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城墙看如皋千年沉浮

从古城墙看如皋千年沉浮

城垣

宋庆历初,县令许元始建谯门。元末,谯门毁于战火。明洪武初年,知县宗行简再建谯门。明嘉靖九年(1530年),如皋城建成谯楼3间。明嘉靖十三年,知县刘永准始划城池,建城门6座:东在迎春桥西,名先春门;西在丰乐桥东,名丰乐门:南在闸桥北,名宣化门;北在范家桥南,名北极门;东南在集贤桥(今冒家桥北),名集贤门;东北在贾家桥南,名拱宸门。

明嘉靖三十三年,邑人李镇等倡议筑城防倭,巡抚都御史郑晓奏发帑银2.8万两建环形城垣,知县陈雍主持施工建设,一年竣工。明万历《如皋县志》载:“城凡七里,总长一千二百九十六丈,高二丈五尺,上阔五丈,下阔七丈。城门四座:东日靖海,南曰澄江,西日饯日,北曰拱极。外凿濠河,东、北各建水关一座。”明嘉靖三十四年,知县陈雍为防倭寇进犯如皋城,塞东水关。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知县马晨复开东水关。明万历二十年,知县王蒙筑4门月城。明万历二十七年,知县张星于城垣增设敌台13座。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大风雨冲坏城垣16段共255米,包括敌台及水关。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知县崔正音与高邮知州何廷模(原任如皋知县)奉委领国帑修城,历时3年,费银35967.3两,其中海墁银3750.098两。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清成丰三年(1853年)、清成丰十一、清同治二年(1863年),分别补修城垣。此后,城垣多年失修。至清光绪年间,宣化、拱宸2门已不存在。

民国年间,战事累发特别是日本侵略军进犯,给如皋城以极大破坏,部分城垣毁于战火或被拆除。至民国34年(1945年),如皋城城垣已破败不堪。民国35年8月,国民政府如皋县政府征民夫万人,修补残坏城垣1500米。是年,如皋城城门、水关为内外砖砌,其余均为外砖内土,上窄下宽,外面每隔一段有凸出的箭垛;内面每隔一段有砖砌的流水道;顶上砖铺,朝外有女墙。城砖大小不一,有35×17×7.1(厘米)、30×13.5×7(厘米)24.5×17.6×8(厘米)等数种,砌时用橘米煮汁调拌石灰砌成。城门外包铁板,各门顶上建有城楼,城外濠河环绕。靖海门北辟东水关,拱极门西辟北水关。

解放战争时期,如皋城城垣再次遭战火损坏。至19年,城垣顶部被拆除,墙体高度普遍降低,且多处倾塌。

1951年7月,县政府因城墙多处倾塌、破败不堪,且城门隘窄、阻碍交通,报经苏北行政公署批准,拆除城垣,仅保留东水关,城砖用于建造烈士馆及人民大会堂,部分散失。1990年,县委、县政府于人民公园北侧重建城墙96.2米。2006年,于水绘园东侧外城河边动工重建靖海门,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城墙高12米,建城楼3间,高6——6.6米。2010年,东水关高8米、上阔7米、下阔10米、拱洞宽3.8米,外面上部砌塞、下高2.2米、内面高6.65米,两侧大条石块,顶上砌拱券,底部杉木排桩,铺以城砖。

发布:阿南文化传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