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在有了異性朋友之後,更容易找到另一個異性朋友?

一個年輕小夥子跟一位有魅力的年輕姑娘是朋友。一種非常柏拉圖的關係。一天晚上,倆人到酒吧,姑娘一邊打量其他人,一邊親暱地挽著小夥,充滿愛意地看著他,並不時與他耳語,接著姑娘走了。等她一走,其他好幾個有魅力的年輕姑娘都來跟小夥子搭訕。小夥子懵了,為什麼這些姑娘突然對他表現出這麼大的興趣呢?

為什麼人們在有了異性朋友之後,更容易找到另一個異性朋友?

第二天喝咖啡的時候,姑娘對小夥子得到這麼多青睞一點也不吃驚,她說:“我早就知道會這樣。”

“光是看一個人的外表,很難判斷他到底夠不夠好,”姑娘解釋說。可因為酒吧裡其他姑娘明白,有魅力的姑娘一般很受男人歡迎,所以,她,一個有魅力的姑娘,對一個認識的男性給予這麼親密的關注,顯然說明,這個男的沒問題。

為什麼人們在有了異性朋友之後,更容易找到另一個異性朋友?

小夥子把這次的經歷看作馬太效應的又一例子:“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

為什麼人們在有了異性朋友之後,更容易找到另一個異性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