其中毒有很大的關係。至少丹藥嚴重損傷了雍正的健康。

這兩種說法,真相到底是哪個,至今無從考證。

四、光緒之死。

關於光緒帝的死,有人說是被慈禧毒死,有的說是正常死亡。

光緒帝載湉,廟號德宗,本是慈禧太后的親外甥。慈禧的親兒子同治皇帝19歲就死了,當時沒有留下兒子。於是,慈禧為了以後可以繼續垂簾聽政,選中了當時年僅4歲的載湉做了傀儡皇帝。

光緒皇帝徒有皇帝之名,處處受制於慈禧,雙方矛盾愈演愈烈。康有為、梁啟超等想通過光緒進行以“救亡圖存”為主要內容的戊戌變法,但遭到慈禧為首的守舊派的強烈反對,於是,僅僅執行了103天的戊戌變法失敗了,光緒皇帝被慈禧囚禁在瀛臺。由於光緒帝比慈禧早死了一天,因此,過去有“慈禧害怕自己死後,光緒能繼續執掌朝政,於是毒死光緒帝”一說。

近來,有人又從故宮歷史檔案中查到有關資料,認為光緒帝確實是病死的。

因為光緒從小體弱多病,又由於從小沒有生活在親生母親身邊,少了必要的照顧。長時間精神壓抑,又加上最愛的珍妃的死,因此上,38歲就抑鬱生病死了。

至於光緒到底怎麼死的,雖有種種傳說,可是因為事情涉及清代宮禁秘密檔案,人們無從知道真實的內幕。

悠悠歲月已過去了一百多年,有些問題也讓人困惑不解,真相到底是怎樣的,人們一時半會兒還很難有定論,那就留給後人研究、評說吧。


有書共讀


清宮四大奇案都是出自也許和民間傳說中,分別是太后下嫁,順治出家,雍正背詞,乾隆身世。


太后下嫁,指的是皇太極的妃子也就是順治的生母。相傳她嫁給了睿親王多爾袞,多爾袞是皇太極的弟弟,孝莊文皇后就是多爾袞的嫂嫂。弟弟娶了嫂嫂是一件不合倫理的事情,但是按女真人的習俗,就有弟弟娶兄嫂的群婚殘餘,所以民間就一直流傳著這樣一件奇案。


順治出家,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好佛,他死前確實有過要剃髮為僧的念頭。在張衛健版的韋小寶中就有這個橋段。歷史記載,順治是死於出痘。


雍正被刺,愛新覺羅胤禎也就是雍正皇帝暴斃的原因是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就是他是被刺殺的。一說他是被明末呂留良的孫女呂四娘刺殺。還有一種說法,他是被前朝公主獨臂神尼給刺殺的。


乾隆身世,對於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來自民間的傳說,相信大家已經耳熟能詳。這是雍正皇帝與海寧陳氏換子的傳說。乾隆皇帝南巡時候到海寧去了陳家。


紅雨說歷史


清宮四大奇案,是指一、太后下嫁,二、順治出家,三、雍正被刺,四、狸貓換太子。

"太后下嫁"就是關於清太宗皇太極之妃博爾濟吉特氏下嫁攝政王的疑案,皇太極之妃博爾濟吉特氏諡號為孝莊文皇后,是世祖福臨的生母,攝政王是睿親王多爾滾,是皇太極的弟弟。相傳在皇太極死後,孝莊文皇后為了輔助年幼的順治皇帝,又嫁給了皇太極的弟弟攝政王多爾滾。弟妻兄嫂是滿族傳統,按漢人的道德觀念看,是一件不合倫理的事。所以清宮正史沒有記載。但野史記載很多。還有孝莊死後沒被葬入東陵,而被葬入皇家陵園大門的外面,由此看"太后下嫁″並不是沒有可能。


