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上市啓示錄:有限的流量,無限的競爭

拼多多上市啟示錄:有限的流量,無限的競爭

拼多多從創立到昨晚上市,一共僅僅3年時間,創下了創業公司最快的上市記錄。同樣是突破1000億元GMV(成交總額),阿里用了10年,京東用了6年,拼多多隻用了3年。很多人在分析拼多多的模式時,聚焦關鍵詞是“便宜”、“屌絲”,甚至“欺詐”,不可否認,相關情況確實存在,但是受到市場熱捧的股價,似乎說明了這種分析難免過於簡單和粗暴,昨晚開盤後,拼多多股價暴漲40%,盤後再漲近6%。

紐約大學宗教歷史系教授詹姆斯·卡斯,在其著作《有限與無限的遊戲》裡,第一句話就說:“世界上有兩種遊戲,一種是有限遊戲,另一種稱為無限遊戲。有限遊戲以取勝為目的,而無限遊戲以延續遊戲為目的。”中國的互聯網創業,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是去爭奪有限的流量,要麼是自己去發掘新的無限的遊戲。簡略地說,就是有限競爭,和無限競爭。

1925年秋,有一個湖南人,寫了一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但是被當時組織的CEO陳獨秀鄙視了。但這並不妨礙裡面的很多道理,直到現在還有借鑑意義: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鬥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 “我們要分辨真正的敵友,不可不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及其對於革命的態度,作一個大概的分析”。

互聯網創業到了現在這個階段,更多是在原來老的戰場上,是零和遊戲,而不是關注哪裡是新增長點,哪裡是戰場。中國互聯網在過去幾年創新增長點有限,很大的原因是大家都停留在了零和遊戲的有限競爭裡,不管是遊戲,還是電商,視頻,社交等等,無一不是如此。如果是要尋找新的增長點,那我們就“不可不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及其對於互聯網的態度,作一個大概的分析”。

“流量玩法是今天互聯網的主流邏輯,帝國競爭、地盤之爭是今天的主要命題,那些爆紅的創業公司多數都是阿里、騰訊直接或間接博弈的產物。對創業公司來說,在現有中國互聯網的競爭環境下,每一張桌子都是滿的。如果還按照傳統的思維去競爭,是永遠無法突破巨頭包圍的。”財經記者小晚,在拼多多CEO黃錚專訪文章裡,對於當下競爭格局的分析,形象而到位。

快手宿華,拼多多黃錚,都是Google系的創業者,搜索引擎,說到底就是流量的生意,內容和電商同樣也是流量的生意,發掘並利用新的流量來源,是生意的核心,在這點上,快手和拼多多都做到了。也都成就了百億級別美金的公司。

很可惜,很多人太關注於現有用戶和流量的爭奪,而忽略了開闢新的疆域。或者說,大多數創業者和公司,太留戀於有限競爭,而忽略了甚至根本沒有想到無限競爭。

王興說,很多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一切事情。同樣很多創業者也是,更多的眼界是侷限在現有的陣地和流量裡,你爭我奪,打得你死我活,目的就是為了在現有可見地盤分得一杯羹。由於存量的遊戲最可見,也是最安全的,高度依賴現有的路徑,但也最無聊。基本上就是補貼戰、推廣戰、價格戰、口水戰、公關戰,而忽略了商業的戰略和真正的創新。這兩年,國內互聯網界公關戰爆發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劇烈,與此有密切關係。詹姆斯·卡斯說,空間界限在所有衝突中顯而易見,在有限遊戲中,被迫參與的人,失去了參與的意義。

這個規律其實在現有的互聯網競爭中都可以驗證。在楊繼繩撰寫的《當代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裡提到,目前中國的社會,中層部分現在增長緩慢。底層社會比重很大,佔80%多,而不是相對成熟的橄欖型社會。在之前有些分析拼多多的文章裡,曾描述“中國是一條巨龍,它的龍頭在21世紀,但是龍尾仍然停留在刀耕火種的年代。北上廣深這樣的超級城市在繁榮程度上和那些世界級大都市並沒有什麼區別。然而,低線城市和一些鄉村地區卻宛若另外一個陌生的國度。”

