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人說「人老了不要過生日」?

Mzk卡卡


我以前聽過這樣一句話:人到了一定的歲數最好忘記自己的年齡。這句話其實是很有深意的,意思是說,別總想著自己的年齡,比方說今年八十八了,明年八十九了,後年這不就奔九十了嗎?而且往往來說,歲數越大好像越恐懼,總覺得快離開這個世界了,除非糊塗到不知道恐懼了,整天活在恐慌當中反而折壽,有好多百歲老人早已忘記了自己的年齡,什麼都太過“清楚” ,什麼都太過計較,是活不到一百歲的,也就是說首先要想得開,看得開,心胸要開闊。

至於過生日,應該是世界範圍的傳統習俗吧,有條件的,講究的,重視的可以把生日搞得很隆重,很浪漫,甚至大操大辦興師動眾的。家裡條件差的,或是不怎麼講究重視的,可能簡簡單單過一下有那麼個意思就行了,甚至連個生日蛋糕都不買。

而我們家,屬於把生日看得相當淡的那一種,我從小到大48年沒過過一次生日,每一年的九月七日我都會忘記已經到了自己的生日了,根本沒有這種意識。我不過生日,我姐我妹自然也不會過了。主要原因是我父母不重視生日,不講究這個,沒拿這當回事,我媽親口對我說 ,她從小到大就沒過回生日,我爸也是這樣,我們也沒為他們過,甚至我父親當年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的時候,我們當兒女們也意識不到,也沒有人為他獻上祝福,都在心裡默默祝福和祈禱。

不是我們不孝順,平常對父母挺好的,除了我以前喝酒惹父母生氣,不過後來戒了,徹底戒了,主要為家庭考慮吧,我甚至覺得父母的意識很超前,我覺著尊重他們的生活習慣,順著父母來就算孝順了。主要習以為常了,當然我也不希望我的兒子為我過生日,他不需要記得我的生日,只要平常聽我的話,我說的對他得聽,知道尊敬我就行了。甚至有一次我還告訴他說:“將來我不在了,不需要墓地,那一座座墳頭看著挺滲人的,我喜歡親近大海,那就海葬吧,想我的時候就到海邊溜達溜達,如果不想我、不懷念我就不用去了,心裡要是沒有我,人去了有什麼用?有意義嗎?證明什麼?即使過清明也不要去。”嗯,在我的觀念中生日和忌日都無需記得,只要在父母健在的時候,潛意識當中有這樣一種概念:老爸老媽過得還好嗎?身體好嗎?錢夠花的嗎?就可以了。



海島鵝卵石




做為人之生日,曰之壽誕,什麼時候開始過最好呢?各地風俗恐有所不同。

在我們這裡,只要有老人在,孩子是不準過生日的。那怕你七老八十了,只要上邊還有老人健在,那就只能給他們過生日,做小輩的是無權過的。

老人過世三年內,是傳統的守孝日,這三年之中雖然上無老人了,但守孝時是不允許搞娛樂活動的,所以生日也是不能過的。

我們這裡還有一個風俗,只要過了一個生日,以後就必須年年過,中間如果有間斷,則家中易出事。參加壽誕的人數宜逐年增加,主家庭興旺之意,如果逐年減少,則有家道敗落之嫌。

老壽星中午要吃一根面,有福壽綿長之說。並吃鮮桃或面蒸壽桃數口,即可成仙成神,長生不老。


民諺民俗民間故事


人老了不要過生日?反正小編是沒聽說過的,無論多少歲都可以過生日。不過,有些人可能不喜歡別人給自己過生日,這可以理解,可能是這些人比較內斂,所以怕麻煩、怕矯情、怕尷尬、怕難為情,或者對自己的生日並不在意,歸根結底這是各自的性格導致的。但人老了就不要過生日這個觀點,小編認為沒什麼道理。

