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投無門!民企無奈的控股權「國有化」之路!

改革開放幾十年,很多企業家篳路藍縷辛勤打造的企業卻在慢慢地被“國有化”,他們走投無路後熱情地擁抱國資轉讓控股權,堪稱歷史大變局!

最近資本市場出現了一些很罕見的現象,一些上市公司被國資系“掃貨控股”。今年以來,“國資系”在A股市場開啟大手筆、高頻次的“掃貨”模式,截至目前,包括國資委、地方政府、中央事業單位在內的“國資系”主體正在參與或已經完成20餘家A股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交易。

國資系開啟“掃貨模式”,逾20家民企控股權旁落!

初步統計,今年以來,包括國旅聯合、三聚環保、華塑控股、紫鑫藥業在內的20餘家民營上市公司,均正在或已經完成相關股權轉讓事項,且均有國資身影閃現於接盤方,受讓股權合計超過30次,交易金額超百億規模。其中,三聚環保、新築股份、金力泰等民營公司更是徹底變身為國營企業。

走投無門!民企無奈的控股權“國有化”之路!

大多數民營企業控股權的脫手,源於資金鍊之痛。有多位民營企業經營者認為,自己被金融收縮的大環境所“誤傷”。

在今年所有的民營公司控股權轉讓中,金一文化的控股權轉讓價格最為低廉。控股股東1元甩賣掉控制權,對價為海淀國資方面對公司流動性支持30億元。

但是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國資的進駐,多數情況下並沒有改變標的公司股價的下跌走勢,相對於交易價格而言,不少國資均除浮虧狀態。以科陸電子為例,國資民資雙方的股份轉讓價格為6.81元/股,轉讓價款總額10.34億元,但是公司二級市場目前股價尚不足6元,這意味著接盤的國資方出現超過億元的浮虧。

萬寶之爭落下帷幕,溫和式股權收購戲上演!

“從去年開始,越來越多的民營上市公司迎來一批新的進入者,很多擁有業務護城河的民營企業的控股權陸續落入了國資的口袋。這是此前金融收縮語境下,較少出現的一個新現象。”對外經貿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蘇培科表示。

之前萬寶之爭,鬧了那麼久才平息,保險資金在股市最終淪為“不受歡迎的人”,國資雖然接手,但過程卻一波三折,飽受輿論爭議。這次國資參與上市公司控股權交易雖然高頻,但表現得更為平靜,幾乎全部是以一種“兵不血刃”的方式,達到了對相關標的或原股東“雪中送炭”式的效果。

流動性風險甚至債務危機的出現,部分民營控股權出現迫不得已的被動轉讓,交易價格從某種意義上說具有非理性因素。可以設想,倘若國資一年前買入,上市公司“殼費”還處於高位;但目前在退市制度尚無重大變化的前提下,國資實現了低位接盤,可見入主成本並不貴。

本輪國資系參與民營公司的控股權轉讓交易,主要包括兩大類型:

第一類民營方相對主動,以三聚環保為例,公司利潤規模較大,應收賬款也屬優質資產,公司通過海淀國資委的入主,除了有望迎來品牌背書、資金扶持等支援外,還將結束公司自2002年以來一直沒有實際控制人的歷史。

第二類則相對被動,以科陸電子為例,公司控股股東饒陸華籌劃10億元轉讓1.52億股股份給深圳國資系公司,就被市場認為與化解其大比例股權質押風險有關。

不過,雖然從交易意願來看出現分化,但是從國資接盤標的特徵來看,卻存在一個明顯的共同特徵:質優公司是國資參與控股權轉讓交易時的首要考量因素,業績不佳或者沒有核心業務護城河的“空殼公司”始終無緣本輪熱潮。

如何理解國資收購大戲背後的戰略性投資機會!

怎麼去理解這種現象呢?這是新的“國進民退”嗎?中國企業如何在這種新環境中謀生?

如何理解國資收購大戲背後的戰略性投資機會!

怎麼去理解這種現象呢?這是新的“國進民退”嗎?中國企業如何在這種新環境中謀生?我們接著講……

下面這篇文章中分析了這種現象——

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下的金融對外開放,一方面是吸引大批外資入駐優質藍籌股。另一方面則是吸引大批外資接手中國的小市值企業。

好股票有好價格才有好機會,垃圾股如果極度便宜也有長期回報收益。站在今天的環境和視角,定然是很多人否認這句話,但是放眼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金融發展史,“撿菸屁股”的時候也能發財。

優質藍籌股作為中國的核心資產,內資有著極高的控制權,也不會流失到外資手中。而三年來逐步被邊緣化的小市值企業已經在股權上搖搖欲墜,外資只要想要,憑藉當前的對外開放政策,可以說是唾手可得。

既然說這些股面對這麼嚴重的資金鍊問題,那麼能夠“趁虛而入”的僅僅只有外資嗎?肯定不會。

某種程度講,垃圾股的背後是過剩產能。

過去我們說國企改革包括混改老是推動不下去,原因到底是什麼?