"順治出家"是關於順治皇帝是否出家當和尚的疑案。順治帝好佛,信佛。後由於寵妃董貴妃之死,哀痛過情,萬念俱灰,選擇遁入山西五臺山出家。但史上曾有記載說順治帝的直接死因是患了天花,不治身亡。出家之說只是民間傳說,杜撰的可能性極大。

"雍正被刺″是關於雍正之死到底是否被刺致死的疑案。雍正被刺案說法不一,世傳雍正暴崩的原因是被仇家刺殺而死,並把世宗腦袋拿走了。也有傳說雍正好佛好道,為求長生常吞丹藥,以至暴崩。各種說法只是民間傳說,未經證實。




"狸貓換太子″是關於乾隆皇帝身世之謎的事,到底雍正帝清世宗胤禛是否真的與海寧陳世倌換子,這是一大疑案。明末時,海寧陳氏位至極品,尊寵備至。康熙年間,世宗時為皇子,與世倌尤為親善,恰巧兩家各生一子,世宗聽說,十分高興,命抱子入宮,過了許久,才送回去,後陳氏發現送還的不是男孩,是女孩,陳家不敢出來剖白,只得隱秘其事。清高宗弘曆對自己的身世也懷有疑團,南巡時曾到陳家打聽過此事。而清代旗人生子一定要報宗人府,定製十分縝密。所以說此事真偽夾雜,也有可能是反清復明的人杜撰的,不可信。



我就是我120494931


1.首先說說太后下嫁,說的是皇太極的老婆孝莊皇太后下嫁小叔子多爾袞的事,孝莊是後來的諡號,原來叫博爾濟吉特氏。也就是順治的老媽。

說起這事,當時睿親王多爾袞是順治加封的攝政王,是皇太極的弟弟,孝莊文皇后系多爾袞之兄嫂,弟妻兄嫂結婚,按漢人的道德觀念來看,是一件不合倫理的事。

其實我認為在後金時期,這也不算什麼事,當時那個地方有哥哥死了,弟弟娶嫂子的風俗。再者說了,紀連海教授認為根本沒有這回事,都是漢人諷刺,笑話滿清的風俗習慣。



說這事的是南明儒將張煌言的一首詩。

上壽觴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躬逢太后婚。

單憑一首詩,定性一件事有沒有,在歷史上站不住腳。

2.順治出家疑案。史載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八月十九日,皇貴妃董鄂氏去世,順治最親愛的女人死了,



順治悲痛欲絕,江山也不想要了,想隨美人董鄂妃而去。其母孝莊太后教訓了一番,這才作罷。

但順治心結無法打開,由於思念董鄂妃,終日悶悶不樂。

不數月,遂棄皇帝不為,遁入山西五臺山,削髮披緇,皈依淨土。

後來據考證,順治出家也是子虛烏有的事,順治是得了天花而死的,哪有出家之事呢?

3.雍正死亡之謎。話說雍正七年(1729年),曾靜十分欣賞呂留良的骨氣,因為呂留良寫了本反清復明的書。


曾靜受到呂留良書中反清復明精神的鼓舞,於是就派他的學生張熙找到川陝總督嶽鍾琪,勸說岳鍾琪學他的祖先岳飛那樣,帶兵造反。

說白了就是鼓動嶽鍾琪反清復明,嶽鍾琪一聽,這事非同小可,馬上向上級彙報了。於是朝廷連夜抓捕曾靜和張熙。

結果一調查,發現曾靜看了呂留良的書才有造反之意。於是牽連到了呂留良,呂留良萬萬想不到,自己寫的一本書給惹禍了。

雍正震怒,查收所有反動書籍,並且斬了呂留良。呂留良的兒子呂葆中,當時做編修,也沒有幸免於難――論斬。呂家滿門抄斬。

傳說呂留良有一個倖存的孫女,名叫呂四娘,她的劍術之精,可以說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四娘立志要為父祖報仇。

