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戀愛好像就是親情

柏拉圖戀愛好像就是親情

曾經聽說過兩個這樣的故事,第一個 一個男人破產了,因為總是懷揣著一夜暴富的夢想,夢想一朝登天而不肯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做事,身邊的女人一直在勸他,這樣做不切實際,可是他從來不肯聽勸,所以一朝夢醒,才發現受人欺騙,一夜之間不名一文,流落街頭,還身染重病。陪在他身邊的女人在這個時候會離開他嗎?

第二個 女孩大學畢業踏入社會工作,初進職場總是很不適應,工作疲憊不堪於是逐漸懶散應對,這時候她已經談了幾年的男朋友工作卻是逐漸穩定,收入也穩步上升,曾經的金童玉女在他人眼裡已經變得不再合適了。女孩卻一直未曾清醒,而是盲目相信這世間最美的情話就是我養你,她希望今後男朋友能負擔她的生活。只是男孩辛苦打拼,對女孩這樣的做法與要求不滿,而且兩人之間漸行漸遠,愛意早已不是那麼濃厚,所以最終分手,女孩發現自己已經懷孕,一時間痛苦難受,這時候,一直愛她的男人陪伴在她身邊,陪著她,希望她能忘掉過去,儘早走出來。

第一個故事,很多人都覺得男孩自作自受,多方勸解既然置若罔聞,那女人憑什麼為他的過錯買單?

第二個故事,也有人質疑,有這麼好的男人嗎?這女孩好吃懶做,男人甘當備胎到這地步?

後來解釋了這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男人和女人是母子關係,所有人都覺得,那女人無論發生什麼都不會離開了。第二個,最後一直默默陪伴在女孩身邊的,是她的父親。這下,所有疑問都得到解答。

柏拉圖戀愛好像就是親情

其實,如果這兩個故事中的男女真的是戀人關係,估計會中途走散,因為有各種各樣的理由。

我一直覺得,所謂柏拉圖愛情接近於親情,沒有性愛的存在,卻是聖潔無暇,感天動地。

在柏拉圖式愛情中,認為性是骯髒的,所有生物為了繁衍後代,都會有肉慾的存在,而人之所以為人,那是最高級的一種生物,只有摒除性慾,才是最美好的愛情。所以人們將他的這種理論稱之為“柏拉圖式戀愛”更通俗來說,有人將它稱為無性婚姻。

柏拉圖戀愛好像就是親情

柏拉圖式的愛情,只是站在愛人的身邊,靜靜的付出,默默的守候,不奢望走近,也不祈求擁有,即便知道根本不會有結果,卻仍然執迷不悔。聽起來似乎很美好,但在人類社會卻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甚至感覺這就不是愛情,這種感情總覺得它接近於父母對子女的感情。

只有親情,才會不求回報,不記得失。只要你會好,那我就幸福了。這麼偉大的感情,大部分只能在小說中看到,現實中,出現過一次,就能感動中國了。因為不現實,現實中,需要的感情是攜手並進,走在一起,有走在一起的理由。

現實社會最著名的當屬蔡琴與楊德昌10年的無性婚姻,

柏拉圖戀愛好像就是親情

蔡琴與楊德昌

1984年,蔡琴與導演楊德昌因電影結緣,然而楊德昌在結婚時提出“無性婚姻”的想法。他說:“我們應該保持柏拉圖式的交流,不讓這份感情摻入任何雜質……”或許是對愛情太痴情,蔡琴同意了。婚後,在楊德昌沒有電影拍的時候,蔡琴甘之如飴地唱歌賺錢養家。楊德昌最終成為“臺灣新電影”代表人物,然而,他卻主動提出了離婚,並坦白有了外遇。離婚後,楊德昌給這段婚姻下結論:“10年感情,一片空白。”

這段著名的柏拉圖戀愛,事實證明不僅不成功,還基本是毫無意義,當事人都不願意認同。十年的時間,換來了出軌離婚,評價不過一句空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