根據相關的數據。截至2017年12月,我國農村網民超過2億,農村網民的移動支付比例在47.1%。拼多多近65%的用戶分佈在三線以下城市。這些人都不是京東、也不是淘寶的用戶,但是他們在微信群、朋友圈通過拼多多的鏈接,接觸到電商,並進一步成為電商忠實用戶。而劉強東和馬雲、王帥,正在各種場合撕打正酣,直到被拼多多的爆炸式增長,才驚醒過來,原來電商這麼成熟的市場,還可以長出新巨頭。

在短視頻已經存在了秒拍、美拍等上市公司的前提下,抖音發掘了新的陣地,信息流推薦、15秒、豎屏、開拓日本等海外市場。這些集合起來,開闢的模式其實全新的陣地,但是即使是騰訊這樣超過5000億美金的公司,硬生生的要擠到抖音開闢出來的超短視頻市場中。

拼多多上市啟示錄:有限的流量,無限的競爭

騰訊恢復了微視,不管是戰略,還是說產品的層面,其實都能理解。但讓人遺憾的是,不管是產品形態,還是推廣模式上,其實又回到燒錢等有限競爭模式。這是一個巨大的陷阱。微視更多是想從抖音手上搶現有的流量,而不是創新。用戶需要一個抖音,但是不需要另外一個抖音。從目前來看,抖音目前月活過了5億,據易觀的數據,微視5月月活736.66萬。這個數據7月份應該有提高,但是差距依然是天上地下。

在音頻領域,喜馬拉雅和荔枝、蜻蜓三大公司領頭。但是現在的音頻市場,頻頻爆發公關戰,一度喜馬拉雅和蜻蜓打得你死我活,雙方品牌受損,產品下架,以至於需要有關管理部門出來調停。荔枝在語音錄播之後,推出語音直播,這其實是在探索無限競爭模式的一種,結果就是用戶活躍度劇增,利潤暴漲,但是很快喜馬拉雅也快速跟進,除了挖了同行的人,甚至有傳言內部說個說法,即使自己語音直播做不起來,也別讓同行做起來。這其實就是在有限競爭模式裡的巨大損耗,讓人覺得可怕的事,很多創業者不僅僅不覺得有問題,反而對於這種競爭樂在其中。甚至成為一家公司的主要競爭模式。

拼多多上市啟示錄:有限的流量,無限的競爭

在線上的婚姻交友領域,百合網,珍愛網,世紀佳緣,三家獨大,先後都獲得了不菲的融資,僅僅百合網2015年的一次融資就高達15億,世紀佳緣更是早早的在美國上市。珍愛網也號稱一度要登錄美股。但是現在,三大公司都已經日落西山,報團取暖,世紀佳緣被百合網全資子公司收購,在納斯達克退市後,和百合網打包上了新三板。珍愛網上市未果,於2017年11月,將絕對控制權賣給了太盟投資集團。

而在他們之後,出來了一家友緣網,比他們三家成立都要晚,融資的錢都要少,但是賺的錢更多,據說今年要在創業板正式上市。在三大公司公司還在搶電腦端的流量時,友緣網重點開拓移動端的流量,為最早一批使用移動端的大眾交友服務。以佳緣為代表的三大公司,走的都是白領和城市人群。這個人群存量有限,要求也高,競爭對手也多。而友緣主要服務被大多數公司忽略的藍領群體,用戶學歷主要集中在高中、中專、職校、技校和初中。

資料顯示,百合網2015年1-4 月、2014年及2013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7388萬元、29870萬元、22339萬元,淨利潤分別為-13萬元、-3704萬元、 -3306萬元。有緣網2015-2017年,收入分別為4.17億元、3.3億元、3.11億元,佔主營業務比重分別為68.18%、52.24%、51.26%。高下清晰可見。

王興說太多人關注了邊界,而忽略了核心。核心是什麼?是真正的創新,真正的探索和開拓,而現在,包括巨頭在內,太多公司關注有限,而忽略了無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