在任何年齡,生日都是有意義和值得紀念。特別是六十、七十、八十、九十這樣的大壽。而為老年人慶祝生日,首先要保證的是讓他們感到自己是重要的,是受到關心的,是有很多人陪伴的。所以,小編認為老年人每年的生日,應該是一個難得的聚會。因為老人的兒女、孫子、孫女們都可以在當天齊聚一堂,共同為老年人獻上祝福,這是一年中難得的機會,甚至是一年一度的聚會。老年人可以見到平時各自忙於工作的子孫們。大家可以在慶祝美好生活的同時,期望未來有更多快樂的時光。

上面說到,要讓老年人感受到有很多人在陪伴自己。畢竟,人到晚年,已經退休很久,對財富、社會等等的看法已經是雲淡風輕。但他們對親情卻是越來越看重的,畢竟男性大半生都在為事業打拼,為了養家餬口十分辛苦;女性照顧了兒女大半輩子,同樣不容易;在兒女都成家立室之後,老年人肯定想享受天倫之樂,想要兒女的陪伴,想有個孫子、孫女抱一抱。

作為子女,我們在忙於工作之餘,應該抽出時間陪著老年人,聽聽他們講述以前的經歷。畢竟老年人有大半生的經驗可以提供,我們會發現這些經驗都非常有趣、實用,從中學習可以幫助我們在生活中處理問題。

至於有些老年人的思想上還是保持封建迷信,覺得人老了過生日是禁忌,會折壽之類的。那麼子女在這時候也不應該強迫。畢竟老年人活了大半輩子,這些思想是很難改變的。所以老年人過不過生日,還得先問問他們的意見,尊重他們的意願。

關注“頤福來養老”悟空號,或者微信關注公眾號(頤福來養老),獲取最專業的養老知識!


頤福來養老


“人老了不能過生日“,這題目咋一看起來有些不對勁,都細細想起來也對勁。

“人老了,上了年紀,都希望過上有人贍養的日子"。

這句話是實話,圈起來要考,世間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因為人人都會變老。

老人只想過上有人贍養的日子,這是重點,也是初心,從養兒防老哪一天開始,含辛茹苦就是為了老的這一天。

由此得出:老人的心願就是過好“日子“,而不希圖什麼"生日“。所以說,老人過不過生日真的不重要,但也得不出“人老了不能過生日“的結論。

春種秋收,兒童是春天開的花,老人是秋天結的果。兒童過生日是迎接盛開的花,老年過生日便是慶賀豐收的喜悅。所以“家無餘錢過日子,家餘萬貫過生日。"

不過老人的確不同於小孩,小孩是成長的時節,老人是衰退的年輪;小孩需要歷盡風雨,老人卻需要平和安樂。

正是這種明顯的不同,老年人的確需要一個平和舒心的環境,不需要儀式性的喧囂與熱鬧,不好動喜安祥,註定了“老年人不宜過生日。


北國風向


人的生日就是母親的苦難日。一年一度的生日警示我們:“感恩母親九死一生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生日時最好是不要慶祝自己出生的快樂,而是要我們帶著感恩之心去體驗困苦與艱難,加重對母親孝順之情!

其次,人們特別是老年人清楚的認識到,生、老、病、死是痛苦的本性,有生就必有老,有老必定病,有病必有死,所以,「生老病死」是一個需要擔憂和謹慎面對的事,沒有值得慶祝之處。

再有,人老了最好是忘記年齡,難得糊塗。保持年輕的心態,快快樂樂過好美一天。古人有云:“五十歲活年年;六十歲活月月;七十歲活天天;八十歲活時時!”現代的兒女們為了盡孝,喜歡給老人做生日,實則對老人起了暗示作用——你今天滿六十歲了,活一月算一月了;你今天滿七十歲了,活一天算一天了;你今天滿八十歲了,活一時算一時了!

聽說有個老人剛剛做完八十歲生日3天就離開了人世,他不是病死的,也不是老死的,而是做完生日後一直嘮叨著自己有八十歲了,就快死了,是被嚇死的。其實老人家做生日意義不大。儘管兒女們大肆操辦,熱鬧非凡。真正老了的人還不一定感覺得到。有一80歲老爺爺,兒女們為他操辦生日,大講排場,唱了七日七夜土臺子戲。老人身體欠佳趟在床上,首先幾天有人記著給老人送飯菜茶水,最後兒女們忙碌中忘記了趟在床上的“壽星”!老人家實在餓不過了,拄著柺棍顫顫巍巍出來問道:“家裡為什麼這麼熱鬧呀?我都兩天沒吃飯了!”

