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2018年8月11日,國防大學教授馬駿、中國傳媒大學劉笑盈和《世界歷史六千年》一書作者張禹做客雜書舘·新書館,圍繞他的新書,就“戰爭與文明:全球史視野下的中國”議題展開對話。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被西方人稱之為“死亡練習”的戰爭,它究竟遏制還是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在當下世界已經步入全球化的時代,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認識戰爭對人類的影響,如何通過中國文化的視野為人類文明的發展提供借鑑意義。我們不妨來聽聽三位學者依據不同學科背景所給出的看法。

歷史的五維空間研究

張禹:先和大家介紹一個概念——歷史的五維空間研究。瞭解這一概念,將有助於我們瞭解什麼是全球史研究,有助於說明《世界歷史六千年》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人和其他生命一樣,都生活在一個三維空間裡。如果給這個三維空間加上時間的軸線,就變成了一個有著過去、現在和未來區別的四維空間。

在這個四維空間裡,只有人類,有智慧、能夠憑藉思想實現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自由穿越。我們可以回憶過去,品味當前,也可以暢想未來。而其他生命體,即便是一些大腦高度發達的動物,也只有短暫的過去(比如剛剛被什麼動物追逐過)、瞬間的現在(比如水潭邊正在躍起的一條鱷魚)、以及不遠的未來(比如,尋找配偶、繁衍後代)等等。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其他動物擁有的都只是生命,只有人類才有資格擁有文明。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歷史學家們所做的工作,就是不斷地對人類歷史進行總結和再發現,幫助人類積累經驗、一步步地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在這個過程中,絕大部分的史學研究,都是在特定的四維空間、沿著特定的時間軸線進行的,比如中華文明或古埃及文明史研究,就是分別以中華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為研究對象,對他們各自的歷史發展脈絡進行的系統梳理。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海昏侯考古

也有的研究是專注於時間軸線上的某一點,如海昏侯墓葬考古,就是重點對遺址和文物進行保護性發掘、及斷代分析;也有的是對特定的時間跨度進行梳理和總結,比如明史或宋史研究,或秦漢吏制研究等等。根據上述研究重點和方法的不同,歷史研究細分出地區文明史、國別史、考古、人物傳記等,以及其他一些表現形式。

然而,如果面對全球史研究這樣一個宏大的課題,面對眾多的人類文明、眾多細分的時間軸線,原本在四維空間內的一些常用研究方法,比如墓葬保護和挖掘就完全用不上了,而國別史哪種線性的梳理方式,也無法表達全球史的眾多和繁雜。究其原因,就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我們要想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想看到一些在四維空間看不到的東西,要想看清人類文明的全貌,就必須在維度上有一個躍升,就必須在歷史研究的四維空間基礎上,引入第五緯度的概念。在第五維度空間裡,人們能夠在不同的四維空間之間自由穿越,能夠同時出現在不同的時間軸線上。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扎馬戰役

比如,第五空間內的人們,可以同時出現在公元前202年的,東亞中國和北非迦太基,能夠同時近距離觀察令項羽自刎烏江的“十面埋伏”和標誌迦太基城衰亡的“扎馬戰役”,並由之對兩大重要事件發生的背景進行對比分析,對東西方文明發展的差異進行比較。

再比如,對於史前大洪水,人們可以在第五空間內,對大禹治水的積極和諾亞方舟避水的消極進行對比,從而對東西方文明的特質進行深入思考,並得出文明的穩定和飄忽的不同結論。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諾亞方舟的神話傳說

穩定的中華文明前期繁榮發展,但也在穩定中走向封閉,直至被列強用大炮轟開國門;飄忽的西方文明在初期多被扼殺於殘酷環境的搖籃,但也練就了更強生存的技能,一旦新大陸給予了它足夠的空間,資本主義便在蒸汽機的推動下,驟然稱霸世界。當然,它目前似乎也在走向穩定。

要形成上述觀點,人們就必須在不同的四維空間之間,在不同的文明之間、在不同的時間軸線之間建立橫向連接,從而實現在高緯度,對所有文明進行觀察和比較,從浩如煙海的各類信息中,梳理出一些普遍規律。這就是歷史的五維空間研究,也應當是全球史研究基本方法。

在這裡必須指出的是,所有的五維空間研究方法都是建立在大量四維空間研究成果之上的。所以,在這裡,請允許我對所有歷史學家們在不同領域的辛勤努力表感謝。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世界歷史六千年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年: 2018-4