後來她潛入宮內,終於刺死了雍正,並把雍正的腦袋割下,提著逃走了。

其實,發生的文字獄是事實,後面呂四娘就是傳說了。

4.偷龍換鳳。這裡指的是雍正與海寧陳氏換子的傳說。



浙江海寧陳氏,從明末起,就是個大家族,等傳到陳之遴時,陳降清,位至極品。稍後,陳氏一家,如陳說、陳世倌、陳元龍等父子叔侄,都是高官厚祿,尊寵備至。

康熙年間,當時雍正還是皇子,他與陳世倌是好兄弟,好哥們。恰好雍正的老婆和陳世倌的老婆各生一子。更巧的是,年、月、日、時辰皆相同。

雍正聽後十分高興,命老陳抱子入宮,雍正愛不釋手,過了許久,才送回去。

回到家,老陳一看壞了,送還的已經不是自己的男孩,是個女孩。陳家萬分震驚,但又不敢說出來,只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後來,雍正的兒子乾隆聽到了風言風語,在他三下江南的時候,南巡至海寧,當天即去陳家,升堂問了陳家身世。

乾隆臨走時,走到中門,讓人把門封閉,並告以後陳家,以後不是皇帝臨幸,此門不得再開。所以此後陳氏家中永遠關閉其門,從未再開過一次。


秉燭讀春秋


清宮四大奇案是指清朝宮廷中涉及一後三帝的四個野史事件。即:太后下嫁、順治出家、雍正被刺、偷龍換鳳。

“太后下嫁”是指清太宗皇太極之妃博爾濟吉特氏(即康熙帝的奶奶孝莊皇后)下嫁攝政王多爾袞的疑案,一般野史認為博爾濟吉特氏為了其子即後來的順治帝能上位並順利繼承帝業下嫁給了多爾袞。

野史對這件事記錄很多。如張煌言的《建夷宮詞》之一就寫道:“上壽稱為和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張煌言是清初人,與多爾袞同時,但他反清人士,所說也基本是當時的流言。

很多人以《朝鮮李朝實錄》仁祖二十七年(公元1649年,清順治六年)二月壬寅,亦有“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這樣去“叔”字改稱“皇父”的記載,它間接地透露了多爾袞稱皇父“已為太上”與太后相對稱,作為太后下嫁的一個旁證。

但這也不能成為證據,因為多爾袞改稱“皇父”不但明載於《清實錄》與蔣良驥《東華錄》等書中,即當時流傳到今的許多檔冊和文告中,於抬寫皇上處,一併抬寫攝政王,而攝政王之上,或冠以“皇叔父”,或冠以“皇父”字樣。

稱多爾袞為皇父不過是對其一種尊稱。

但無風不起浪,或許孝莊皇后與多爾袞確有曖昧,以至於傳到民間便成了太后下嫁。

“順治出家”是關於順治皇帝是否出家當和尚的疑案。這裡面有個故事,據說順治帝有個妃子是明末冒闢疆的姬人董小宛,被清軍掠至京師,後入宮,賜姓董鄂氏,後又被冊立為貴妃。

另一說董鄂妃曾是順治弟弟的福晉,在進宮伺候皇太后時見到了順治帝,兩人一見鍾情。被順治帝迎入宮中後,寵冠六宮,怎奈紅顏薄命,不幾年便逝去。於是順治帝內心憂傷鬱悶,後遂棄皇帝不為,遁入山西五臺山削髮為僧。

實則董鄂氏乃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鄂碩之女,大將軍費揚古之姐,自幼隨父親在江南長大。另外根據《愛新覺羅宗譜》襄親王福晉是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和碩達爾漢巴圖魯親王滿珠習禮之女。

但董鄂氏的入宮的確有些疑團,根據在清宮服務的湯若望記載:順治皇帝對一位滿籍軍人的夫人,產生了一種火熱愛戀。當這位軍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時,竟被聞知的天子親手打了一耳摑,這位軍人於是乃怨憤致死,或許竟是自殺而死。皇帝遂即將這位軍人的未亡人收入宮中,封為貴妃。這位貴妃於一千六百六十年產一子,是皇帝要規定他為將來的皇太子的。但是數星期後,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於其後不久亦薨逝。

