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勳名將被俘後變節投降,大唐朝廷怎麼對待他的,你絕對想不到

功勳名將被俘後變節投降,大唐朝廷怎麼對待他的,你絕對想不到

開放大唐

01

翻開唐朝的歷史,大家都是讚歎不已。賢明的君主,高深的謀士,如雲的戰將。民間關於隋唐的各種傳奇和故事,可以說比肩三國,蓋過前朝。

唐朝之所取得這麼高的歷史成就,是和它的海納百川,兼容幷蓄分不開的。的確,唐朝是一種大眼界的開放。正因為有這種開放的思想,才能夠得到後世的讚譽。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及的就是它對待歷史的公正性和客觀性,更是讓人歎服。具體來說比如對唐朝名將哥舒翰的歷史評價。

功勳名將被俘後變節投降,大唐朝廷怎麼對待他的,你絕對想不到

哥舒翰

02

哥舒翰(?-757年),突騎施(西突厥別部)首領哥舒部落人,唐朝名將,軍事家。

作為突騎施哥舒部落首領的後裔,他的祖父名為哥舒沮,曾任左清道率,父親名叫哥舒道元,曾任安西都護府副都護、赤水軍(今甘肅武威)使,母親尉遲氏是于闐王的公主,家境豪富,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哥舒翰文武雙全,仗義重諾,顯示了非同一般的資質。

但在年輕時由於喜歡喝酒賭博,一直沒有什麼大的出息。

功勳名將被俘後變節投降,大唐朝廷怎麼對待他的,你絕對想不到

青年將軍

公元746年,王忠嗣任河西節度使,鎮守西北邊陲。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了哥舒翰這個人才,對他十分欣賞,任命他為衙將。他輕錢財而重義氣,士兵們都歸服他,在軍中提升很快,不久就當了大斗軍副使,輔佐安思順。

功勳名將被俘後變節投降,大唐朝廷怎麼對待他的,你絕對想不到

征戰

03

看到哥舒翰像坐了火箭一樣噌噌往上提,老將們還在下面苦熬,自然引起他們的嫉妒和不快。有個副將在見哥舒翰時態度倨傲,並且不服從命令,哥舒翰當即用木棒將其擊殺以正軍紀,此後他的部隊才軍紀凜然。

功勳名將被俘後變節投降,大唐朝廷怎麼對待他的,你絕對想不到

鏖戰

在鎮守西北邊陲時遇到吐蕃的侵犯,哥舒翰在苦拔海迎擊敵軍。當時吐蕃軍分成三隊,從山上接連衝下來,哥舒翰帶兵出戰。在激戰中把槍都折斷了,直接拿著半段槍鏖戰吐蕃軍,最後把這三隊吐蕃軍都打敗了,從此一戰成名。

功勳名將被俘後變節投降,大唐朝廷怎麼對待他的,你絕對想不到

石堡城遺址

04

唐玄宗晚年,有點好大喜功。公元747年七月,詔令務必拿下石堡城(今青海湟源西南)。

這個石堡城是一個關隘,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此刻被吐蕃的重兵所據守。

接到皇帝的命令,王忠嗣從實際情況出發,談出自己的看法:“石堡城地形險固,吐蕃舉國而守。攻下此城,肯定要死數萬士兵。所得不如所失,倒不如厲兵秣馬,待時機成熟後再見機行事。”看到如此的上表,皇上很不高興。

功勳名將被俘後變節投降,大唐朝廷怎麼對待他的,你絕對想不到

王忠嗣

“我就不相信沒有為大唐盡忠的義士了。”說完這話,就另派將軍董延光攻打石堡城,王忠嗣分兵給他,在邊上協助配合。

王忠嗣不得已協助董延光,卻沒有全力以赴。石堡城到期未能攻克,董延光將責任盡數推到王忠嗣身上。此戰失利,無往不勝的大唐軍隊丟了人,唐玄宗覺得好沒面子,將王忠嗣召回朝中,嚴加審訊。

功勳名將被俘後變節投降,大唐朝廷怎麼對待他的,你絕對想不到

董延光

05

唐玄宗不甘心這麼一個結局,又詔令哥舒翰入朝。

臨行前有人勸哥舒翰多拿一些金帛,去營救自己的上司王忠嗣。哥舒翰坦言,“如果正道尚存,王公一定不會冤死。如其正道將喪,多賄賂又有什麼用。”於是只帶一個包裹入朝。

唐玄宗與哥舒翰談得十分投機,隨後讓哥舒翰取代王忠嗣的位置,頂替他的一切職務。

功勳名將被俘後變節投降,大唐朝廷怎麼對待他的,你絕對想不到

嗯?

辭行前哥舒翰為王忠嗣開脫,聲言他並無罪。唐玄宗卻不聽他的解釋,轉身離開。

哥舒翰連連叩頭,言辭慷慨,聲淚俱下。唐玄宗有感於這位少數民族將領的赤誠,明白了王忠嗣是冤枉的,終於高抬貴手,僅以阻撓軍功的罪名將王忠嗣貶為漢陽(今湖北)太守。

這次慷慨營救上司的行為,得到朝廷上下的交口稱讚,都認為他夠忠夠義。

功勳名將被俘後變節投降,大唐朝廷怎麼對待他的,你絕對想不到

攻城

06

營救完上司,那就該自己出戰了,哥舒翰不得已披上出征的戰袍。

公元749年六月,石堡城攻堅戰打響了,唐軍投入的總兵力共有六萬三千人。但是,吐蕃人據險而守,他們貯藏了足夠的檑木和滾石,牢牢封鎖了通往城中的唯一山道。唐軍猛攻數日,仍然不能得手。