下面,我結合五維空間概念,介紹一下《世界歷史六千年》的幾個特點。

概括地說,在佈局謀篇上,《世界歷史六千年》用了三類、50篇彼此獨立但又前後銜接的文章,以歷史剖面的方式,完成了不同文明在橫向的同時再現;通過對人類文明所有重大歷史事件,同時進行時空定位,以超越時空的方式完成了全球史的五維空間構建。具體可以歸結為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目錄新穎、且突出國人視角。無論是在四維、還是在五維空間裡,時間軸線都是最基本的要素。其中必有一條是作者的立足點,他決定了作者觀察外部世界的起點和基本立場。現在史學界有一種反西方中心論的聲音,起因就是因為現在絕大部分全球史著作,都是由西方學者編著的。既然是西方學者編寫的,其中的西方中心論觀點也就不足為奇了。而《世界歷史六千年》的一大突出特點,就在於這是一本完全站在中華文明的時間軸線上,以國人視角看待世界的全球通史。為實現國人視角,書的目錄有著精心設計。所有主體文章的標題全部分成前後兩部分,前半部分一律按照中華文明的,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排序、展現的是中華文明的發展脈絡,後半部分,則兼顧展示同期世界其他文明的重大事件。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給國人一個熟悉的時間參照。

二是剖面佈局、分期更科學合理。目前,全球史歷史分期主要有三分期和四分期,兩種方法。三分期是將公元1500年之前(以地理大發現為節點,斯塔夫裡阿諾斯提出的,但如果按照1500年來分期,明朝就被完全割裂,所以,以吳於廑和齊世榮兩位先生為代表的我國學者一般以1600年為時間節點),將這之前的一切統稱作“古代”,將1500或1600年後,至1900年稱作“近代”,將1900年之後至今稱作“現代”。四分期與三分期的區別只是以公元500年為分界線,即以克洛維皈依基督教並在西歐建立法蘭克王國為節點,將“古代”進一步細分為“古典文明”和“中世紀”兩個時期。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克洛維像

上述兩種分期方法的最大特徵,就是以歐洲重大歷史事件作為描述全球史的時間座標,本質上就是“歐洲中心論”的體現。如在四分期方法中,“古典時代”基本上是以開始於公元前8世紀的古希臘後期文明和更晚的古羅馬文明為重點,淡化了人類開始於公元前3300年的文明歷史,事實上否定了其他古老文明早於歐洲2000餘年的驕傲。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古希臘神殿

描述西歐洲建立國家努力的“中世紀”在突出基督教的影響的同時,完全無視了東亞唐宋元三大王朝,和西亞阿拉伯帝國,曾經為人類文明做出的巨大貢獻。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唐“昭陵六駿”石像

“近代”和“現代”兩大部分,更是將工業革命的歐洲樹立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標杆。顯而易見,“古代”“近代”和“現代”的分期方法根本不適合用於描述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可惜的是,我國大部分學者默認了西方學者的分期方法。也有一些學者採取了迴避態度,將人類文明史人為地分成中華文明史與世界史,兩部分採取不同的分期標準進行分別描述;而且對於所謂的世界史或者說西方史完全採取照搬的態度,其後果是,造成了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割裂,造成我們很多學者和讀者根本不能把中華文明與世界發展清楚地聯繫在一起。簡單地說,就是不知道中國發生什麼的同時,世界正在發生什麼。

對於歷史分期的問題,《世界歷史六千年》進行了簡單,但又是最公平的處理。首先,用一篇“河流、山脈,文明的起點與邊界”將冗長的數十萬年,人類進化和食物採集史等內容以序的形式進行了簡要概括。然後,以公元前3300年為起點,以千年為單位,將人類文明分為六個區間,即“文明的晨曦”“國家的興起”“春秋的烽火”“帝國的榮耀”“陸地與海洋”和“殖民的世界”六大部分。採取這種分期方法之後,我們會發現,文明是有長度的、有大小的。在全部六個千年裡,在第一個千年裡,根本沒有歐洲的影子;第二個千年中期,南歐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臘早期文明,才成為歐洲大陸文明的曙光;第三個千年後期,亞平寧半島的古羅馬文明,才開始奠基歐洲文明的基石;直到第四個千年中期,也就是公元500年前後,法蘭克王朝才拉開了西歐文明時代的序幕。也就是說現在,處於世界主導地位的西歐文明,歷史很短,相較於其他古老文明5000多年的榮光,只有區區1600餘年的歷史。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布羅代爾

