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有便秘、下腹痛,可能是小肠功能失常导致,中医告诉你如何调补

在前面浏览过手少阴心经上主要的腧穴之后,我们再来看下手太阳小肠经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说到手太阳小肠经,我们就不得不先看一下小肠有哪些功能。

小肠的生理病理

小肠位于腹中,上连胃腑,下通大肠,与心相表里,它主要的生理功能是消化食物和转输清浊。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清浊不分,转输障碍和消化失职方面。凡是饮食不节损伤到脾胃,下传小肠,或心移热于小肠,小肠本腑的功能失常,均可引起小肠虚寒、小肠实热、小肠气痛等病症。

时有便秘、下腹痛,可能是小肠功能失常导致,中医告诉你如何调补

依手太阳小肠经经脉、络脉的病候和其合穴合于下巨虚治疗小肠病的临床观察发现,本经的腧穴多偏于治疗本经经脉、络脉循行处的体表疾患以及神志方面的病症。因为小肠属于脾胃系统,小肠腑病多因脾胃失常,下传而致,所以还多要与脾胃经有关的腧穴配合治疗。

时有便秘、下腹痛,可能是小肠功能失常导致,中医告诉你如何调补

手太阳小肠经经脉多见于外经病候,当收到外界致病因素侵袭,手太阳经经气和有关的部位就会发生病变,在体表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来。这些症状和体征,都是通过本经在它循行的部位反映出来的。而且这些病候的发生、发展、传变和痊愈的过程,也是通过本经脉实现的。它所反映的这些病候,都属于本经的腧穴的治疗范围,是通过本经经脉和改善本经经气而达到缓解病症的目的。

时有便秘、下腹痛,可能是小肠功能失常导致,中医告诉你如何调补

手太阳小肠经有关腧穴的分布及治疗范围

本经的腧穴有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天宗、秉风、天容、听宫等十九个穴位。分别分布在小指外侧、腕关节尺侧、前臂尺侧下缘、肘尖后内侧面、肩胛冈上下、颈及耳前等处。其共同的特性是:都可治疗所在处和临近处的局部病。

时有便秘、下腹痛,可能是小肠功能失常导致,中医告诉你如何调补

另外,肘关节以下的腧穴还可治疗头、颈、眼、耳病和热性病及精神方面的疾患;少泽穴并有开窍醒志的作用;后溪穴还可用来治疗癫痫、疟疾等;肩外俞穴还可治疗穴下有关的脏腑病。

在明天的文章中,我将为大家详细的介绍手太阳小肠经上的腧穴—少泽穴的主要功效和可治疗的病症,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