董鄂氏18歲入宮,不符合選秀女的年齡,所以她應該不是通過選秀女的渠道入宮。而當時沒有被選上秀女的少女,一般就嫁人了。所以她很可能是嫁人後才被選入宮。

這個傳說大約是起源於順治帝崇佛。

順治帝好佛,宮中延有木陳、玉琳琇二禪師,尊禮備至。並有鈐章“塵隱道人”、“懶翁”、“痴道人”等,又諭旨對木陳有“願老和尚勿以天子視朕,當如門弟子旅庵相待”云云,甚至在死前有過要祝髮為僧的念頭。

在他死去的前幾天,他還讓最寵任的內監吳良輔去憫忠寺(今北京市廣安門內法源寺)削髮,他本人也曾親自前往觀看。這也說明順治當時並無大病。

實則是董鄂氏薨逝後半年,順治帝染上當時的不治之症——天花。當時正直元旦,無論宮中與民間都張燈結綵準備歡度新年,就在這時皇帝病重的消息從宮中傳出,朝廷傳諭全國“毋抄豆、毋點燈、毋潑水”,並頒佈大赦令,可惜並無收效。在欽定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康熙帝)即位、口述遺詔後,順治皇帝於正月初七日半夜崩於養心殿,時年二十四歲。

據當事人王熙《王文靖集·自撰年譜》載:“奉召入養心殿,諭:朕患痘,勢將不起。”張宸《青王周集》亦稱:“傳諭民間毋炒豆,毋燃燈,毋潑水,始知上疾為出痘。”兩人所記完全相合,可以互相印證。這就很清楚證明順治帝死於出痘,所以遁入五臺山祝髮為僧的說法就無從說起了。

還有一說是順治帝死於鄭成功的炮下。

“雍正被刺”是指雍正被呂四娘所刺殺案。雍正七年(1729年)湖南人曾慕明末人呂留良的為人,以排滿復明為大志,遣其徒張熙詭名投書川陝總督嶽鍾琪一案案發後牽連到了呂留良。

當時呂留良已死,但雍正帝仍嚴加處治,戮留良屍,留良子葆中,時為編修,論斬。

但傳說呂留良有一個倖存的孫女,名叫呂四娘,後來得異人傳授劍術,潛入宮內,刺殺了雍正,並把他的腦袋割下帶走。

實則普遍被認為雍正帝是死於丹藥中毒。

“偷龍換鳳”流傳也很廣,是關於乾隆身世之謎。據說雍正為皇子時,與大臣陳世倌相親善。恰巧兩家各生一子,年、月、日、時辰都不同。雍正聽說後命抱子入府,過了許久,才送回去。但陳氏發現,送還的已經不是自己的男孩。陳家不敢出來剖白,只得隱秘其事。後來乾隆南巡至海寧,當天即去陳家,升堂垂詢家世甚詳。將出,至中門,命即封閉,並告以後不是皇帝臨幸,此門不得再開。所以此後陳氏家中永遠關閉其門,從未再開過一次。

這些傳說,盛行於清朝末年。實則是當時革命黨排滿,對清代諸帝極事醜詆。

海寧陳氏一家是著名官宦大族,陳說、陳世倌、陳元龍父子叔侄均位極人臣乾隆南巡陳家也是正常之事。按清制,皇帝到過的人家,經過的大門是必須封閉,禁止再開的。

而且清代旗人生子一定要報都統衙門,宗室生子一定要報宗人府,另外雍正在乾隆之前也已有子,豈能去換一個大臣的孩子,另外更不可能將異姓之子立為君。

因此這四大疑案均屬裨官野史,無稽之談。

另外在另一個四大奇案版本中,沒有“太后下嫁”一條,代之為“光緒之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