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簷角下的風鈴有何寓意,你知道嗎?

寺院簷角下的風鈴有何寓意,你知道嗎?

風鈴在古代有好幾個稱呼,如“風鐸”、“寶鐸”、“簷鈴”等。常懸掛於大殿、佛塔等建築物簷角下方。無人敲擊,有風則自鳴,故名“風鈴”。

我國本土鍾鈴文化起源

鍾鈴文化在中華大地上由來已久,大量的考古資料將鍾鈴文化的源頭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鍾鈴最早是以陶製品面貌出現的,稱之為陶鍾。陶鍾是原始部族的宗教法器,也是古代先民娛樂和傳達信息的工具。

據考古發掘證明,我國遠在距今6000-5000年就已有細泥紅陶製成的光素無紋的鐘鈴。高約9釐米,直徑約5釐米。隨著青銅時代的到來,鍾鈴文化也進入了它的首個高峰,在先秦李越制度的推動下,到春秋戰國時期,已經衍生出龐大的鐘鈴體系,為之後的鐘鈴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寺院簷角下的風鈴有何寓意,你知道嗎?

寺院簷角下的風鈴有何寓意,你知道嗎?

東漢年間,鍾鈴文化迎來了它的第二個高峰。印度佛教傳入中國,並受到了皇室的極高重視。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逐漸融合。印度僧人在修行時,為了規範行為,在寺院管理制度中使用了敲擊“犍椎”的方法召集僧眾。在中國佛教寺院裡,“犍椎”的功能被鍾鈴取代了。鍾鈴文化由此進入佛教文化裡。

除此之外,古印度早有在“浮圖塔”上懸掛風鈴的習慣,中國早期的風鈴制式也受到該習慣的影響。據考證,中國早期的風鈴形制異於中國傳統的舌鈴,融入了印度風鈴的元素,這與佛教傳入中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寺院簷角下的風鈴有何寓意,你知道嗎?

風鈴的演變

中國的風鈴出現於北魏時期,一開始用於

裝點佛塔。在北魏楊衒之所《洛陽伽藍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永寧寺,熙平元年靈太厚胡氏所立也。剎上有金寶瓶,容二十五石。寶瓶下有承露,金盤三十重,周匝皆垂金鐸。復有鐵索四道,引剎向浮圖四角,鎖上亦有金鐸。鐸大小如一石甕子。浮圖有九級,角角皆懸金鐸;合上下有一百二十鐸。至於高峰永夜,寶鐸和鳴,鏗鏘之音,聞及十里。”從這段史料裡我們不難看出北魏時期佛塔的鈴制式。

自北魏以降,不僅在塔上懸鈴,而且寺廟殿、閣、塔等簷角也都懸掛風鈴,一直沿用至今。最早,為了使建築上精美的團和壁畫不被鳥雀築巢破壞,故懸鈴而驅之。佛家思想融入中國後,這與大自然碰撞的聲音有了更深刻的內涵。風鐸有三種含義:驚覺、歡喜、說法

寺院簷角下的風鈴有何寓意,你知道嗎?

寺院簷角下的風鈴有何寓意,你知道嗎?

曾有一首佛偈:“渾身似口掛虛空, 不論東西南北風。 一律為他說般若, 叮叮咚咚叮叮咚。”這裡的“叮叮咚咚”暗指的是苦、空、無常、無我之佛理,風鈴在此成為了一個警醒世人修行的媒介與指向,是謂“驚覺”。而風鈴之聲在喧囂世間贈予人寧靜、祥和。讓人不忘法喜,是謂“

歡喜”。風鈴更是被比作佛音,佛幻化作“風鈴相”,為世人講述真理,是謂“說法”。

“掛月隨映落滿屋,天涯相隔系銅鈴。”寺廟建築四角懸掛著的風鈴早已超越了“裝飾”的作用,它們承載中國哲學文化的意涵,以及人們的美好向往。清脆的鈴聲攪動著清風,掠過修道人的耳鬢,劃處悠遠的佛音。(菩薩在線原創/整理,轉載需經作者授權。)

參考文獻:

庾華,《鍾鈴的象徵文化》,遼寧民族出版社,2004.

白文明,《中國古建築藝術》,黃河出版社,1999.

程乃蓮,應縣釋迦塔的風鈴及其造型藝術,2012.

王中加,淺析佛塔風鐸的世俗化演變, 2003.

王崇恩,陶磊,朱向東,傳統風鈴的繼承發展與演變--以晉祠舍利生生塔為例,2013.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中華書局,2012.

薛藝斌,《中國樂器志》,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