第一個,體制的問題。大批民營企業並不輕易喜歡和政府有過密的經濟合作關係,因為這裡面的權力尋租問題帶有很多“暗箱操作”的色彩。往往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所以民營企業不願意參與混改。

第二個,效率問題。當然某種程度看也是體制問題,國企往往在雙方合作中容易搶佔主導地位對民企經營產生諸多幹預,進而造成效率不高,所以民企有條件基本上就自己搞去了,不喜歡與國企合作。

走投無門!民企無奈的控股權“國有化”之路!

簡而言之,國企主動找民企搞國企混改基本上都是進入了“死衚衕”的惡性循環,大家也能看出來這些年為什麼改來改去都改不出個什麼名堂。

現在,我認為有必要好好審視一下國企改革的大環境,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恰恰是因為2017年大批企業通過股權質押而遭遇流動性危機,頻繁的爆倉已經讓很多大股東都快扛不住了。借錢沒有,減持還不好賣,找銀行質押被看作是垃圾,一時間金融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以前這些上市公司大股東們都是翹著二郎腿等待銀行金融機構登門拜訪,現在是反過來了。

銀行是厭惡風險的,自然是不會在去槓桿的大潮下承擔過高的槓桿。

但國企不一樣,國企作為經營部門,對於這些上市公司而言,國企眼中看到的不是單純的“高槓杆風險”,而是“命懸一線”的廉價資產。

所以,一些尚有餘糧的國資平臺,自然也是不會放過這種“撿便宜”的機會,恰恰是基於這種原因,開啟了中國混改的“新模式”,當民企遇到資金鍊問題而走投無路的時候,只有國資平臺和外資為他們敞開懷抱。

國企改革從官方反覆引導後的“徒勞無功”轉變到民間企業“走投無路”下的主動擁抱;

A股市場裡面因為資金鍊斷裂而淪為陰跌不止的“垃圾股”的企業由於國資“掃貨”控股後變成他日的“希望之星”;

高稅率的門檻,將國資對手排除在外!

最近,我還看到了一個有意思的消息:

9月1日,中國併購公會就“國家稅務總局對合夥制基金徵稅政策”一事發表公開信表示:

我國的資本市場和創新投資正在面臨內憂外患的複雜局面。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加上國際環境調整的大背景下,股權投資基金機構和創業者個人都在艱難的轉型過程中,要面向實體經濟、科技創新和金融穩定傾斜,需要更為寬鬆和從容的政策環境,真正打造現代金融這一“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國稅總局的這一指導意見自然高屋建瓴,可以有效改善國家稅收結構。不過,將大批已經充分市場化的股權投資與併購機構洗牌出局,是否會對中國的中小企業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產生長遠影響,還需要審慎考慮。至少,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走投無門!民企無奈的控股權“國有化”之路!

針對“創投基金最高35%稅率”一事,這種合夥型的創投基金,很明顯在這種高稅率的政策壓制下難言生存。中國併購公會的這則公開信雖然言辭懇切、用心良苦,但最後那句“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還是顯示出對目前監管層的這種行為目的知之甚淺!

為什麼還要出臺這種政策呢?

單純從事情本身來看,創投基金也是偏向於利用金融資本投資產業資本的,他們本身也是未來在資本市場“掃貨”撿便宜的一份子。現在國家稅務總局對其擬採取35%的稅率來徵稅,我個人並不認我這是單純地想多收稅而已。

從稅收的本質來看,開源節流皆很重要。如果35%稅率徵稅,很明顯這個行業就要“Say goodbye”了,還用得著徵稅嗎?人家幹不下去了就沒有稅基了。

所以以為這個政策是要用來在“共克時艱”的環境下為國家多徵稅的話,我認為是很膚淺的。這個政策本質上是在幫助國資順利地在資本市場上排除其他想“掃貨”的“民營屬性的競爭對手”。

當前政策面的措施都在為中國開啟新一輪國企改革謀篇佈局,可以預見的是,在這種趨勢下,未來國資國企將會進一步加強對產業資本的控制力度,未來中國民營企業的生存環境會更加嚴峻。當然,民營企業裡面資產相對優質,除了資金鍊緊張外,整體還是很有賺錢能力的企業將會藉助國資控股完成“烏鴉變鳳凰”的華麗轉身。

希望能夠重視到這些已被國資“掃貨控股”的企業的投資機會,即使說在現在金融環境仍然較差的情況下,還不能保證這些完成控股權轉讓的企業能馬上暴漲,但是國資能夠在這個位置接盤,未來的空間不可小覷。這也是未來一兩年金融整體缺乏大行情下的少有的結構性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