在完成歷史的大分期之後,本書較好地實踐了法國曆史學家布羅代爾的長時段理論,即以百年為主要單位,用38篇文章,將人類文明又劃分成了38個時間剖面,在每個時間剖面內同時展示不同文明在這一時間區間內的發展狀況。使所有讀者,尤其是我國的讀者能夠對整個人類文明發展,有清楚的時間概念。

特點3:全景展示,突出全球視野。既然是全球史,就必須要體現出三維空間的完整性。為此,《世界歷史六千年》按照東亞、南亞、西亞、北非,及至後來的南歐、西歐、北南美洲的地理空間佈局,來對整個人類文明發展史、按照前面的時間分期,進行分地區闡述。相較於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和湯因比的《歷史研究》等,本書補充了大量南亞、中亞和西亞的信息,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人類文明三維立體空間的整體,確保了五維空間觀察對象的全面性。通過全景展示的方式,給讀者呈現出一幅幅立體,且,相互連接的歷史畫面。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斯塔夫裡阿諾斯

特點4:體例統一,縱橫編排有序。首先,本書在每個千年的開始部分,用200餘字的“千年寄語”高度概括了每個千年所有文明的總體特徵。在每個千年之間,共用38篇主體文章,以全景展示的方式介紹了每個階段人類文明發展的全貌。其次,在每篇主體文章裡,開始部分,均以概述的形式對此間人類主要文明的特點,以及歷史影響等進行概括總結,再按照從東到西的地理空間順序,橫向逐一展示當時的世界,結尾部分再以“縱橫”的形式,對當時的世界進行分析和評價。第三,在每個千年的結尾部分,又以“千年縱橫”的形式,對於一些因文章體例限制或需要專題描述的內容進行補充,使全書內容更加順暢完整。最後,全書以一篇“六千年風雨至今的中華文明”,在分析總結中華文明何以唯一延續至今的同時,對不同文明發展的特質進行了彙總分析。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良渚文化博物館藏品玉鳥,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年左右,其代表是玉器、石器和黑陶工藝及其所表徵的社會禮儀制度,是中華史前文明中精神含量最高的文化,被譽為“中華文明的曙光”。

特點5:內容濃縮,方便前後對照。本書儘可能囊括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最多信息,在努力保持史實全面、敘事有序、銜接暢通的情況下,對語言文字進行了強力壓縮,力求敘述準確、言簡意賅,因此雖然只有38萬餘字,但內容極其豐富。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讀者能夠一書在手,遍覽人類所有文明,而不是由於分成多冊,而造成閱讀和思考上的不便,從而留下遺憾。

特點6:配圖完整,內容自成體系。本書每篇主題文章都有一張配圖,以類似大事記的形式,標註了同時代的大量歷史事件,既便於讀者更直觀地閱讀,也對文章形成了有效補充;且所有圖片前後連接、自成一體,進一步強化了人類文明史的五維空間再現。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書中配圖

總之,五維空間既是一種視角、一種研究方法,也是一種寫作方式,且一定會在字裡行間融入作者對於人類文明的辨析和思考,亦即全球史觀。而所有這些都註定了真正的全球通史都只能由一個作者獨立完成。因為與個人獨著相比,合著類書籍,不但存在視角和描述方法不一致、內容銜接困難等一般性的問題,且根本不可能對人類文明歷史形成一致的看法,在客觀上也就無法達到五維空間的高度,全球史觀也就無從談起。但個人獨著的難度極大,正因如此,法國學者埃德蒙·法拉爾1942年曾斷言,“正是對大歷史的恐懼,扼殺了歷史。”但是,在那三十年後,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驚豔了世界。儘管,其對於中華文明以及其他文明的描述都存在太多的灰色,我還必須鄭重聲明,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在很多方面都給了我極大啟迪。當然,其中不足也成為我探索全球史五維空間研究,及至編寫一部國人視角全球通史即《世界歷史六千年》的動力。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全球通史》

譯者: 吳象嬰 / 梁赤民 / 董書慧 / 王昶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2-2

當然,《世界歷史六千年》還很簡陋、存在諸多的不足,且正如劉笑盈先生在序中提到的那樣,本書還存在前重後輕、閱讀困難等諸多問題。但我還是希望,這本書所嘗試的五維空間理論,能夠給更多學者以啟發、從而進一步推動全球史的理論創新,也希望廣大讀者能夠通過大量架構於五維空間的史實,在閱讀和思考過程中,形成國人自己的全球史觀。

戰爭是人類的“死亡練習”

主持人:我們知道馬駿老師是做戰爭史研究的,而且這本書裡提到很多關於戰爭方面的事件。下面請馬駿老師來談一談對這本書的看法,或者說對於戰爭與文明這兩個關係之間的想法。

