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处暑以后,你的生活习惯开始调整了吗?

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的到来,意味着我国许多地区将陆续开始了夏季向秋季的转换。忍受了多日酷暑煎熬的人们,期盼着秋天的到来。

进入处暑以后,你的生活习惯开始调整了吗?

处暑节气如何养生?

处暑前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万物开始由生长向成熟转变,饮食要注意温补。秋天对应人体五脏中的肺,此时的肺功能处于旺盛时期,因此秋天是养肺的好时机,因此在食疗方面应以滋阴润肺为主,“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所以在秋天可以适当补充酸味食物。

穿

“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需要注意的是,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因此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并且最容易穿透弥散,若防护不当,寒气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因此大家需要根据天气变化增添衣物、晚上睡觉注意覆盖腹部。

进入处暑以后,白天只要室温不高,最好避免长时间开空调,注意开窗通风换气,驱散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睡觉睡觉时,应关好门窗,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室内可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斑马叶橡皮树、文竹等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氧含量。绿萝这类叶大且喜水的植物也可以养在卧室内,使空气湿度保持在最佳状态。客厅适宜养植常春藤、无花果、猪笼草等。

秋高气爽,适合户外运动,可根据个人的体质,做一些登山、慢跑、郊游等户外运动。但要多注意滋脾补筋,在运动时,提前做好准备活动,并选择强度适宜的运动方式,保证在自身能承受的范围之内,避免造成运动损伤,同时也可避免过度劳累。

进入处暑以后,你的生活习惯开始调整了吗?

3款粥品滋阴润肺预防秋燥

梨粥

食材:梨2~3个,洗净后去核切碎加大米100克,加水煮粥。

功效:梨,味甘酸性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大米健脾益气,两者同煮为粥,具有益气健脾、滋阴润燥的作用,可作为预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银百秋梨羹

食材:银耳10克,百合10克,秋梨1只,冰糖适量。将秋梨洗净去核切小块,加入水发银耳及百合、冰糖,放入碗中在火上蒸1小时后,食梨喝汤。

功效:有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秋燥咳嗽、干咳少痰者。

百合银耳粥

食材:鲜百合50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将百合洗净切碎,银耳用温水发开后,洗净切碎,与大米同煮为粥。

功效:百合,味甘性微寒,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银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大米益气健脾,三者同煮为粥,具有润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适用于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