攻不下來,沒法交代呀。哥舒翰焦急萬分,他要殺一儆百,拿攻城先鋒官高秀巖、張守瑜開刀。高秀巖、張守瑜懇求寬限三日,如果到期不克,甘心伏罪。

功勳名將被俘後變節投降,大唐朝廷怎麼對待他的,你絕對想不到

慘勝

隨後唐軍就不惜一切代價,發起一輪又一輪的衝鋒,在死傷數萬人之後,終於如期攻下了石堡城。

此戰吐蕃方面有四百人被俘,其中包括大將鐵刃悉諾羅。大唐軍隊終於取得慘勝。

唐軍攻佔石堡城,唐玄宗十分高興,哥舒翰因軍功拜特進、鴻臚員外卿,給予一個兒子五品官,賜物千匹,賜莊園一座,加攝御史大夫。

功勳名將被俘後變節投降,大唐朝廷怎麼對待他的,你絕對想不到

將軍府

07

高官任做,駿馬任騎的哥舒翰開始享受起來,他嗜酒如命,醇酒美人時時相伴,以致被酒色掏空了身子。

公元755年二月, 哥舒翰在入朝面聖的路上,行至土門軍時,因為洗澡導致突然中風,昏迷很久方才甦醒過來,落下半身不遂的後遺症,回京以後,只好在家中閉門不出。

恰在哥舒翰養病期間,發生了“安史之亂”。

功勳名將被俘後變節投降,大唐朝廷怎麼對待他的,你絕對想不到

安史之亂

朝廷的軍隊抵擋不住叛軍進攻的勢頭,節節敗退。

在這個危急時刻,唐玄宗想到了重病在家的哥舒翰。雖然哥舒翰以身體原因極力推辭,但最後還是不得已接受了皇帝的任命,帶兵出征。這次共帶二十萬軍隊赴潼關拒敵。

臨行前,唐玄宗親自餞行,讓百官到郊外相送。同時又加封哥舒翰為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時可以看出,唐玄宗已經亂了方寸。

功勳名將被俘後變節投降,大唐朝廷怎麼對待他的,你絕對想不到

潼關遺址

08

哥舒翰帶著這二十萬臨時拼湊的大軍,戰鬥力自然不高。到達潼關以後,和安祿山的叛軍剛一接觸就敗下陣來。只好收拾殘兵敗將,重新守住關口。

潼關是個險關,在這裡堅守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這時皇帝卻來了命令,逼迫哥舒翰出關決戰。

“這是什麼狗屁命令,簡直是要大軍去送死嘛!”接到命令的哥舒翰氣憤的罵道。

功勳名將被俘後變節投降,大唐朝廷怎麼對待他的,你絕對想不到

聖旨下

只有勇猛,沒有多少軍事素養的哥舒翰,不懂得古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訓條,被迫整軍出征。將弱兵疲,戰鬥的結果可想而知了。

一看大勢已去,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手下火拔歸仁等起了異心,開始打起了歪主意。他們劫持了哥舒翰,將哥舒翰和其他不肯投降的將領,一起押送往洛陽安祿山的大本營。

功勳名將被俘後變節投降,大唐朝廷怎麼對待他的,你絕對想不到

安祿山

09

安祿山此時已經稱帝。見到哥舒翰後,得意洋洋。

此時的哥舒翰已經完全沒有了當年的英雄本色,他跪在安祿山面前,伏地謝罪:“罪人肉眼不識陛下,才至於此。陛下是真正的撥亂之主,天命所歸。現在李光弼在土門,來瑱在河南,魯炅在南陽,我願為陛下招降他們,可一舉平定這三方唐軍。”就是他的這一番表白,被永遠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功勳名將被俘後變節投降,大唐朝廷怎麼對待他的,你絕對想不到

變節

公元757年,安祿山被他的兒子安慶緒殺害,安慶緒在洛陽自稱皇帝。唐軍集結幾十萬兵力,加上數千勇猛善戰的回紇騎兵,採用梯次配置、兩面夾擊的戰術,接連收復了長安和洛陽。

安慶緒大敗之後,逃往鄴城(今河南安陽北)固守,臨行前,將哥舒翰等三十餘名被俘唐將全部殺害。

哥舒翰一代名將,死得如此窩囊,這肯定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的。下面還有他更是做夢沒想到的,在“安史之亂”結束後,大唐朝廷並沒有忘記他以往開疆拓土的功勞,追贈他為太尉,諡號“武愍”。

功勳名將被俘後變節投降,大唐朝廷怎麼對待他的,你絕對想不到

追封

010

結語:縱觀中國歷史,統治階級歷來講求“忠孝”兩個字。對變節投降的將領從來都是嗤之以鼻的,更別說死後還給什麼榮譽了。對哥舒翰的追封,在唐朝應該是首例,也可能是唯一的一例。

這說明了什麼?

功勳名將被俘後變節投降,大唐朝廷怎麼對待他的,你絕對想不到

歷史的天空

說明唐朝的興盛不是偶然的,興盛時期的大唐思想開放,廣開言路,公正客觀,是它的特色。對於歷史人物,公是公,過是過。

沒有因為他變節投降而抹殺他的功勞,也沒有因為朝廷後來追封了他而在史書上美化他。這其實就是歷史的客觀和公正。

唐朝已經做出了榜樣,那麼以後的朝代呢?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