馬駿:

戰爭是人類社會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消除的一種現象。

從公元前3200年到現在,人類一共發生了14531次戰爭。在6000年的時間裡,戰爭共奪走了36.4億人的生命。所以西方把戰爭叫做“死亡練習”。

到今天為止,人類還沒有消滅戰爭。既然消滅不了,人類就要想辦法要在戰爭中生存。於是就有了兵法,兵法是打仗的技巧,兵法從本質上來講是生存的哲學。戰爭會教我們做事,比如《孫子兵法》開篇第一句即使:“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是開宗明義告訴我們戰爭是國家的大事,戰場的生死關係著國家與民族的存亡,必須認真對待,馬虎不得。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長平之戰

實際上,他這句話講的是戰略問題。戰略其實就是對全局的通盤考慮,《孫子兵法》裡有句話叫“知彼知己”。我們現在都說成了“知己知彼”,這其實是錯的。古人用字是講究的,前面的字一定要比後邊重要,是後邊字的前提、客觀依據。

文明,是歷史長久以來沉澱形成的,有益於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

文明和戰爭有什麼關係?文明其實就是教我們如何做事,如何思維。在儒家經典《大學》裡,開篇就說治理國家的方式:“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為什麼孔子講這個?因為他生活在春秋爭霸時期,頻繁的戰爭使他認識到,要想平天下做霸主,首先要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孔子畫像

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說到底是農耕文化。農耕文化是農耕民族創造,農耕民族有四個特徵:一、吃糧食;二、定居生活;三、定居在江河湖地區;四、農業經濟,靠天吃飯。

所以,我們民族天生不喜歡戰爭,中華民族講究安寧、守正、和平。我們神話傳說中的英雄人物,其實都是有關民生民本的。比如大禹治水、倉頡造字、女媧補天、盤古開天闢地、牛郎織女、夸父追日等等。中華民族神話裡面沒有戰神、大力神。

但是沒戰爭行嗎?外來侵略戰爭需要反侵略戰爭抵禦,社會秩序的破壞需要戰爭來恢復,所以我們又離不開戰爭。於是,中華民族不得不參與到戰爭中。

在《孫子兵法》裡,孫子強調“不戰而屈人之兵”,要不打仗少打仗,通過耗盡對方的作戰意識達到勝利的目的。什麼意思?用現代話說,就是“花小錢辦大事”,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產出。

那如何達成這個目的?孫子給了我們四大方案,“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何為謀?鬥心眼。中華民族是鬥心眼的祖宗,從先秦到清朝,我們所有兵法都是講謀略的。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孫子畫像

當然,過於注重謀略有一個害處就是重謀輕技,有我們文化的弊端。遊牧民族為什麼喜歡打仗?,因為他們吃肉,過的是非定居生活,自然環境極為惡劣,一根馬鞭,一個套馬杆,一副劍幾乎是他的全部生產資料了。

恩格斯曾經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裡面講道,古代部落對部落的戰爭,已經逐漸蛻變為在陸上和海上為攫奪牲畜、奴隸和財寶而不斷進行的搶劫,變為一種正常的營生。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有個著名詩人叫顧託密,他有一首四行詩,裡面說:“我們以劫掠為職業,劫掠我們的敵人和鄰居。倘若無人可供我們劫掠,我們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下面再說戰爭與科技有關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裡面講,亞述人創造了亞洲第一支真正的軍隊。創建的標誌是鐵製工具的出現。因為戰爭來了,安全沒了,於是各國都把最先進的東西放在戰爭上,來保護自己的安全。所以,先進技術往往都是用於戰爭,包括美國上世紀80年代的“星球大戰計劃”,也是把最先進的科技放到戰爭上。不過,美國人很智慧,他後來把這些科技變成民用的,但是他從軍用開始。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恩格斯

最後我要說,戰爭與文明不是1+1=2的事情,戰爭給人類帶來痛苦。因為太苦了,所以《老子》講“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運用戰爭,是沒辦法的辦法。

中國和美國有可能互相包容

劉笑盈:

什麼叫戰爭?戰爭是通過暴力而達到某種利益、獲得某種權利的集體行為,是一種流血的政治。戰爭推動了文明的擴展,原來世界不聯繫,通過戰爭打成一片,但是大家怎麼看戰爭呢?有兩個標準,一個叫歷史主義,一個叫倫理主義。

馬克思說,有的時候人類只能用人頭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漿。那用人頭做酒杯多殘酷,但是你要喝甜美的酒漿就得用人頭做酒杯,這就是用歷史主義的角度來看問題,而不是用倫理主義的角度看問題。