所有老人們都有個共同的心理,都想自己萬壽無疆。但又不得不承認,世上沒有“青春泉”,“長生不老”藥。人一定會死掉,只是壽命延續長短的問題!所以,就害怕有人說他(她)老了!一句禮貌的用語:“您這麼老了,該好好休息了!”有的老人就會生氣的說:“我吃了你的飯老的麼?我才不老呢!”所以,老人是不喜歡過生日的。





心如蓮花173349538



哈!因為怕洩露機密……

人老了,還有什麼機密?當然是年齡,年齡讓陽間的人知道沒什麼,但讓陰間知道了就不大好。陽間人這麼多,而且同名同姓的多,陰間管理人壽命福祿的人就很有可能疏忽,也許壽年已盡該去陰間報到了卻因為失察而漏網,依然活得蹦蹦跳跳。

你活就就活了,逃就逃了,你還不肯低調點,便要大張旗鼓慶什麼壽,俗話說不怕你露臉,就怕你埋頭,你這麼得意忘形一出風頭,得!暴露了,黑白無常常在人間公幹,哪能不摸到你釋放的線索?人家回去一核對,明白了:原來是漏網之魚!立馬就派人拘了你去,落得個樂極生悲……



鄉里人有這說法,也許你認為是迷信,但我以為有一定道理。黑白無常如果有,他們也不可能工作會有疏漏,而要等到老人慶壽才獲得信息,鄉里確實有大慶之後就死亡的例子,但他們的死亡主要還是自身疾病所致。倘若說大肆慶祝一點壞的影響也沒有,肯定說不過去。

首先一條,大規模的慶祝費心勞力,雖說有子女兒孫操辦,但作為壽星也得全程在場吧?接待賀客、發放紅包,雖說輕微瑣碎,但也勞心,時間一久勢必疲勞,身體好的也許沒什麼,差一點的可能就受影響了。

第二條,為了人的長壽,卻要傷害許多動物的生命,這分明就很矛盾,跟有好生之德的老天是相違背的,老天允許人追求長壽、追求快樂,但老天肯定不允許這個結果犧牲在其他生命的基礎上。所以慶壽殺生是不夠吉詳的,有損壽星的福報。

我舅舅就從不過生日,他說他生這天卻是母親的受難日,母親生他吃了苦、遭了罪,所以每到生日就紀念母親,緬懷母親的恩德。舅舅死時沒滿八十,但卻死得很安詳,沒有一點痛苦。

我父親快八十了,他也堅決不同意慶什麼大壽,平常的生日還是過,因為這是兒女回家團聚的由頭,雖說不一定非得老人生日才回家,但那一天看不到兒女他心裡是不高興的。所以親戚朋友可以不來,但兒女在父母生日缺席的話就有點不孝順了。

不過我也贊同舅舅的觀點,生日這天別隻想著自己,而要多想想生下自己的老孃,如果說生日這天作什麼有功德的話,那莫過於去孝順父母了!

