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的匡衡,名噪一時,卻在晚年名節不保

今天的主角是匡衡,這個名字可能有些人不熟悉,但是他的故事我相信大部分人還是瞭解的,現在有一個成語叫鑿壁偷光,就是根據匡衡的故事流傳下來的。

西漢時期,有一個叫匡衡的小男孩,很喜歡看書學習,可是他家幾代都是農民,根本沒錢供他讀書,小匡衡就給一個大戶幹活,然後跟大戶借書來看,可是白天要幹活,根本沒有時間可以看書,只有到晚上看,但是他家裡面實在太困難了,蠟燭也買不起,萬幸他還有一個能買得起蠟燭的鄰居,他看到鄰居家點著蠟燭,但是照不到自己家,他就在自家牆壁鑿了一個洞,這樣就可以把隔壁的光引到自己家裡面,他就可以藉著燈光讀書了。這就是鑿壁偷光的典故,用來教導後人雖然家貧但是依然要刻苦讀書。

鑿壁偷光的匡衡,名噪一時,卻在晚年名節不保

西漢時期,統治者很重視對《詩經》的理解,匡衡經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對《詩》的理解很透徹,當時儒學之士曾傳有"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之語,是說聽匡衡解說《詩經》,能使人眉頭舒展,心情舒暢,可見匡衡對《詩經》理解之深。雖然他已經理解很透徹,但是考試時發揮並不好,根據漢朝規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經"中的一經,即可通過考試獲得官職,考試得甲科者,可為郎中,得乙科者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補文學掌故。匡衡九次考試,才中了丙科,被補為太原郡的文學卒史。

匡衡的成績並不理想,如果按照考試成績來判定是不是人才的話,他明顯不是優秀人才,不過匡衡名聲在外,連太子都很喜歡他,太子繼位後,是為漢元帝,他任用匡衡為郎中,遷為博士,給事中。這時,京城長安一帶發生日蝕、地震等災變,匡衡乘機上書,引用《詩經》表明上行而下效的道理,勸元帝"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考制度,修內外,近忠正,遠巧佞,""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顯潔白之士,昭無慾之路",然後再在百姓中推廣道德教化,弘揚禮讓仁和之風。匡衡的奏書得到元帝的讚賞,匡衡因此遷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

鑿壁偷光的匡衡,名噪一時,卻在晚年名節不保

在後幾年裡,漢元帝十分喜好儒術文辭,尤喜愛《詩經》,曾多次親自聽匡衡講《詩》,對匡衡的才學十分讚賞,因此任匡衡為御史大夫。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丞相韋玄成病逝,匡衡又代為丞相,封樂安侯,輔佐皇帝,總理全國政務。匡衡可算是因明經而位極人臣的典型。

鑿壁偷光的匡衡,名噪一時,卻在晚年名節不保

如果故事到此結束的話,匡衡無疑是完美的,但是偏偏不會讓他完美,他作為安樂侯,又是皇帝的寵臣,有封地三十一萬畝,但是他作為丞相,監守自盜,利用郡圖(地方行政區域圖)的錯誤,將錯就錯,多收了四百頃地的田租。漢成帝時,司隸校尉駿等告其"專地盜土"(指擴大國界),被免為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