我們現在經常用的幾個詞,國際、世界、全球。在十七、十八世紀的時候,我們常用的詞叫“國際”,國際關係史、國際經濟史、國際政治史,到十九世紀我們開始用一個詞叫“世界”,世界經濟史、世界政治史、世界文化史。二十世紀我們開始用一個詞叫“全球”,全球政治、全球文化、全球經濟。每個詞背後都有它的時代意義,國際是指國家之間,特別是歐洲國家之間的關係;世界這個詞指的是地理範圍擴大之後的世界。全球指的是系統化思維,就是他剛才說的第五空間。所以我們說,現在大家經常混著用,一會兒說國際史,一會兒說世界史,一會兒全球史,但實際上每個詞含義是有區別的。

那如何從全球史的視野看中國?我提出三個角度,第一個是歷史學家筆下的中國。

我們先看西方國家筆下的中國,十七、十八世紀是西方、東方學開始建立關係的時候,也是中國開始出現在西方歷史學家筆下的時候。那時候的中國還是很牛的,但是到了十九世紀就開始往下走了。到了20世紀全球史時期的,西方人筆下的中國比重在不斷的上升,但是西方人並沒有真正的認識中國。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18世紀,西方畫家筆下的中國人形象

第二個角度是怎麼看歷史上的中國?我覺得可以劃分成兩個角度,三個層面,四條主線。兩個角度就是別人怎麼看中國?我們自己怎麼看中國?這是兩個角度,我們兩個角度都要有,不能光你自己怎麼看,你也得了解別人怎麼看。

三個層面:長時段、中時段、短時段。這些說法是法國年鑑史學家布羅代爾學派提出的。什麼是長時段呢?以千年為單位,那些相對穩定的因素屬於長時段因素,比如說歷史地理、經濟,文化內核,這些東西都是管千年以上的;中時段是百年以上的,制度、經濟發展、文化變遷。短時段是什麼?事件,那些事件史。所以我們從三個層面看中國。

四條線: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你要看中國的四條線特別有意思,尤其是人口,如果你做個曲線圖,你會發現中國歷史上人口是大起大落的。比如西漢5000萬人口,到了東漢就剩2000萬,到了隋朝是4000萬。唐初又剩1000多萬,到了唐變成了6000萬,明朝初年又剩下兩千萬,到了清朝,一下冒出四個億,怎麼冒出四個億呢?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中國歷史人口曲線圖

那時候有個政策叫做“攤丁入畝”。你報人口,官府就給你地。所以一下子就冒出了四個億,太平天國起義之後,又剩兩億人。到1949年解放的時候,我們的人口是四萬萬人,又回到清朝時期了。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洪秀全與天王府圖

我相信中國經濟也是這樣,我查了一下麥迪森的《世界經濟千年史》,中國經濟在1750年時,佔世界經濟20%。到1820年,佔世界經濟的33%,1900年降低到11%。解放之後,我們的經濟降低到世界經濟的5%。2000年時,我們又回到了11%。

人類戰爭究竟是摧毀了文明,還是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世界經濟千年史

作者: [英]麥迪森(Angus Maddison)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譯者: 伍曉鷹 / 許憲春

出版年: 2003-11

現在大家知道我們中國經濟佔世界GDP是多少?我們自己說是17%,麥迪森說是20%。通過經濟史和人口史,你可以看到它儘管大起大落,但是它還是有穩定的發展路徑。

第三個角度是全球化史野下的中國,也就是國際關係裡的中國,或者叫貿易戰裡的中國。最近這個比較熱,可能大家感興趣。我們看到貿易戰裡邊有兩個基本問題爭論得非常激烈,那就是中國必勝論和中國必敗論。

我們應該怎麼看待呢?我說我就用一條線一畫,左右一分,然後把那些意識形態、情緒化、罵人的東西丟掉,有用的留下。然後看看哪個有道理,最後把它合起來,那就是中國往前走的路。

可能很多人關心貿易戰會打多久?事實上,不是貿易戰要打多久,是中國和美國之間要對抗多久?我覺得這個最重要,就是中國、美國到時候能不能和平相處。其實中美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比如我們的領土、地理、地形、文化、民族、社會制度也不一樣。

但是,如果我們一定要找一樣的地方,那就是中國和美國都是包容型文化,美國是各個種族、民族混到一起的國家。中國也是五十六個民族,既然都是包容型文化,它就有可能互相包容。我們要繼承共同的東西,這樣我們才能夠把我們自己的國家建設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