下面是我父母的像片,在此祝二老健康長壽,也祝天下的老人福壽雙受。


ii小小孩


生日,是歲的開始。此日吉祥,一歲吉祥,此日快樂全家快樂。

老人生日為壽,過去,普天窮困,人們大多為了生計而忘了壽日,即是不忘又會如何過也。今時不同了,人們的生活大多美滿幸福,老人歡娛,兒童快樂。且子孫多孝順,節日之時,工作之餘,兒女總能陪老人談天說地,觀山看河。想法給老人以開心,安慰,讓老人有家的維從,愛的感覺,實乃幸福也。那麼生日如何過呢?這看各家的實際情況。兒女只要有心,哪有不過之理?只是根據家庭閒忙而視情也。有些中午,有些晚上。有些在家小酌,有些酒店排場熱鬧。幾個菜幾個湯二瓶紅酒以示慶賀。有些自家歡娛,有些則親朋好友同來為老人上壽添歲,圖個吉也。一般人家會早起在家中主位前進香三枝,紅蠟一對,黃表三張,向神壇跪拜叩三頭以示為老人消災祈福,添歲添壽。有識之家還掛壽聯,比如: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仙鶴延年等。老人過壽一般以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歲等均為過大壽,八十以後稱高壽。平常年歲生日為過小壽。過大壽一般提前一天,不過壽上(壽上易壓運)。也有過忘(旺)壽的。因兒女較忙,壽日難閒,提前抽一雙日給父母添歲,是為旺壽,而到八十九十一百壽誕年,必提前一年過壽,不能過到整歲上,比如九十九歲過一百歲生日。意即圖吉旺之意,表示已經過一百了。而九為進(盡)之意,過九十壽必說是過九十一歲大壽也。也有老人不過生日之俗,特指九十歲以後者,屬高壽之人。不過者是為讓老人忘記歲數,讓老人沒有老的感覺,還年輕嗎,不必過壽。這是一種兒女為老人精神添壽的一種方式。比如老人問子女今年我多少歲了?兒女可說:你剛過了某某歲生日,離某某歲生日還早著呢。主要是讓老人認為自己還沒老的感覺,從心理上能讓老人開心快樂,在世上多待幾年是也。

願天下父母大人們;健康,快樂,平安,幸福,晚輩今天給您上壽了。

謝謝。


福自福地來wjf


生日是人誕生一整年的日子。人老了不要過生日都是無端邪說,沒有半點科學依據,勿需為此煩惱。

人老了過不過生日不重要。重要的是兒女能經常回家看看,讓老人不在孤獨,這比什麼都會讓老人家高興的,孝敬需要從點滴做起。



現在生活好了,兒女有孝心也有孝敬的能力。給老人過生日,是圖得老人家高興,也給自己盡孝的機會。其實,孝敬老人首先得了解老人,瞭解他們的所想所求,盡孝其實就是在盡心。


這輩老人年輕的時候都過過苦日子,平時喜歡節儉度日,生厭浪費。現在日子好了,他們也不喜歡天天大魚大肉,平日裡仍喜歡一日三餐,粗茶淡飯。即便是為老人家過生日,他(她)們也不喜歡鋪張浪費,講排場,招搖過市,圖有虛名。


別讓老人過生日時兒孫滿堂,氣氛鼎沸,熱鬧非凡。過了生日門庭冷落,樹枯葉落,悲涼慘淡。盡孝要儘早,更要盡心。細水長流,延綿不斷。給老人一個愉悅的幸福晚年。

(插圖來自網絡)


聆聽者知天下


過生日和不過生日以及怎樣過生日的問題,一方一俗一人一性,都應當得以尊重,沒有對錯無可厚非。我個人認為,無論哪一方哪一俗任何一個人都必須毫無懸念地認準,生日是母難之日,每個人都必須記住這一天。至於這一天怎麼過,怎麼紀念,隨各人所好,悉聽尊便。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我覺得對十歲以下的孩子每年過個生日,一方面是留下他們的成長紀念,更重要的是給孩子一個成長動力,“啊!孩子你長大了,你懂事了,你能幹了……”,讓孩子信心滿滿的。給孩子們過生日也可視為成長的加油站,多鼓勵重點撥,到了二十歲(十八歲)生日有可能的話也要莊重地度過,祝賀他們成長大人了,讓他們感覺有擔當有壓力,要像袋鼠一樣開始離開媽媽的袋了。總之,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個人,對生日就有不同的認識,過不過生日怎樣過也就各不相同。


郭憲明1


人老了不要過生日,不是不要過而是不願過,一是因為麻煩,人老喜歡安靜。二是體力不之,八十歲老人過完生人一個星期都休息不過來,三為孩子們著想,老一輩人兄弟姐妹多,孩子們大多都在外地打拼,沒有太多時間,如父母姑舅姨爺爺奶奶老爺姥姥,等等長輩還有好多,都是至親,並且小夫妻還得是雙方的,要過那方不去也不合適,那家不到都有意見。要都照顧到孩子們就不要工作了,因為沒那個老闆會用一個經常請假的員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