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一个特殊军队,虽不出名,但有权势很大,甚至可以自立为王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著名的分裂时期,其中有一个就是唐朝末期的藩镇割据,五代十国时期。这段时期国家分裂,各地节度使割据为王,当时唐朝已经式微,中央无权,对于地方做大的行为也无能为力。虽然这些各地的节度不惧上面的威胁,但是他们所养的军队的势力逐渐大了起来,反而将其取而代之。唐朝的这一个特殊的兵种,虽然不是很出名,但是权势很大,待遇很高。

唐朝的一个特殊军队,虽不出名,但有权势很大,甚至可以自立为王

那么这个特殊的兵种叫什么呢?他们被称为牙兵。很多时候,这支军队可以使一个政权崛起和颠覆。这些牙兵原来只是节度使私养维护自己政权的,但是为什么后来会有这大的权势呢?

那就先说一下唐朝的节度使都有什么权力吧。节度使这个职位是唐玄宗为了巩固边防的军事官职,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迅速调动军队,而且他们掌握当地的财政大权。这样节度使们在地方就有了军政和财政大权,所以很容易拥兵自重。所以他们私养军队,割地为王。他们所养的军队就被称为牙兵。

因为节度使们称王之后,是家族世袭制。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所以节度使自然是挑选军中最精锐的士兵来维护自己的安全和地位,这就使得牙兵非常的骁勇善战,实力强大。

唐朝的一个特殊军队,虽不出名,但有权势很大,甚至可以自立为王

这些牙兵自然也效仿领导们,实行世袭制。这样军队里就很容易拉帮结派,形成自己的利益集团。久而久之,牙兵的首领的势力越来越大,他们可以左右王位的继承,甚至如果有不满,就可以杀了节度使自立为王。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就是魏博节度使史宪诚被杀事件。事件的起因很简单,是因为牙兵们不满军饷的发放,所以他们将史宪诚干掉,自立新的节度使。

史宪诚的事情给其他节度使敲响了警钟,他们开始对牙兵们实行防备措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再养一支私兵,来与牙兵对抗。当然这些人是由自己的家奴和搜罗的身强力壮的平民,他们为了收买这些人,让他们忠诚,一收养义子的名义来召集他们,来保证他们的忠诚度。但是毕竟他们不是正规军,所以对上正规训练的牙兵,他们还是较弱的,但是也有例外。魏博节度使曾经联合朱温,两人的私兵战胜了牙兵,但是代价是没有了牙兵,自己的势力也大幅度被削弱。

唐朝的一个特殊军队,虽不出名,但有权势很大,甚至可以自立为王

后来也发生私兵杀了节度使,自立门户的事件。所以养私兵的方法并不是万无一失,他们到最后会和牙兵一样,自己做大,威胁节度使。所以以兵制兵只是一个恶性循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节度使为了抵抗中央,训练了精锐的部队来维护自己的势力,但是牙兵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杀了他们的统帅,自立为王。

这样使得本来分裂的局面更加的混乱,最后最受伤害的是无辜的百姓。所以唐朝的节度使制度其实像是前朝的诸侯分封,虽然节度使没有诸侯的权力大,但是后来同样造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所以宋朝为了杜绝这个隐患,直接实行将领调任制度,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使军队效率降低,战斗力下降,后来直接出现了“冗兵”的问题,反而有些矫枉过正了。

唐朝的一个特殊军队,虽不出名,但有权势很大,甚至可以自立为王

唐朝的这个特殊的兵种,虽然在历史上没有像岳家军那样出名,但是有很大的权力,可以左右节度使之位的继承,甚至取而代之,自立为王。所以对统治者来说,军队强大是好事,但是也要有效制约,不然很可能被反噬,性命不保,被其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