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下诸葛亮,他在正史中同样精彩无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从初中开始看《三国演义》的书,对里面的诸葛亮佩服的五体投地,可以熟记他的每一个事迹,我当时以为只要你有本事,哪怕是在田间做一个农民,也会有明主来寻访,那种为帝王师的感觉似乎正是文人所追求的极致。随着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发现事情似乎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诸葛亮的基本信息。

三分天下诸葛亮,他在正史中同样精彩无限

他相貌英伟,三国志中描述他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三国演义中描述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他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从这些信息可以知道主角本人相貌是高大帅气,祖上乃是名门望族。

诸葛亮虽然幼年丧失双亲,但是他的叔父诸葛玄对他们兄弟几个都还不错,他跟随叔父,自然也被他叔父的朋友所熟识,我们来看一下诸葛亮的关系网,诸葛亮的岳父是黄承彦,黄承彦乃是当世名流,荆州牧刘表和黄承彦是连襟,荆州水军都督蔡瑁是刘表和黄承彦的小舅子,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荆州望族蒯家,他的小姐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庞德公的一个侄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凤雏庞统,诸葛亮的朋友有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元直,诸葛亮通过两个姐姐和自己的婚姻及其朋友圈,将荆州地区有头有脸的人物都一网打尽了。

了解了这些,也就了解了为什么诸葛亮不主动去找工作,只要在卧龙岗读书种地,就有明主来寻。因为人家亲戚朋友多啊,又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自身有本事,加上周围有人为他造势,一个躬耕南阳的“农民”诸葛亮只需等待明君出世,他不需要等很久了,落魄的枭雄刘备很快在水镜先生司马徽的介绍下了解了卧龙凤雏的故事,后来徐元直走马荐诸葛,刘备决心寻访大贤,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说出了他早已准备好的隆中对,为处于迷茫的刘备指出一条明路。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诸葛亮似乎无所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朝治国如萧何,带军打仗如韩信,大略讲一下诸葛亮生平功绩,初出茅庐便三分天下,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助周郎赤壁鏖战,平南蛮七擒孟获,伐中原六出祁山,两军阵前骂死王朗,挥泪斩马谡,制木牛流马,改进八阵图,空城计退司马懿,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三分天下诸葛亮,他在正史中同样精彩无限

那么真实的诸葛亮又是如何呢?三国演义夸张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但却忽视了他的政治才能,而三国志陈寿则低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讲述了诸葛亮的政治能力。陈寿之所以讲述诸葛亮军事很少,也许与史学家不知兵有关吧。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统治者基于自己的目的,会对历史进行修饰,也可能是整容。

按照正史记载,有几件事和演义不同。

第一件,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按照三国志魏略记载是吴主孙权所为

第二件,七擒孟获是虚构的,诸葛亮是有进行南征,但没有七擒七纵,当时,以诸葛亮的才智而言,不可能为了一个孟获而一而再的浪费国力。第一:因为刘备入川时,封赏群臣,已经弄得财政运作不灵活;第二:刘备才死不久,刘禅权威不够,无法控制国内形势;第三:蜀军远征,士卒思乡,后勤困难,无法进行长期作战;第四:吴魏两国对蜀虎视眈眈,长期作战必定会引起其他两国的攻击,到时首尾不能两顾,蜀军必败。

第三件,借东风是虚构的,正史上诸葛亮并没有参与赤壁之战,也并没有呼风唤雨之能,他只是作为刘备和孙权之间的联络者,指挥赤壁之战的人是周瑜,东风是长江上的一种自然现象,长期在当地操练水军的周瑜和黄盖对什么时候起东风非常清楚,他们聪明地抓住了这一战机打败了曹军。

第四件,空城计不是诸葛亮,是赵云实施的,《三国志·赵云传》援引《赵云别传》中记载了赵云版的“空城计”,摘录如下: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第五件,火烧博望坡的是先主刘备,三国演义中为了突出诸葛亮军事才能,故意压制刘皇叔的才能,试想,如果刘备是一个没有本事,只知道哭哭啼啼的主公,以诸葛亮的才智和关张赵的勇猛,会心服口服吗?

第六件,三气周瑜,也是虚构的,这是三国演义为了美化诸葛亮,才将周郎描绘成一个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存在。其实周瑜也是很有才华和能力的,在长远战略规划上可能不如诸葛亮,但是在具体的指挥战役上,他是不逊色于诸葛亮的。

三分天下诸葛亮,他在正史中同样精彩无限

诸葛亮虽然没有做上面这些事情,但他的能力和品行却依旧让后世敬仰。

孔明出山后,最开始只是刘备的幕僚,没有职位在身,一年后为军师中郎将,负责零陵,长沙,贵阳三郡的赋税,按今天来说,干的是地税局局长的事情,此时关羽为偏将军,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赵云为牙门将军,麋竺为左将军从事中郎。五年后,作为军师将军兼益州郡(今云南宜良县)太守。远离权力中心。此时蜀郡(成都)太守是法正。董和为掌军中郎将署左将军府事,当时刘备是左将军。益州郡(今云南宜良县)的前任太守是董和,因干的好,才被刘备提拔。由诸葛亮继任。年末,任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与董和同任。当时刘备是左将军大司马。刘备称汉中王后,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诸葛亮受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官职没变,此时法正的官职高于诸葛亮。刘备称帝后,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此时诸葛亮的官职超过法正,但法正这个时候已经死了。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辅幼主,北伐。

我为什么屡次提法正呢,因为法正没死之前,都是法正作为军师随军征战,而诸葛亮则像萧何一样,保障后勤,他做丞相后在政治上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

经济上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据李仪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汉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据考古调查统计,全区至今尚保留有汉以来的古堰七十多处,一些堰渠经历代使用维修,一直延用至今。

军事上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诸葛亮亦作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三分天下诸葛亮,他在正史中同样精彩无限

诸葛亮之所以受到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欢迎,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能力突出,更在于他自始至终对领导忠心不二,特别是当他手里面执掌西蜀所有兵马,他的权力和能力足以替代刘婵,但是他坚守了对刘备的承诺。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惜哉,孔明,得其人不得其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